除此之外他也是來告老的。二品大員告老,這不是小事,一般來說總要做做麵子功夫,反複上書,皇帝幾次挽留,表現一下君臣相得,戲做足了才會放人走。
張大人是來探底的,若是謝淳允了,就可以開始走流程做戲了。
“張老屬意何人接任?”
人選自然是有,但都說不上多合適,至少都比不上秦王,隻是秦王身份敏[gǎn],即便陛下寵信,也未必會允,張大人思索片刻提了三個人,分別說了他們的優勢,謝淳不置可否。
不過照他這個態度看,應該是允了他告老了。
張大人說不上來什麼感受,他固然是上了年紀有些力不從心,但真要幹下去也不是不行,皇上若是真心挽留,他還是能再幹幾年的。
雖說是他主動請辭,謝淳真鬆了口,他心中反倒是有些失落。
來哭窮還被賜了午膳,這得多窮?
宣和難得替張大人擔憂,這才隻是開始啊。
入秋之後雨便停了,日日都是萬裏晴空,隻是泡了幾個月的雨,地裏頭沒有多少收成,農忙也同農閑沒什麼區別。
廟裏的香火好了許多,百姓都在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但宣和知道天災還沒結束。
今年這降水是往年的兩倍還要多,誰又能想到接下來就是兩年大旱呢,像是提前預支了降雨量,接下來兩年基本都不會下雨了。
說起來謝淳比老二還慘,老二登基之後好歹安穩了大半年,冬天才有雪災,謝淳是從雪災接過手的。
三年的天災令大雍元氣大傷,赤地千裏哀鴻遍野,流民四起,先是攔路劫道而後占山為王,最後揭竿而起……
宣和支著腦袋,手指輕點桌麵,他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隔日大朝會,白修遠上了一道折子,說要憑借地利修築堤壩攔水成湖,澇時蓄水旱時放水。另,許多地方災情嚴重,顆粒無收,百姓閑賦在家,此時征發徭役正好。
都知道白大人是秦王的人,這折子看著是白大人寫的,實際上是秦王的意思,而秦王……
秦王正在發呆,洪水泛濫過後土地肥力好,到了春季,北邊有融化的雪水,南邊有河湖,若是能好好規劃,今年的收成還是能保住的,至於明年,挖深水井,修暗渠……總歸是有法子過去的。
宣和回神,見他們都有意無意地看著自己,莫名其妙:“看本王作甚,這是戶部的事。”
這自然不止是戶部的事,但顯然最為難的就是戶部,今年年情不好,支出很多,偏偏稅收收不上來,如今竟還要征派徭役,又是一大筆開支。
張大人抖著胡子:“回稟聖上,如今國庫空虛,實在是拿不出銀子了啊。”
張大人言辭懇切,眾人也都知道如今的情況,一時間都無言相顧,宣和卻還要火上澆油:“戶部還欠著本王三百萬兩銀子。”
張大人苦笑,正要說話,宣和就大手一揮,十分豪邁:“這三百萬兩便拿來征發徭役修築堤壩吧。”
張大人愣住,滿朝文武都愣住了,這是怎樣的闊氣。
這確實是好事,唯一的壞處就費銀子,如今銀子都有人出了,似乎就沒有理由反對了。
謝淳趁著他們都還沒反應過來拍板定下了這事,王公公拖著細長的調子適時宣布:“退朝——”
這一聲退朝喊醒了眾人,張大人忽然意識到有些不對,欠秦王的銀子,原本就是欠著的,歸還的日子遙遙無期,不管宣和免不免這債務,戶部都是拿不出現銀的。
原本還能拖著,這樣一來反倒是要想方設法籌措銀子了。
再想想方才皇上的反應,果然是向著秦王的。
宣和看著戶部那一幫子人就煩,他那銀子原就不準備要回來,如今麵子掙足了,修水庫的目的達到了,還出了口氣,十分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