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政要》reference_book_ids\":[7315417256920353828,7316460679643270206,7340186545187458110,7294567271677037606,6883429335227698189]}],\"8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8,\"start_container_index\":8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quote_content\":\"《資治通鑒》reference_book_ids\":[7298980549807311913,7298980551933824035,7298980549882809344,7315417075101469723,7298980549580819507,7071200634816433188,7220732984675011618,7298980549874420736,7298980551761857562,7298980549647928347,7078185810025008142,7255253493617789988,7077845868786764830,7298980549903780879,7294567280581544997,7077845868795137038,7077845868778359816,7298980549840866338,7077845868791057444,7298980549656316940,7298980553875786779,7329815783368821822,7298980551673777179,7298980549874420746,7077845868790942727,7298980549962501161,7298980551677971482,7077845868790959111,7077845868790959117,7077845868795153438,7077845871479507982,7298980549719231538,7077845871479491614,7298980549786340402,7298980555960355866,7298980549664705570,7298980553959672869,7298980549979278399,7340577590995848254,6883440117109754887,7298980553934507017,7340508629834943550,729898055820430851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1,\"start_container_index\":8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quote_content\":\"《舊唐書》reference_book_ids\":[7340508629734280254,7332307749264428094,7316123644789263386,7316124699040156726,7314161040978086927,7321966342532254782,707256931838225923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該殺的殺了,該貶的貶了,武則天立後之前的高官陣容遭遇大換血,換血上來的則是武則天和李治共同看重的人,這些人也就成了高宗一朝的新貴。

新貴之中,最得寵的有兩個,一個是李義府,一個是許敬宗。這兩個人便是李治和武則天麵前最紅的兩個人,也是最沒有道德底線的兩個人,後世的人多把這兩個人視為奸臣。

奸臣也不是一般人能當的,能成為奸臣的人一般都是有才的人,即便不是學富五車,也在某些方麵有特殊才能,總之能夠察顏觀色,投其所好,說白了還是有某種能力。

李義府和許敬宗這兩個人也很有能力,隻不過他倆都有才無德。

前麵說過,在武則天立後的關鍵時刻,李義府有過一次連夜上書,由此得到了李治和武則天的信任。

如果僅僅看我之前的描述,或許很多人會以為李義府這個人不過如此,其實不然,在連夜上書之前他已經在李治身邊混了有些年頭。

那麼李義府是如何起步,又是如何混到了李治身邊呢?

這還要從貞觀年間的一次舉薦說起。

貞觀八年,劍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向政府推薦了一個人,在李大亮的推薦表中寫道,此人擅寫文章,文采極好。李世民看完推薦,便安排人對這個人進行了考察,結果對答如流,言談得當,於是便委任為門下省典儀,這個人就是青年李義府。

之後李義府又得到了黃門侍郎劉洎、侍書禦史馬周的推薦,好風憑借力,不久就升任監察禦史。在監察禦史任上,李義府做得也不錯,後來又被李世民安排到晉王李治的身邊,而監察禦史的官職照樣保留。

貞觀十七年,李義府的運氣來了,因為李治升任太子,他也跟著水漲船高,成為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品級並不高,但職位很重要,相當於太子的秘書,天天陪伴太子。不久李義府又成為崇賢館直學士,與太子司議郎來濟同樣以文采見稱,外界稱他倆這個組合為“來、李”。

李治繼位之後,李義府升任中書舍人。永徽二年,受命兼修國史,並成為弘文館學士,未來將受重用的痕跡非常明顯。

不幸的是,偏偏當權的長孫無忌看李義府不順眼,心裏惦記著要整他。永徽六年,長孫無忌更是要把他趕出長安,貶往壁州(今四川省通江縣)。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關鍵時刻李義府選擇了爆發,他一下子跳到了長孫無忌的對立麵,高舉擁立武則天為皇後的大旗。

李義府的寶押對了,因為皇帝李治已經從長孫無忌的背後站到了武則天的背後,如同一張蹺蹺板,原本蹺蹺板的兩端是長孫無忌和武則天,現在李治堅定地坐到了武則天的一邊。

在旗幟鮮明支持武則天之後,李義府的仕途走上了高速路,壁州也不必去了,照樣留在長安,不久便從中書舍人升任中書侍郎。如此紮眼的升遷,讓長孫無忌徒呼奈何。

長孫無忌的無奈還在繼續,幾個月後,李義府受詔參知政事。參知政事便意味著可以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意味著李義府已經是宰相團的一員。

