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西漢時呂後封呂產、呂祿,武承嗣和武三思這些人更加理直氣壯:當今皇帝姓武,自然是武姓當家,雖然皇帝隻是一個老太太,但畢竟是皇帝,武姓皇帝。
與武承嗣一道雞犬升天的還有另外一批人,他們是在武則天登基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人,他們原本各自有著各自的姓,現在他們統統姓武了。
這個名單很長:
侍中史務滋。
代理中書令宗秦客(為武則天發明了“曌”等新字)。
門下侍郎傅遊藝。
右仆射岑長倩。
右玉鈐衛大將軍張虔勖。
左金吾大將軍丘神。
侍禦史來子珣。
現在你們以前的姓都作廢了,以後都姓武了。
這些人中最神奇的要屬門下侍郎傅遊藝,他的升官速度,火箭都追不上。
相聲表演大師劉寶瑞先生有段經典單口相聲《連升三級》,說的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地主子弟歪打正著地連升三級,跟人家傅遊藝相比,地主子弟差遠了。
傅遊藝一年之內,僅靠著給武則天上勸進書就不斷升官,一年之內換了四套官服,從正九品,一直升到了從三品,相當於現在的正股級升任副部級。
唐朝時官員的服裝有明確規定,八到九品官服為藍色,六到七品官服為綠色,四到五品官服為紅色,三品以上官服為紫色。多少人熬到頭發白了,還沒有把這四身官服穿齊,而傅遊藝一年之內,四身衣服,齊了!
恩寵至此,夫複何求?
然而,中國有句古話,飛得越高,摔得越慘。
以上七位改姓的新寵,全摔死了。
公元690年,武則天成為中國曆史上絕無僅有的女皇,然而她內心的糾結也隨之而來。這個糾結也是武則天獨特的煩惱,翻遍中國的史書,她找不到現成的答案。
什麼糾結呢?
百年之後,皇位傳給誰?
在武則天之前,中國曆史上從來沒有一位真正的女皇,西漢的呂後隻是垂簾聽政,不存在傳位煩惱,現在武則天登基了,她的苦惱來了。
如果男性當皇帝,那就一個選擇,傳給兒子,沒有兒子傳給兄弟,沒有兄弟傳給宗室,總之能夠解決;然而武則天這位女性當皇帝之後,麻煩就來了,她在百年之後,皇位傳給誰?
傳給兒子?皇位本來就是從兒子手裏搶來的,傳給兒子不就意味著自己這些年白折騰了嗎?
傳給侄子?可是自己的身份是姑姑。百年之後,侄子會在宗廟裏供奉自己這位姑姑嗎?即使侄子供奉,侄子的後人還會繼續供奉嗎?
傳子,還是傳侄,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也讓武則天的內心始終糾結,這一糾結就是十幾年。
在武則天糾結的同時,武承嗣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姑姑武則天登基之後,他的心一直撲騰撲騰直跳。如果姑姑一直是皇後,武承嗣也不會有太多想法,頂多作為外戚享盡榮華富貴,現在不同了,姑姑是皇帝,自己這個娘家侄子不正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嗎?
不行,得先把那個李旦扳倒,這個姓李的杵在那裏太礙眼。
在武承嗣的授意下,有個叫王慶之的人組織了請願團。請願團目的很簡單:廢除李旦的皇嗣地位,改立武承嗣。
對於王慶之的請願,武則天很有耐心,她心中正充滿糾結,她想聽一聽來自民間的呼聲。
武則天問道:“現在的皇嗣是我的兒子,為什麼要廢黜?”
王慶之有理有據地回應:“神靈不接受非同類的祭祀,人也不祭祀不是自己家族的祖先。現在是誰的天下,怎麼還能讓他當皇嗣?”
武則天一聽,不無道理,便點點頭,對王慶之一揮手,好了,你可以走了。
王慶之卻如同沒聽見一樣,趴在地上不起來,一邊磕頭,一邊聲淚俱下,始終堅持著自己更換皇嗣的要求。
武則天沒有辦法,對於這樣的人還需要保護他的積極性,便好言相勸,並發給他一張皇宮特別通行證。隻要有這張通行證,王慶之進出皇宮可以暢通無阻,隨時與武則天溝通。
頒發這張通行證,武則天隻是跟他客氣一下,沒想到王慶之跟武則天真不客氣。隨後,王慶之先後數次進入皇宮,話題是一成不變的:更換皇嗣,擁立武承嗣。
武則天煩了,她的耐性本來就很有限。
武則天叫來中書侍郎李昭德,輕聲吩咐了一下:“把這個人拉出去,打一頓!”
李昭德原本就對王慶之有氣,一個平民百姓不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往皇家的事情摻和什麼呢?這不是找打嗎?
李昭德氣呼呼地將王慶之拉到了宮門外,那裏有朝中的文武百官,還有李昭德的手下。李昭德指著王慶之對文武百官說道:“就是這個王八蛋,想罷黜我們的皇嗣,擁立武承嗣當皇嗣。”
這句話就是動手的號令,李昭德的手下開始動手,部分官員也參與了進來,漸漸地,王慶之的眼睛流血了,鼻子流血了,耳朵流血了,這時亂棍又上來了。
不一會兒的工夫,世界清淨了,王慶之再也使用不了他的特別通行證了,他的請願團也隨之土崩瓦解。
處理完王慶之後,李昭德給武則天上了一道奏疏:
陛下的江山來自先帝,百年之後自然該傳給先帝的兒子;如果傳給侄子,臣沒聽說皇家祭廟裏有祭祀姑姑的先例。
武則天看罷奏疏,她的心更加糾結,她知道這是個死結,很難解開,那就留待時間去解開吧。
令李昭德沒有想到的是,盡管他用一顆忠心化解了一場易儲風波,但同時也給自己埋下了一生的禍根。
在武則天糾結於“傳子傳侄”時,她手下的新寵也在接二連三地摔倒,一個接著一個,從未停息。
首先摔倒的是代理中書令宗秦客,他摔得太快了。
時間跨度僅僅三個月。
公元69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武則天以貪贓枉法之名將宗秦客剝奪官職,貶做遵化(今廣西靈山縣)縣尉,品級從九品(副股級),被貶之前,宗秦客為從三品(副部級)。
被貶之後,宗秦客的人生便定格在遵化,不久就在那裏病死。
一個月之後,左金吾大將軍丘神因罪被誅殺,至於什麼罪,史無明載。想想也是,丘神注定難逃一死,因為他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曾經奉命逼死李賢)。
丘神被誅殺後,緊接著輪到了侍中史務滋。
原本史務滋跟來俊臣一道審理一起疑似謀反案件。案件審理過程中,來俊臣給武則天上了一道奏疏:史務滋有意包庇。
武則天一看奏疏,馬上批示,那就連史務滋一塊兒審了吧。
見識過來俊臣手法的史務滋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的末日,毫不遲疑,自己了斷,他成為第三位摔死的新寵。
半年後,第四個倒黴蛋出現了,這回是右玉鈐衛大將軍張虔勖,他摔得更慘。
張虔勖同樣被誣告謀反,他不甘心,便托人向侍禦史徐有功申訴。徐有功這個人公正嚴明,他的爺爺也是一位名人,隋朝名士徐文遠,徐文遠有兩位門生,一位是瓦崗寨李密,一位是卷毛將軍王世充。
當張虔勖申訴的信件交到徐有功手上時,徐有功準備仔細查證一番,爭取還張虔勖一個公道。然而沒有想到,負責審案的來俊臣並沒有給他查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