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良嗣命令左右將薛懷義架了起來,自己親自擼起袖子,狠狠地抽了薛懷義幾十個耳光,直到薛懷義的臉已經腫了起來,蘇良嗣才停下了手。

薛懷義捂著腫起來的臉走了,很快來到了武則天麵前,他要投訴這個無法無天的尚書左仆射。

武則天聽後,心中苦笑,雖然她知道蘇良嗣是借題發揮,但她還是不能替薛懷義出頭,那樣就太明顯了。

武則天想了一下,對薛懷義說道:“你明天起走北宮的玄武門吧,南宮是蘇良嗣那些宰相辦公的地方,別去招惹他們。”

薛懷義心中委屈,也有些不服,不過,既然武則天都這麼說了,他也隻能認了,從明天起改走玄武門,避開那個連抽自己數十個耳光的人。

薛懷義被打,武則天表麵不動聲色,其實內心心疼不已,畢竟他是自己的人。

想來想去,武則天找到了症結的所在:薛懷義被打,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沒有像樣的官職,如果有官職,蘇良嗣斷斷不能下那麼重的手,因為那樣就是侮辱朝廷命官。

看來,是時候給薛懷義一個官職了。不過這個官職不能憑空給,要給他製造立功的機會,然後在立功之後大張旗鼓地授予,這樣誰都無法反對。

武則天想到了明堂(皇家大會堂),明堂是她一直的夢想,現在她想夢想成真,而在夢想成真的過程中,順便可以讓薛懷義立個功。

明堂在武則天心目中就是一個王朝正統的象征。李治在位時,曾經討論過明堂的建設,不過最終沒有形成統一意見,暫且擱置。

現在武則天準備重啟明堂的建設計劃,就在皇宮內,拆掉剛剛建成二十一年的皇宮正殿乾元殿,在乾元殿原址上建設明堂。這個任務,她要交給薛懷義。

為此武則天對外發詔:鑒於薛懷義心靈手巧,特命他進入後宮負責工程設計。如此一來,就給薛懷義進宮披上了合法外衣,從此蘇良嗣再也沒有痛打薛懷義的理由。

不過,武則天的這紙詔書馬上遭到了一些人反對,左補闕王求禮更是上了一道令武則天難堪的奏疏:太宗時,有個叫羅黑黑的人琵琶彈得很好,太宗就把羅黑黑閹了,然後招入後宮教授後宮嬪妃;陛下如果覺得薛懷義心靈手巧,準備招入後宮使用,那麼請先將他閹割了,以免汙染宮廷。

看完奏疏,武則天搖了搖頭,這個書生,純粹讓朕難堪。武則天將奏疏扔在一邊,隨他去吧,懶得跟他解釋。

不久之後,明堂工程上馬,薛懷義出任工程總指揮,在他的指揮之下,一座氣勢磅礴的明堂即將在皇宮內拔地而起。

事實證明,薛懷義並非一無是處,在工程指揮方麵,他還是有些才能。盡管在他的指揮下,明堂工程耗資巨大,花錢如同流水,不過經過一年建設,武則天夢想中的明堂拔地而起。

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上中下共三層。下層象征一年四季,每個季節都有對應的方位,同時有自己獨特的顏色;中層象征每天的十二個時辰;上層是圓形的屋頂,象征二十四個節氣,有九條龍柱在下麵撐住,上麵聳立一隻鐵鑄的鳳凰,高一丈,外貼金葉。

看出這個布局了嗎?這個布局不正是武則天的寫照嗎?一隻金鳳高高在上,九條龍在下麵支撐。鳳在上,龍在下,武則天就是要顛覆龍和鳳的位置,打破曆史固有的格局。

除了明堂的格局設計巧妙之外,明堂的結構構造也是巧奪天工:明堂的中央是一根十個成年人合抱才能抱得住的巨大木柱,木柱從地下一直延伸到屋頂,這是明堂的支撐柱,在巨柱的周圍,橫梁像樹枝一樣伸出,而在這些橫梁上麵,再豎起短柱,短柱旁再配置其他構造。