何止是紅,而且紅得發紫。

此時的李義府依舊相貌忠厚,與人謙卑,不知道的人都以為他沒有架子,其實那隻是看到他的表象。在李義府的心中,他把與他交往的人分為兩類,一類是依附於他的,一類是與他疏遠甚至有些對抗的,前者算是朋友,後者便是敵人,能打就打,能陷害就陷害,總之不能讓他們好過。

在李義府的笑容之下,一出出背後下刀的黑招出現了,由此就誕生了後世膾炙人口的成語——笑裏藏刀,說的就是李義府。

經吃過他苦頭的人總結,這個人麵相忠厚,卻總是背後痛下黑手,於是又把他稱為“李貓”。

是不是取“得意的狸貓凶似虎”之意?個人認為,糟踐了狸貓。

得勢的李義府如同一隻充了氣的氣球,在站隊成功後節節攀升。顯慶元年他兼任太子右庶子,並受封侯爵。太子右庶子是太子宮事務署署長,太子宮兩大領導之一,能得到這個職位,說明皇帝對李義府無比信任,因此才會派給太子。

得勢又得意的李義府由此忘了形,不久便製造了一出疑案。

他居然把手伸進了大理寺監獄。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顯慶元年,大理寺監獄關押進一個女犯人,女犯人姓淳於,因為犯了案子被關進大理寺監獄。

淳於氏被關押不久,李義府就將手伸了進來,他授意大理寺丞畢正義將淳於氏無罪釋放,然後接到了自己的一處別院。

李義府為什麼會把淳於氏從大理寺的監獄裏撈出來呢?因為淳於氏貌美如花,李義府起了色心,他想把淳於氏收為自己的偏房。

李義府以為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覺,可還是讓人知道了,知道這個秘密的人是大理寺卿段寶玄。

段寶玄原本知道淳於氏犯案羈押獄中,沒想到不久之後竟然被畢正義無罪釋放,還被接到了一處別院,這裏麵藏著什麼貓膩呢?段寶玄將自己的疑問寫成奏章,上奏給皇帝李治,李治派人追查,案子由此發了。

不過李義府並不慌亂,反正到目前為止,隻是追查到畢正義這一環,要查到他,還早著呢。

可是,如果畢正義指證李義府呢?

不必著急,你見過死人指證嗎?

在李義府的安排下,畢正義自殺了,從自殺的結果來看,可能是心裏有鬼,畏罪自殺。然而,即便畢正義自殺,人們還是把矛頭指向了李義府,他與畢正義以及淳於氏的關係已經成了眾所周知的秘密,不是一個畢正義自殺,就可以掩蓋所有的一切。

大家在等待李義府得到應有的懲罰,然而卻遲遲沒有動靜,原來李治也知道其中的秘密,但是他護著李義府,並不想處罰,隻想就這麼算了。

皇帝裝起了糊塗,禦史們卻不糊塗,侍禦史王義方站了出來,對李義府進行彈劾。

朝堂之上,王義方與李義府對質起來,王義方義正詞嚴,三次嗬斥李義府退出,因為按照慣例,為了保證彈劾的效果,被彈劾的人需要離開現場。

李義府站在原地,賴著不走,他期待著李治發話讓他留在原地,然而皇帝也要遵守規則,礙於規則,李治沒有發話。無奈,李義府還是悻悻而去。

王義方開始自己的彈劾,說得義正詞嚴,有理有據,不過在說到李義府仕途起步時,王義方的用詞有些狠,他說李義府是因為容貌得到了馬周和劉洎的寵幸,才得到重用。除此之外,王義方的彈劾還是言之有物的,在場大臣內心都讚同王義方,隻是都沒有表現出來。

彈劾完畢,李治出離憤怒:太不像話了,這樣的人不處理怎麼行!

王義方出言不遜,侮辱高官,即日起貶往萊州,出任司戶(管理戶籍的官員)。

鬧了半天,被貶的居然是王義方。

黑白顛倒。

在王義方彈劾失敗後,李義府還是沒有忘了羞辱王義方一番。

李義府趾高氣揚地問:“王禦史,你那麼狂妄地彈劾我卻沒有任何結果,難道心裏不慚愧嗎?”

王義方針鋒相對地回應:“孔子在魯國隻擔任了七天司寇,就能把少正卯誅殺,我王義方擔任禦史有些日子了,卻不能為國鏟除奸佞,這一點確實有愧!”“你!”李義府被噎住了,不過轉念一想又釋然了,你王義方除了能逞口舌之快,還能做什麼?反正我現在很紅。

李義府確實很紅,不久他又兼任太子左庶子,太子左庶子是太子宮政務署署長,太子宮最大的官員。

一年後,很紅的李義府出任中書令,同時代理禦史大夫,同時監修國史,同時還是弘文館學士。不久又加官太子賓客,進封河間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