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哲學家的作品時,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對於有的哲學家,你直接閱讀他的作品即可而不必知道他的生平經曆,但對於像克爾凱郭爾這樣的哲學家,他的哲學作品幾乎就是他的自傳和內心獨白。不了解他的一生,不足以把握他的哲學思想。接二連三的苦難使得克爾凱郭爾一生的主色調就是:抑鬱、懷疑、敏感、孤獨、絕望。然而,當愛情降臨時,當一個如聖母瑪利亞般溫柔光輝的女性能溫暖他幹涸的心房時,他又哆嗦地拒絕了。拒絕了蕾琪娜的克爾凱郭爾開始在信仰的精神道路上大步前進,而之前與蕾琪娜的交往,也成為日後克爾凱郭爾寫作時的素材和持續不斷的靈感土壤。無獨有偶,另外一個推崇他,視他為精神鄰居的文學家卡夫卡,也曾和訂了婚的未婚妻退了婚,不過卡夫卡是退了又訂,訂了再退,折騰不休。克爾凱郭爾和卡夫卡的相似處很多:他們都是存在主義大師,基調都孤獨絕望;二人都有婚姻恐懼症,都曾有過退婚經曆;他們生前皆默默無聞,死後方才名聲大噪。
克爾凱郭爾死後將近一百年,他的思想才得以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各種理論流派都紛紛追認他為先驅。馬克·吐溫曾寫過一篇諷刺小說《他是否還在人間》,故事主人翁法國著名畫家米勒,窮困潦倒,於是和幾個朋友商量決定裝死,他的朋友們借他快死的消息炒作鼓吹他的畫,他“死”後畫作價格果然青雲直上。馬克·吐溫借小說諷刺了人們對於藝術的勢利態度。其實,又何止是在藝術界,在文學界哲學界也一直存在著這樣的現象:作者生前受盡淒苦,死後作品方才洛陽紙貴。然而,在我看來,這並不能簡單地歸咎於世人的虛偽和勢利,而是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他的作品和理論盡管是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反映和精華,但有時,卻總會前衛地超越他生活的時代,世人不懂,後人才懂,情有可原。
克爾凱郭爾死後一個世紀,人們驚訝地發現他竟然是一位三棲明星,他在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學說、宗教神學三方麵有著過人的成就。存在主義三劍客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與薩特,都承認克爾凱郭爾是領路人。正如他的書名《或此或彼》所要表達的,克爾凱郭爾的存在主義是一種選擇,人隻有在自由抉擇中才能獲得自己的本質。在克爾凱郭爾那裏,存在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作,隻有人才談得上“存在”。因為,隻有人才會孜孜不倦地追問“我是什麼”。存在是一種生動活潑的個體的存在,而不是普遍的群眾的存在,此外,克爾凱郭爾認為存在還有三境界。
存在三境界之審美階段代表人物:唐璜、浮士德
克爾凱郭爾在《或此或彼》的第一部分提出了審美階段,這一階段是一種感性階段,追求的是感官的愉悅和刺激,在這一階段並沒有固定的道德標準和宗教信仰。比方說,著名曆史人物唐璜就是這一階段的典型代表,唐璜的人生態度就是享樂主義,他勾引女人,卻又始亂終棄。他今朝有酒今朝醉,他的人生被肉yu和情感所支配。然而,審美的歡愉稍縱即逝,感官快感之後無聊與空虛便長驅直入,浮士德此時取代了唐璜。浮士德的人生態度是懷疑主義,懷疑終將吞噬一切,審美隻能借助於絕望,人在極端絕望的情況下,“跳躍”到另外一個存在境界,倫理階段。
存在三境界之倫理階段代表人物:蘇格拉底
克爾凱郭爾在《或此或彼》的第二部分提出了倫理階段,這一階段突破了審美階段的感性限製,人們開始追求德行和法則。倫理的人傾向於理性,信奉德行準則和義務。比方說,蘇格拉底就是為了堅守良心和真理而放棄認罪,被判死刑。當弟子們認為判決不公,慫恿老師不去執行甚至越獄時,蘇格拉底卻選擇了遵守法律,從而犧牲掉生命。
當然,倫理階段並不完美,它有著自己的缺陷:普遍的倫理法則並不能體現個人的存在,也不能包容個人的具體行為。在《恐懼與戰栗》中,克爾凱郭爾就提出了亞伯拉罕的難題:上帝命令教徒亞伯拉罕殺子,倘若亞伯拉罕殺了兒子那是不道德的不倫理的,可若是不殺,又違背了上帝。亞伯拉罕麵對的道德困境正顯示了人自身的有限性,於是再一次“跳躍”,步入宗教人生吧。
存在三境界之宗教階段代表人物:亞伯拉罕
宗教階段的人已經摒棄了審美階段的物欲與肉yu,也擺脫了倫理階段中道德法則和倫理義務的束縛,人此時麵對的,隻有上帝。亞伯拉罕最終聽從上帝的指示,含淚殺子,最後關頭,上帝突然用一隻公羊代替了亞伯拉罕的兒子,蠟燭瞬間點亮音樂輕輕響起,人們大呼:“surprise!”上帝緊握亞伯拉罕的雙手:“同誌,恭喜你,順利通過了組織的考驗!”
亞伯拉罕在這場考驗中,境界得到了升華。
在宗教階段,人依靠的是非理性之外的神秘,是一種“荒謬”。宗教的人不是理性的人,是一種非理性的追求情感和意誌的人;宗教的人也不是社會化的人,是一個個追求著個性和自由在人群中卻依然感受到孤獨的人;宗教的人更不是那些看似虔誠卻又一無所知循規蹈矩的教徒們,他們說到底不過是遵循著教規和儀式的倫理階段的人。宗教階段的人,體驗著人生的莫大痛苦,當痛苦到生活對他毫無意義,上帝就會降臨。宗教的人,是“信仰騎士”,唯有信仰才能在荒誕偶然的存在中,仰天大呼:“啊,請賜予我力量吧!”這個信仰騎士,擺脫了必然性,從有限進入無限,在必然之外覓求可能,他通過自我的選擇從一種生存狀態縱情一躍到另外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