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俯身鄭重叩首,“先帝乃千古明君,才選定皇上承掌天下。皇上青出於藍,一定會為天下蒼生定一位仁君。”

皇帝望著他,眸光裏閃過一絲模糊的軟弱與傷痛,“朕屬意的皇子不能留存於世間,以至朕行將老邁,卻不得不定下幼主。朕斟酌思量,考究再三,也唯有如此了。”他淡淡囑咐,“入夜之後,你陪朕往幹清宮,朕要親自放於正大光明匾額之後。”

李玉垂首咬著牙,抿出一絲最誠懇恭順的笑容,“奴才遵旨。奴才明白,皇上一切,都是為了大清江山。如漢武唐宗,明垂千古。”╩思╩兔╩網╩

皇帝微微出神,笑意如為涼秋霜,“漢武帝晚年思念戾太子,億及衛氏皇後與戾太子死得不明,更為防主母壯,殺了鉤弋夫人趙氏,才利幼子。朕所作所為,倒是真有幾分像漢武帝。”

“奴才雖然愚鈍,卻也聽過戲文。武帝雄才大略,為求江山安穩,且將私情擱置一邊。唐太宗若無玄武門驚魂,何來太平盛世?且有皇上悉心調教,何愁幼主不成明君?大清江山萬年,一切有賴皇上。”李玉說得懇切,眼中隱有老淚閃動,似是十分動情。他忽然一驚,似是知道自己說得不當,立刻反手抽了一巴掌,惶恐道:“皇上恕罪,奴才妄議朝政,合該立即打死!”

皇上擺擺手,“算了。你隻是論戲文,也不是旁的。”他長歎無聲,“李玉,朕年將遲暮,身邊能說說話的老人也唯有你一個了,您有那麼多皇子公主,有三宮六院無數,您十全武功,福澤滔天,連老天爺也眼紅呢!”

皇帝唇角的苦澀笑意越隱越淡,終於化為一抹悲愴的無助,“不是蒼天嫉妒,是朕自己,把自己逼成了孤家寡人。”

李玉唬個不住,連忙道:“皇上坐擁四海,皇上……”

皇帝愀然不樂,打斷他到:“朕讓你往烏拉那拉……如懿靈前祭酒,你去了麼?”

李玉垂著手,動容道:“回皇上,奴才已經去了。也將令懿貴皇妃之事與烏拉那拉娘娘知道,希望她在天之靈有所安慰。”他微微遲疑,還是含了畏懼道:“皇上,請恕奴才死罪。其實烏拉那拉娘娘棄世後,奴才與江太醫夫婦,並不曾停了四時宮奉祭祀。”

皇帝身子微微一栗,麵上卻無一絲喜悲,隻是緩緩道:“若在從前,朕會怪你隱瞞之罪。但從婉嬪夜見那回後,朕會謝你,李玉。”他眸底如驟雨初歇後靄沉沉,“如懿一直怪朕,覺得朕沒有視她為妻,不似民間夫婦,彼此珍愛關照,才漸行漸遠,再不複昔年。朕也一直負氣,所以隻以皇貴妃禮儀位她治喪,甚至與純惠皇貴妃安於同一地宮。”

李玉界麵道:“皇上,您是顧念諸位皇貴妃之中,唯有純惠皇貴妃與烏拉那

拉娘娘上算交好,您……”

“如懿是外柔內剛之人,若得純惠皇貴妃三分庸懦順服,朕與她也不致如此。生前個性不馴,死後希望她也能沾染一點純惠皇貴妃的氣性。不要再與朕相形陌路。”

李玉滿臉哀戚,“皇上,烏拉那拉娘娘總有千般不是,可您一直為許她附葬裕陵,也未單建陵寢,隻葬在了妃園寢內,甚至沒有自己的寶券。不設神牌,死後也無祭享。如今皇上知道許多是烏拉那拉娘娘也屬冤屈,何不許她死後顏麵,略加厚待。”

皇帝目光如刀,逡巡在他麵上,半日才仰天彌歎,“李玉,朕與如懿屢起爭端,可朕最恨的一句,是她竟然羨慕宮外平民夫妻,且將朕九五之尊置於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