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奇聞風俗:聞所未聞的趣事(4)(2 / 2)

古人也拍“寫真”

現在我們經常把個人照稱為拍寫真,卻不知,“寫真”一詞是從古時傳過來的。在杜甫的《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中就寫道:“將軍善畫蓋有神,偶逢佳士亦寫真。”這裏的寫真說的就是曹將軍的肖像畫。那麼,人們為何要將肖像畫稱為“寫真”呢?我們現在說的“寫真”,與杜甫詩提到的寫真是一個含義嗎?

古時,肖像畫被叫為寫真,同時還有寫照,寫像,影像,追影,寫生,傳神,寫貌,容像,像人,頂相,衣冠像,雲身,小像,儀像,壽影,喜神,聖容,行樂圖,家慶圖,揭帛,代圖,接白,帝王影像,祖先影像,禪宗祖師像等別稱。在中國的傳統繪畫中,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類,肖像畫是人物畫的一個分支。

據史料顯示,早在漢朝時期,我國的肖像畫水平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也就是說在漢朝的時候,想弄個寫真,簡直是小菜一碟。這些寫真保準形神統一。因為畫師在用繪畫技巧描摹人物外部特征的同時,還能將人物內在的性格特點,情態特征表現出來。也就是說,一幅肖像畫要將個人外在形象,內在精神全部真實地展現出來,因此人們將其命名為“寫真”,“傳神”等。

[猜你不知道的]

明代之後,受西方肖像繪畫風格的影響,我國出現了一個新的繪畫派別——寫真派。他們把畫家曾鯨尊為代表,專以寫真為題材。

秦瓊和尉遲恭變門神的內幕

每逢春節,人們在貼春聯的同時也不忘在門口貼一對門神來鎮住牛鬼蛇神。但是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被貼在門口的“門神”,是唐朝的兩名大將:秦瓊和尉遲敬德。

隋朝末期,煬帝逆天而行致使天下大亂。唐國公李淵於公元617年出師討伐隋室,自太原起兵南下。於大隋重鎮呂州霍邑,李淵帶領唐兵與隋朝大將宋老生血戰一月有餘,終將宋老生人頭斬下。領將都被拿下了,隋朝士氣瞬間消失,而後李淵率兵突擊直下,到達長安建立大唐。另一支軍閥劉武周趁著山西正空,霸占了李淵的山西老窩。兩年後,李世民被其父派去率兵朝山西回擊。河東,平陽相繼被李世民收複,此時,兵至霍邑。隋軍這邊,劉武周下令讓宋金剛元帥死守住霍邑,偏將尉遲敬德奉宋金剛命死守白壁關,以阻止李世民率軍北進的步伐。在白壁關,唐朝大將秦瓊與隋朝大將尉遲敬德展開激烈的戰鬥,兩人交鋒數次,實力相當,難分強弱。這讓李世民生起愛才之心,欲將尉遲敬德收服。於是李世民屢次施恩於尉遲敬德,可尉遲敬德堅定非常,絲毫不為其所動,還直言道:隻要劉武周活著,他就誓死不會叛變。李世民認為尉遲敬德實在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將領,心想要馬上滅了劉武周不大可能,就想出一個法子:將一個長相與劉武周相像的人殺掉,取其首級並將其送給尉遲敬德。這個人頭成功以假亂真,讓尉遲敬德歸順了李世民。

後來李世民晚上睡覺多次被宋老生和長得像劉武周的無頭鬼驚醒,這讓他無法入睡。徐茂公提議道,解鈴還須係鈴人,若派尉遲敬德守門也許可震懾酷似劉武周的人;至於宋老生,據說他很佩服秦瓊的作風,可以派秦瓊鎮守試試。後來李世民用此方法,效果相當顯著,那二鬼再未騷擾過他。

此後,這事傳入民間,百姓們為了驅趕妖魔鬼怪,都會把秦瓊和尉遲敬德的畫像貼於門上。從那以後,他倆就成功化身為門神。

[猜你不知道的]

劉武周,曾於隋朝末期群雄爭霸的混亂局麵裏率先領兵突擊,他依附突厥,有圖謀天下的野心。雖然在征戰中他率軍占領了糧庫充足的晉陽這一有利地段,進而戰功赫赫,但他行軍過程中的食糧皆是從百姓那裏擄掠而來,因此失了人心。再加之後來遇上了李世民,最終沒能躲過敗亡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