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功與高學曆之間並非完全是個等號。不要以為書本知識水平的高低是成功與否的象征,許多大學生之所以高不成、低不就而走向自我毀滅之途,就是因為他們誤解了學問與成功之間的關係。
將優秀“歸零”
著名作家劉震雲說過:“歸零心態就是把自己心靈裏的一切清空,把已經擁有的一切剝除,一切歸於零的心態。”有一位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碩士研究生同學,頻頻發牢騷,說明他以前在學校是多麼多麼優秀的同時,痛斥現在的上司是多麼多麼沒有眼光:“我提的建議,他不感興趣,一個大專生的工作成績,他倒時時刻刻看到眼裏……”
還有在招聘者中,本科學曆應屆生居多,有的本科生去一些公司工作,做的卻是一個高中生都能勝任的崗位,嘴裏說心甘情願,卻似乎怎麼也“放不下架子”,連接接電話、發發傳真之類的事,都經常出錯。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驕子,猛然之間要從基層做起,甚至要為一群在學曆上不如自己的人“打下手”,心理上一旦沒有調整過來,難免會產生落差感,甚至常以居高臨下的姿態示人。
聯想集團在招收新員工時,總是對那些擁有較高學曆的新人說:“先把杯子裏的水倒掉。”每個人掌握了一定的學識,有過一些成功的經曆,就好比水杯中已經積蓄了很多的水。而當你接受新的工作挑戰時,你能否成功,取決於你是否能倒空你杯中的水,潛下心來從頭學習、從頭做起。
若南當年跟隨老總一起艱難創業,同心同德,立下了汗馬功勞。等到企業發展到相當規模的時候,他也就自然而然坐上了副總的位置。老總給了若南最高的待遇,不僅年薪超過百萬,而且許多方麵都給了他發揮的空間。
開始時,若南表現得還不錯,但很快,他就越來越隨心所欲。開會的時候,他總是找各種借口經常不來,交給他的事也是敷衍了事,差錯不斷。而最讓老總難以忍受的是:若南居然自己偷偷在外麵辦起了工廠幹起了“私活”。
這一切,老板都看在眼裏,但考慮到企業正處於騰飛期,正是急需用人的時候,所以還是忍了下來。老板多次找若南談心,希望大家能夠齊心協力,但效果都不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老總特意請了一位知名的培訓師,針對這種狀況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講。沒想到,培訓剛開始,坐在最前排的若南,居然在眾多員工的注視下毫無顧忌地呼呼大睡。雖然旁邊的人幾次把他推醒,沒過兩分鍾,他居然又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老總見狀,非常生氣,就把若南辭了。若南最初滿不在乎,認為自己可以大幹一場了。他全力投入到自己辦的工廠中,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做其實有很多困難。他的工廠因為銷售渠道沒打開而陷入停產。這時,他想回原公司,老總拒絕了。
若南是“優秀”的,他甚至陶醉於自己的優秀,認為自己“太棒了”“公司離不開自己”。結果如何呢?事實上,無論我們從事什麼工作,無論我們的工作幹得多麼出色,隨著歲月塵霾的飄浮,我們的內心深處難免會生出各種各樣的想法。
也許眼前的工作你已經駕輕就熟,沒有任何挑戰性可言了,這讓你對工作生出一種厭煩之情;也許你的位置已經處於雲端,沒有向上發展的空間了,這讓你對自己的身價多了幾分驕傲的資本;也許你的事業已經做得非常成功,外界給予了你太多的鮮花和掌聲……
當我們這樣想時,就是對自己的優秀進行崇拜了。而這種崇拜一產生,就是滑向落後、走向失敗的開始!
一味地固守今天的優秀,必會導致明天的落後。隻有將優秀“歸零”,才能輕裝前進,吸取更多能量,迎來更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