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是一本小書,它包含了我記憶中所有關於倉央嘉措的片段,他僅是我眼中的一個倉央嘉措,而萬千的倉央嘉措還在你們的眼裏。
過去並未消失,未來也早已存在。
缺少的隻是告知。
這些告知有大眾的,有個人的。曆史紮根在你的腦海中,成為了個人的記憶。
因此,這本小書隻是我個人的。它既是傳記又是小說,不必去探究真真假假。真假於你而言是虛無的,這不過是一扇窗,你伸出頭去,於熙攘的拉薩街頭,於寂寥的布達拉宮,你看得見他的眼淚,聽得到他的夢囈。
這是一本遺落的書,你撿起它向前走,在西藏的皚皚白雪中,你便能看見他——倉央嘉措。
貳
書中所引用的時間、地點,因為時間倉促與個人閱曆有限,並未仔細考察,借用了高平老師所著的《倉央嘉措》。
在此表示感謝。
叁
後記原本隻是陳述書之外的事情,不想因盤根錯節而淪為自怨自艾。
寫完這本書後,並未得到臆想中的快感與滿足。
我得到的是龐大的懷疑,我深切地懷疑自己是否可以繼續下去。
這樣的懷疑,是源自作品中心知肚明的瑕疵。
我想,時間再久一些,待到現實以它的無情在我心口刻出痕跡,我便能再用一張紙呈現出更濃烈的愛或者恨。
肆
年少時,常常故作深沉以顯示與旁人的不同,從而獲得滿足感。
後來才知道,最大的不同其實不是淵博與深刻,而是時時刻刻讓自己保持孩童一樣的好奇與無知。
伍
感謝你,感謝我身邊的每位朋友。
讓我知曉,即便在記憶之中,我也不是一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