在明堂的周圍,是用鐵皮鑄成的河床,河水在鐵皮河床上靜靜流淌,將明堂烘托得更加氣勢磅礴。

這就是武則天的明堂、夢想中的明堂。歡喜不已的武則天還給明堂起了一個小名:萬象神宮。如同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大名叫“國家體育場”,小名叫“鳥巢”。

現在武則天終於有了給薛懷義封賞的理由,她馬上晉封薛懷義為左威衛大將軍,封梁國公。

賣藥的薛懷義,從此登上了人生巔峰。

把薛懷義打造為大將軍並不是武則天的最終目的,她還想為他做得更多,她期待著這個男人能夠做出更多讓人信服的事情。

公元689年五月十八日,成為左威衛大將軍不久的薛懷義被任命為新平軍大總管,率軍討伐又開始鬧騰的東突厥汗國。

然而,這次出征,最終成了一個鬧劇。

一心想立功的薛懷義帶著二十萬大軍興衝衝地抵達了紫河(黃河支流,流經內蒙古清水河縣),卻沒有發現東突厥的軍隊,別說人了,連條狗都沒有。

顯然,這一次注定薛懷義兩手空空。

不過薛懷義不這麼想,他認為這依然是大功一件:我來了,東突厥跑了,這不是戰功嗎?

隨後在單於台(呼和浩特北),薛懷義鄭重刻石立碑,與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一樣隆重,以紀念這一次“偉大”的勝利。

經過這次“偉大”的勝利,武則天再次封賞薛懷義,封薛懷義為右衛大將軍,封鄂國公,較之原來,待遇更加豐厚。

公元694年二月,薛懷義再次被武則天推上戰場,他被委任為代北道行軍大總管,打擊目標依然是東突厥。

這一次出征結局會如何呢?

又是一場“偉大”的勝利。

薛懷義抵達前線,東突厥人又恰巧撤退了,還是沒有給薛懷義建功立業的機會。

經過這兩次“偉大”的勝利,薛懷義的自信心達到了頂點,他產生了一係列錯覺,最終這些錯覺讓他徹底迷失了自己。

武則天的寵愛成就了他,最終也毀滅了他。

當初在建設完明堂之後,武則天又交給他一個大工程,建設一座“天堂”用來存放一幅用夾層麻粗布製成的巨幅佛像。

巨幅佛像有多大呢?佛像的小拇指上可以站數十個人。

接受任命的薛懷義馬不停蹄開始了“天堂”的建設,不過這次建設質量大打折扣,居然是一個豆腐渣工程。

“天堂”剛剛完工,居然就被大風吹倒,工程質量之差,可見一斑。

武則天並沒有埋怨,而是讓薛懷義再接再厲,薛懷義也“不辭辛苦”,每天動用一萬人進行施工,同時派人前往嶺南砍伐木材。幾年的時間裏,“天堂”的建設費用達到數億規模,國庫因此有所枯竭。

對此,武則天依然沒有怨言,薛懷義的錯覺進一步升級,他開始熱衷於開“無遮大會”。

“無遮大會”是佛教方麵的一個寬容祈禱大會,薛懷義卻把這個大會當成自己揚名立萬的大會。每次開會,他都會攜帶一萬串錢,然後將這些錢分裝到十輛車上,他站在車上,扮演散財童子。

