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在故事裏穿插對話(1 / 1)

你有沒有聽過一個演講者這樣講故事?“我搬到了加州。來到我經理的辦公室,看到我的妻子……”整篇演講裏,演講者都在談論自己,到最後才想到聽眾的存在。

“我做生意時,冒了很大的險,幸好最後成功了。如果你現在也遭遇了我當時的情況,那麼你也應該冒一次險,我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你能看出這段話裏的問題嗎?

問題在於演講者完全沒有和聽眾聯係。他隻是在自說自話。如果你想和聽眾融為一體,就不僅要在演講開始和結束時多和他們交流,而且還要在演講期間多與之溝通。記住,你的演講應該更像對話,而不是獨白。

換個位置再對話

如果你在開始對話時沒有變換位置,聽眾就會感到疑惑“他還是在講故事嗎?還是在和我們說話?”

為了防止這些疑問產生,你可以換一個位置再開始對話。然後走回原來的位置,繼續你的演講。

當聽眾感到疑惑時,他們就很難記住你的觀點,也很難接受它們。而換一個位置則會使你的演講變得清晰很多。

如果你想讓演講和對話的差別更大,你可以做更多的改變。比如在講故事的時候,嚐試活潑一些,情緒化一些。而在對話環節,你可以改變自己的語調,用平時說話的口吻跟聽眾對話。

有時候你需要向聽眾提問一些小問題,或者簡單陳述自己的觀點,這時候你必須完全走出你講故事的位置。向前走一步,一隻腳留在原來的位置,一隻腳在前麵,然後再開始對話。對話結束後,就可以收回步子,繼續你的演講。

和聽眾分享秘密

如果你跟聽眾分享秘密,這就代表著你信任他們;而如果你信任他們,相應地,他們也會信任你。所以,當你跟聽眾分享秘密時,你們之間的關係就被拉近了。

比如,你可以身子稍向前靠,對他們說:“說句實話,我以前上學的時候是個好學生,在女孩子中間並不是很受歡迎,我家也沒什麼錢。所以,我拚了命地練習空手道,期望自己能有所成就。這樣所有同學都會尊敬我了。”

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你可以通過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來讓聽眾思考自己的生活。比如,你可以這麼問:“你的第一位老師是誰?”聽眾聽到這個問題就會開始回憶自己的故事,並且感受到你的演講將對他們很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