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過了年張大人就要告老還鄉了,謝淳將這消息暫時按住了,宣和插手戶部的事情多,如今他不進戶部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位置,他堂堂一個超品的親王,哪能屈居人下。
但若是戶部尚書一職空出來了,這事可就不一樣了。
謝淳不希望宣和直接插手朝政,身在朝中,總要多些約束,別的不說,每日官署點卯很繁瑣,沒有必要。
阿和要的不過是話語權,放一個聽他話的人在這位置上便好,當然,也不能隻聽他的,這個人要懂得察言觀色,懂得權衡,可以作為他們二人之間的緩衝……
白修遠倒是不錯,隻是他如今的官職太低,不合適。
攔湖蓄水的事定下了,執行起來卻還要許久,首先就要實地勘察,工部,戶部,吏部,京城,地方上,涉及到的人不少,人多事就雜,何況本就是大事。
於戶部而言,自然是能拖就拖。
偏偏秦王一直催,催到皇上定了幾位欽差專督此事,頭一個就是秦王。
宣和又忙了起來,戶部工部兩頭跑。
到了年尾,吏部給諸位官員的評定下來了,外派的官員回京來的也不少,謝淳翻了幾日,召見不少人,仍舊沒有合適的人選。
能叫宣和喜歡的,相貌上定然要過得去,不可過於古板迂腐,接任戶部尚書,官職又不能過低,至少也要是正四品往上,這樣一來能選的人實在寥寥無幾。
年末,這事就捂不住了,二品大員告老,皇帝是要有賞賜的,謝淳趕著封筆前發了詔書賜了玉如意並若幹金銀,又差了人一路互送。
戶部尚書是真正掌實權的官,要告老必然是提前說過的,宣和卻沒有聽到一點消息,略一思索他便明白這是謝淳的意思了。
宣和輕哼一聲:“皇上想了這許久,定下人沒有?”
謝淳沒有屬意的人,幹脆叫他自己說。
宣和就說白修遠。
“白修遠不行。”
謝淳登基之後將白修遠又調回了翰林院,在禦書房行走,他自然知道白修遠是向著宣和的,這是默認他在自己身邊放眼線。
明年,白修遠的位置能動一動,四品頂天了,戶部尚書還輪不到他。
宣和也明白,白修遠官職還有些低,連升六級,過於紮眼了。
他在朝中能用的人還是少,除了白修遠他一時半會也找不出個合適的人來,想了半天果然如謝淳所料:“陛下看我如何?”
他調笑著,帶著些試探。
謝淳說:“木秀於林。”
這是拒絕了,難得有他開口謝淳卻不給的東西,宣和更想要了。
他們原本坐在榻上,隔著小幾交談,宣和忽然將小幾一推,湊近了,在謝淳身邊坐下,側過身來,攀著他的肩,另一隻手在他身上遊走。
“皇上可知道契兄弟?”
宣和牛頭不對馬嘴地問了一句,謝淳抓住他作怪的手,低聲應了。
“那皇上可知,在民間,做弟弟的年幼時,契兄要養著弟弟,弟弟年長了還要為他謀營生,為他張羅婚事。”
說到這裏宣和頓了頓,又忽的靠近,幾乎貼在謝淳身上,他們鼻尖相觸呼吸交融,宣和的視線由上而下,最後停留在謝淳的唇上。
眼瞼微闔,長長的羽睫毛緩緩地阻隔了視線,謝淳看不清他的眼神,隻聽見他聲音:“怎的,皇上還比不上一介草民麼?”
嗓音幽幽的有些曖昧,像是貓兒的舌頭,帶著倒刺,舔得人心癢。
謝淳摟住了他的腰,呼吸聲仿佛重了些:“當真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