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職場中屢屢碰壁的劉瑩的自述:兩年前,我剛剛從一所大學中文係畢業,在人才交流大會上我與一家中型日化企業簽訂了協議,到該企業的辦公室工作。當時廠部給我和搭檔老李製定的具體任務有兩項:每月編發三期廠報並在市級以上新聞單位上稿三篇。在經過短暫的熟悉情況後,初出茅廬的我充分發揮了在大學時辦校報的經驗和特長,很快進入了角色。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精心打理下,當月我一人就在市級新聞單位上稿三篇,第二個月在市裏發表稿件實現翻番的基礎上,實現了該廠在省報上零的突破。成績令我鼓舞,從此便一發而不可收,幾乎每月都要在市級新聞單位上稿十多篇。
就在我為自己的工作有了一個好的開端而沾沾自喜的時候,我發現搭檔老李的臉色日益變得不好看起來(按年齡和工齡應該是我的老師),我倆之間談起工作來也到了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地步。這是怎麼回事呢?開始我還真的有些疑惑不解。後來我才了解到,在我之前,老李同另外的一名同事負責廠裏的外宣工作,每月按部就班,剛好完成廠部規定的任務,有時甚至還完不成。現在可好,我一個人一下子就破了廠裏外宣工作的曆史紀錄,叫人家如何能高興得起來?
由於我的對外宣傳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半年之中得到了廠長的多次表揚,廠辦主任也是對我喜愛有加,廠辦的一些大的活動策劃,一些重要材料的編寫,都直接交由我來牽頭組織進行。但是漸漸地,我感覺到周圍的同事們與我產生了距離。到後來,針對我的一些流言蜚語也開始多了起來。說什麼有政治野心,要搶在別人前頭加塞晉升……正當我對周圍這樣的一種環境陷入迷惑之時,廠裏的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原廠辦副主任接替了廠辦主任的位置,我原本已經不順的周邊工作環境,一下子來了個雪上加霜,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高處不勝寒”。到了年底工作考評時,在廠辦係統四十名員工中,我的民意測評排在了第二十六位。看到這種情況,我心裏完全明白了,這正是我鋒芒畢露、急於在事業上追求成功所帶來的後果。
劉瑩的失敗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特別是對一些頗有才華又缺乏職場經驗的新人來說,更是一個活生生的教訓。
不可否認,才華是職場中一道通行證,任何一個老板見了有才華的年輕人都會由衷地喜歡。然而,出眾的才華並不一定就代表著美好的未來,其中還要加上許多額外的因素,比如說人緣,就是一個決定你職場命運的重要因素。與其要碰得一頭包,才能明白的許多道理,為什麼不在沒有碰壁時,就掌握這些道理?沒有人說你必須碰壁才能明白。
年輕人的闖勁是非常寶貴的財富,這也是他們得以超過前人的重要原因。但才華的露與不露,關鍵在“度”,在時機,抓住機遇露一把,就可能一鳴驚人,功成名就。切不可露而又露。
別讓才華毀了你
海濤憑著自己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出色的作品,順利加盟了北京一家廣告公司。僅僅一個月,他就成功策劃了一次客戶的宣傳、促銷活動,商家非常滿意,愛才的老板對他更是刮目相看。飄飄然的海濤這時目中無人的老毛病漸漸暴露出來,他開始對公司與同事評頭論足,經常對其他員工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還私下裏抱怨老總能力比自己差,不配當領導等,使得別人對他敬而遠之。老總知曉後勸告海濤注意言行舉止,同員工搞好關係。當時海濤點頭認錯,誰料他一回辦公桌就憤恨地說:“我說的是真話,要炒就炒,哼,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半月後。一次,有位同事指出他設計的某個廣告的不足,他居然反唇相譏:你的水平那麼低,配在我麵前指手畫腳嗎?果然那個廣告推出後效果很差,客戶本就很生氣,無意間聽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當即同公司中止了合作。這下老板忍無可忍,一氣之下炒了海濤的魷魚。
才華當然有助於一個人成就事業、創造輝煌,可是如果你不能完全控製它,它有時會變成你職業生涯的拖累,能毀掉一個人的事業和前程。職場中很多聰明能幹的才子佳人,一朝得意,最終失敗,致命原因通常是性格過於張揚霸道,恃才傲物,親和力太小,摩擦力太大。所以成功對他們來說永不可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