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平定百濟叛亂三年後,高句麗國內發生了內訌,淵蓋蘇文的三個兒子發生了內訌。
身為高句麗中央執政官的淵蓋蘇文去世了,長子淵蓋男生繼任中央執政官,繼續掌握高句麗的權柄,主持國家政務。
淵蓋男生身下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叫淵蓋男建,一個叫淵蓋男產,原本兄弟三人很和睦,不過三兄弟身邊卻遍布著很多別有用心的人。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五月,淵蓋男生離開平壤到各地視察,臨走前委任兩個弟弟留守,然後他就放心地踏上了巡查之路。
令淵蓋男生沒有想到的是,他前腳剛走,就有人開始離間他們兄弟。
離間的人對淵蓋男建和淵蓋男產說:“你們大哥不能忍受你倆對他構成的威脅,想要除掉你們,不如你們先動手吧。”起初淵蓋男建和淵蓋男產並不相信,然而架不住離間的人忽悠,他倆越想越怕,越怕越想,越想越像真的。
與此同時,淵蓋男生身邊也出現了離間他們兄弟的人,這個人對淵蓋男生說:“你的兩個弟弟害怕你奪取他們手中的權力,打算關上城門,不讓你回平壤了。”
淵蓋男生心裏開始發毛,不會是真的吧?
越想越怕,越怕越想,淵蓋男生派密使回平壤探聽消息,沒想到一進平壤,密使就被淵蓋男建的人抓了起來,淵蓋男建準備動手了。
淵蓋男建以國王的名義召喚淵蓋男生返回平壤,召喚遭到了淵蓋男生的拒絕,淵蓋男生不知道平壤城裏發生了什麼,自然不敢貿然回去。
雙方矛盾在相互試探中升級,淵蓋男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自己當了中央執政官,然後發動軍隊,征討大哥淵蓋男生。
內訌就此爆發。
遠離平壤的淵蓋男生一路逃亡,暫時逃進一座城池保命,馬上開動腦筋想對策。經過分析,他發現以自己現有勢力,根本無法與盤踞在平壤城的兩個弟弟抗衡,他們控製國王,手握全國兵權,自己呢,幾乎兩手空空,要對攻的話,無異於雞蛋去碰石頭。想來想去,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找外援。
淵蓋男生想了一圈,最終無奈地選擇了唐朝,在他看來,隻有唐朝這個外援能夠打敗自己那兩個弟弟,其他國家都不濟事。
唐朝會答應嗎?淵蓋男生心裏也沒有底,不過事已至此,死馬也得當活馬醫了。淵蓋男生派出自己的兒子淵蓋獻誠向唐朝,請求增援。
淵蓋獻誠這個名字起得真好。
當淵蓋獻誠把父親的請求通報給唐朝政府時,皇帝李治在心中寫下了三個字:我願意。
李治下詔,任命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安撫大使,淵蓋獻誠為右武衛將軍擔任大軍向導,同時命龐同善和高侃一同出兵,討伐高句麗。
兩個月後,龐同善的大軍大破高句麗軍隊,隨後與淵蓋男生的部隊會師。
局勢正在朝著有利於唐朝的方向發展,李治心裏還是有些沒底,想來想去他想到了一個人,如果讓此人出山,遠征高句麗必定大獲全勝。
誰啊?李。
這一年十二月十八日,李接到了李治的召喚,這一年李七十二歲。
讓一個七十二歲的老人出征,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李卻擺擺手,不,不,我願意。
李一直對貞觀十九年那次遠征耿耿於懷,當時他們被阻擋於安市城下,本來有機會攻克安市城,這時李卻說錯了一句話。
李看到安市城的守軍謾罵李世民,便請示李世民說:“等攻下安市城後,男女老少一律坑殺。”李世民點頭表示同意。就是這句話讓安市城的男女老少眾誌成城,反正要被人家坑殺,那不如堅守城池,與他們血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