當薛懷義一把一把地將錢撒向瘋狂的人群,他的錯覺越來越強烈,渾然忘記了自己本來的角色。

即便如此,武則天還是保持寬容,於是薛懷義朝著自己的深淵高速前進。

他居然不願意進宮了。

眾所周知,薛懷義的富貴都是由進宮侍寢而來,現在他卻不願意進宮了。他不願意再向武則天賣笑,同時卻想保有現在的富貴,這就是癡人說夢了。

也是薛懷義活該,在薛懷義厭倦進宮侍寢的同時,他的位置迅速被禦醫沈南璆填充,這下薛懷義坐蠟了。

為了奪回失去的位置,薛懷義還是動了一番腦筋,事實證明,這個人確實有些小聰明。

公元695年十一月十六日,武則天在明堂舉行“無遮大會”,薛懷義為這次大會製造了一個噱頭。

他先在明堂地下挖了一個五丈深的大坑,放進一幅佛像,然後在坑的上麵用綢緞紮成了一個宮殿,再用繩子拴在佛像上,將佛像從坑底緩緩拉出。從外麵的視覺效果來看,佛像好像自己顯靈而自動上升,整體效果非常震撼。

在這之後,薛懷義又用牛血畫了一幅高二百尺的佛像,對外卻宣稱是用自己的鮮血畫的,這就是吹牛不打草稿了,一幅兩百尺的佛像,十個薛懷義的血也不夠。

然而即便如此,薛懷義依然沒能挽回武則天已經冷落的心,女人寵愛男人,跟男人寵愛女人一樣,一旦寵愛過期,就像火車過了站,過去了,也就過去了,無法掉頭再開回來。

失寵的薛懷義如同被冷落的兒童,他的心中充滿了委屈,他想努力造成一些聲響,引起大人武則天的注意。

他想到做到,而且確實引起了武則天的注意。

他放了一把火,火燒“天堂”。

這把火從“天堂”燒起,一直蔓延到明堂,把明堂也燒著了,把洛陽的夜空燒亮了。大火整整燒了一夜,驚動了整個洛陽城,當然也驚動了武則天。

武則天看出了大火背後的醋意,她對這個薛懷義失望了,而且失望透頂。

不久武則天宣布重建明堂,依然任命薛懷義為工程總指揮,然而這一切隻是偽裝,她的心裏對薛懷義已經起了殺機。

薛懷義是如何被武則天拋棄的呢?

曆史上留下了兩個版本,跟當初他的發跡一樣。

版本一:武則天授意堂侄武攸寧,率領勇士在瑤光殿將薛懷義打死。

版本二:武則天授意太平公主的乳娘,率領諸多健壯強悍的宮女在瑤光殿將薛懷義打死。

這兩個版本,哪一個更可信呢?

我傾向於後者,因為這裏麵涉及一個隱私問題。

盡管武攸寧也深受武則天寵愛,也是她的堂侄,但是處死情夫這樣的事情還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即便武攸寧是自己的娘家侄子。

相比之下,太平公主的乳娘值得信任,她是太平公主的人,也就是自己的人,而健壯強悍的宮女與外界接觸的機會更少,因此是最佳人選。

這個安排與呂後當年誅殺韓信是一樣的,也是在後宮之中,也是宮女參與,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保險,擴散麵小。

公元695年二月四日,薛懷義也就是馮小寶被亂棍打死,在他死後,他成了一座佛塔。

武則天命人將他的屍體送回了白馬寺,火化成灰燼,然後摻進泥土裏,建成了一座佛塔。

佛塔高興嗎?它會答應嗎?

在薛懷義伏誅兩年後,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一對男寵兄弟張易之、張昌宗隆重登場,他們的聲名或許可以與漢代的趙飛燕姐妹相提並論。

張易之和張昌宗並非無名之輩,他們的出身還算不錯,同族有一位爺爺輩的高官張行成曾經當過李治的尚書左仆射,因此《舊唐書》便把張易之和張昌宗並在張行成的傳裏,他們同屬一筆寫不出兩張的張家。

初入官場時,哥哥張易之要在弟弟張昌宗之上。張易之憑借家族門蔭進入官場,逐漸升遷到管理禦馬的尚乘奉禦。當上尚乘奉禦時,張易之二十多歲,皮膚白皙,相貌俊美,擅長音律歌詞,身邊的同事都非常喜歡他。

