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東北這盤棋(2)(3 / 3)

11月,一一五師政委羅榮桓奉命率一一五師師部及六八五團、六八六團等部隊挺進山東,從此,山東的抗日武裝鬥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不久之後成立的中共中央山東分局領導下,根據地和武裝力量不斷發展,1943年9月,成立了統一的山東軍區,羅榮桓任司令員兼政委,同時還任一一五師代師長兼政委(師長一直由未到山東的林彪擔任),蕭華任山東軍區和一一五師的政治部主任。山東軍區之下又設6個軍區、20個軍分區,成為我黨領導的主要革命根據地之一。

這個時候,我山東軍區的部隊根據中共中央的統一部署,在羅榮桓的指揮下一支一支地出發,開向東北,用當時的話說,簡直就是在“大搬家”。

山東部隊去東北有的走海路,有的走陸路。打先鋒的第一支隊伍,是在9月2日被中央軍委點名出征的由萬毅率領的東北挺進縱隊。

萬毅,遼寧金縣人,滿族。1926年入東北陸軍軍士教導隊,1930年畢業於東北講武堂。1938年,他以東北軍旅長的身份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2年任東北軍新編一一一師師長。不久他帶領該師的兩個團在山東起義,被編為八路軍濱海支隊,並擔任濱海軍區副司令員兼濱海支隊支隊長。因為他是東北人,又是東北軍科班出身,對東北是人熟地熟情況熟,所以中央軍委在考慮去東北的主要幹部時,第一批就點了他,山東軍區去東北的開路先鋒也選了他。他率部隊從海路去了遼東半島,東北挺進縱隊在東北擴軍後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七縱,以後又整編為一縱、東北野戰軍五縱,都由他任司令員。

萬毅打了前鋒,其他各部陸續出發。從9月下旬到12月上旬,總共有蕭華、吳克華、楊國夫、羅華生、梁興初、羅舜初、田鬆等各率所部共6萬多部隊(包括了山東軍區8個主力師中的6個)去了東北。而山東解放區則由新四軍的二師、四師、七師和江南一縱由南向北開進接防。

新四軍到東北的主要部隊,是黃克誠率領的第三師。

這時的黃克誠是新四軍主力之一第三師師長兼政委,他早在中央下達進軍東北的命令之前,就從全局出發看清了東北的重要,曾於9月14日主動向中央提出報告,建議派大部隊去東北“迅速創造總根據地,支援關內戰爭”,是我軍高級將領主動向中央建議進軍東北的第一人。所以當中央決定調動新四軍的部隊時,就點了他的將,讓他率第三師開赴東北。於是他和副師長劉震、副師長兼參謀長洪學智、政治部主任吳法憲等就率領第三師的4個旅、3個特務團共3.5萬人,於9月28日從蘇北淮陰出發,星夜兼程,趕往東北。從獨立建製的部隊來說,新四軍第三師是到東北的最大一支隊伍。

除了山東軍區和新四軍三師之外,從其他根據地抽調去東北的部隊還有:

由劉轉連、晏福生率領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三五九旅第二梯隊(三五九旅第一梯隊已由王震率領南下,第二梯隊已經整編為一個旅,原來也準備南下,現在改為進軍東北),由黃永勝率領的教導二旅、一旅各一個團,由文年生率領的警備一旅。

由沙克率領的晉察冀軍區所屬冀中軍區第三十一團。

由鄧克明率領的冀魯豫軍區第二十一團。

這樣,山東軍區的6萬多人加上新四軍的3.5萬人,一共10.7萬人的我軍主力部隊,按中共中央的要求,最晚的在1945年的12月上旬,全部開進東北,分布在南起安東(今丹東),北至牡丹江的東北大地上。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