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 是選擇薪酬,還是選擇路(3 / 3)

為了扭轉局麵,博士決定主動出擊。他花費數月時間,對這家企業進行全麵考察研究,嘔心瀝血寫出一份厚厚的《企業未來發展規劃(草案)》。

本以為老板會欣喜若狂,開始委他以重任,但事與願違,老板對此毫無興趣,還是一如既往,整天拉著他應酬、炫耀。

博士終於忍無可忍,向老板遞交了辭呈。老板很驚訝:我給你的報酬還不夠高嗎?

博士搖搖頭,給老板講了個故事:英國大科學家法拉第,為了更好地進行自己的研究,要進皇家科學院。知情人告訴他,那裏工作十分勞累不說,報酬也相當少。法拉第毫不在意地說:“我不是為了高薪的報酬,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報酬。”

不為薪水而工作,那我們應該為什麼而工作呢?工作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呢?其實除了薪水外,工作所給我們的要比我們為之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將工作看做一種學習過程,那麼,你會發現,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著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

能力比金錢更重要

在你年輕人的時候,你覺得金錢和能力哪個更重要?從長遠來看,聰明人都會算出一筆賬,那就是能力比金錢重要。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隨時隨地注意鍛煉自己的能力,對自己正在做的、或者將來要從事的行業。一定要研究得十分透徹。如能做到這一點,他就能清除事業發展道路中的一切障礙。

有些年輕人急於求成,看見自己目前的職位低、工資少,就覺得心裏不舒服,容易急躁冒進。但是,要厚積薄發,無論目前職位多麼低微,隻要學習新的、有價值的知識,將對你的事業大有裨益。

劉亞敏在北京一家會計事務所任職三年,盡管沒有獲得晉升,但她在這三年中,把會計事務所的門道兒都摸清了,還拿到了注冊會計師證書。因為劉亞敏有自己的目標,那就是一定要開辦她自己的會計事務所。和她一起工作的那些同事,按從業時間來說,他們的資格夠老的了,但他們仍然擔任平常的職務,賺自認為滿意的薪金。

一個有誌氣的年輕人要隨時隨地注意磨煉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應該時時在意金錢,要珍惜與自己前途有關的一切學習機會,尤其是男孩子,這一點更重要,因為你將來要養家,你麵對的是更大的生存壓力;如果你連自己都無法養活,你拿什麼去養活你的家人?

如果把能力和金錢兩相權衡,那麼應該說,能力比金錢更重要,能力是賺錢的絕對保證,金錢卻不見得是能力的單一轉化結果。金錢無法保障成就,但能力可以長久,金錢可以一夜之間消失,但是有了能力,又可以賺回來。沒有能力,既賺不到金錢,又無法保住你的金錢。比如,同樣是投資,人家投進去一萬,賺到幾十萬,你投進去一萬,也許什麼反應都沒有,錢就沒了。

年輕的時候,你需要麵對的大概就是兩件事,一件是工作,另一件是婚姻,如果沒有能力,更沒有金錢,麵臨這兩件人生大事你都得歇菜了。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首先要鍛煉自己的能力。許多青年人找工作,先看給多少錢,有什麼待遇,卻從來不去想要鍛煉自己什麼樣的能力。找一個有發展前景的工作單位,賺更多的錢,使自己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單位聘用人員,也要看應聘者的能力和經驗,也要看應聘者的價值,看應聘者能為單位做什麼。假如你沒有能力,人家要你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