不過兄弟倆最先發達的還是弟弟張昌宗,他是因為太平公主的推薦進入武則天的視野。經過試用期後,武則天大為滿意,這個張昌宗比薛懷義強多了,不僅相貌英俊,舉止得體,而且各方麵都很優秀,比薛懷義有過之無不及。

就此,薛懷義徹底成為曆史,他曾經的輝煌現在傳承到張昌宗身上。

要說張昌宗這個弟弟很講手足情深,自己發達之後,也沒有忘記拉哥哥張易之一把,不久,他向武則天隆重推薦了哥哥張易之。

張昌宗說:“臣兄易之器用過臣,兼工合煉。”

張易之的春天就這樣不期而至。

經過試用,果如張昌宗所說,至此兄弟二人同時得到武則天的垂青,在古今中外的曆史上都十分罕見。

很快,張昌宗和張易之被武則天提拔使用,張昌宗為雲麾將軍,代理左千牛中郎將,隨後又擢升為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副部級),張易之為司衛少卿(軍械供應部副部長,從四品),同時賞賜二人房子,綢緞五百匹,奴婢馱馬若幹。

劉安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是假的,張易之和張昌宗的“雞犬升天”則是真的。

因為兄弟倆的得寵,他們已故的父親張希臧被追贈為襄州刺史,他們各自的母親韋氏、阿臧被封為太夫人,同時武則天對阿臧太夫人還有一個特別賞賜:指定中書侍郎李迥秀為阿臧的情夫。

皇恩浩蕩!

如此一來,張易之、張昌宗紅極一時,原本給薛懷義牽過馬、執過鞭的人又向張易之、張昌宗帶著誠意撲麵而來,這些人有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宗楚客、宗晉卿,他們都是當時很紅的人,不過此時他們都願意為張易之、張昌宗執馬墜鐙,因為張易之、張昌宗比他們更紅。

從此之後,張易之和張昌宗的名字在這些人的口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五郎、六郎”,儼然與三國時期的周郎享受同樣待遇。

張昌宗和張易之的政治待遇還在不斷提升,張昌宗不久出任左散騎常侍(從三品,副部級)。

公元699年,武則天又為張易之安排了一個官職——控鶴監。

控鶴監便是管理控鶴府的官員,所謂控鶴府便是宮廷親衛府,這個宮廷親衛府的主要功能便是取悅武則天,讓武則天開心,而在這個親衛府中,多是張易之、張昌宗這些所寵愛的人,同時也有少量有才能或者有文學素養的人。

總之,這是一批極受寵愛的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樣的力量總是無窮的。

在張易之和張昌宗的示範下,一些人的心思動了,他們也渴望複製張易之和張昌宗的成功之路。

這些人有的是經他人推薦,有的則是自薦。

經他人推薦的是柳良賓,他的推薦人是他的父親上舍奉禦柳模,推薦理由是:“柳良賓潔白美須眉。”

與此同時也有自薦的,比如左監門衛長史侯祥,自薦理由:“壯偉過於薛懷義。”

在自薦人群中,還有一位名人——詩人宋之問,他也想賣身求榮。

說起來,起步時期的宋之問是上進的,也曾憑借自己的努力得到武則天的青睞。

武則天巡幸洛陽龍門,令隨從官員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武則天以錦袍賜之。等到宋之問詩成,武則天稱其詞愈高,於是從東方虯手中奪過錦袍賞給了宋之問,這是宋之問宦海生涯濃墨重彩的一筆,名曰:“奪袍賞宋”。

然而,宋之問漸漸發現,要想真正贏得武則天的心,僅僅靠詩篇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些特殊才能,比如像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那樣的特殊才能。

宋之問也是不情願的,但在那個特殊的背景下,張氏兄弟紅得發紫,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刺激著宋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