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學會尊重才能贏得尊重(2 / 3)

中國古話裏有這麼一句:敏於行,訥於言。意思是多做事,少說話少表功。這在現實社會裏,要值得推敲一番。趙本山在小品有句話也說得好:貓走不走直線,完全取決於耗子。

同理,在現在社會裏,你低調做事還是高調做事,取決於你的老板。你的老板如果是你無法改變的,那你就得適應他,而並非去一味地抱怨他怎麼不識人、怎麼不公平。如果他是個昏君,你就當和珅;如果他是明君,你就當魏征。

老板從來不是傻子,傻子也永遠當不子老板,老板傻的時候那是裝的或是故意給你看的,你別當真。有能力的人不一定能當上老板,但是能當上老板的,一定是有能力的。

給老板幹活,就是要多幹少說。一是幹好自己的工作,手別伸到別處管別人的事。二是多請示彙報,請示是尊重是虛心是學習,彙報是複命,完成情況讓老板知道,要簡單明了。三是處理事情多站在企業的高度,不要想當然,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四是不要貪占企業的小便宜,老板會從很多小事情上考驗你的性格、能力、習性等,不要以為老板不知道,老板經曆的人多事多,如果你辦事讓老板不夠放心,那樣的話,有的事情你就沾不上邊了。

看看報紙雜誌上常常寫,人在世上,要有一點真我,保留一點純真,這是對的,但請你保留一點就夠了,別玩傻實在,否則死得必慘烈無比。如果你夠誌氣,等你有能力後再改變吧,這是最現實的現實。

把工作當成曆練自己的舞台

有一位在中國的律師界頗有名望的律師,在北京大學作講演時,一位北大的學生向他請教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律師,應該怎樣做。這位律師微笑著說:“這個問題咱們先不著急討論,先聽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在我上大學期間,有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其中一個大學一畢業就到律師事務所工作了,可另一個卻選擇繼續學習深造。

“10年的時間轉瞬即逝,我那個早參加工作的朋友已是赫赫有名的大律師。而此時,我那個繼續深造的朋友也結束了學習生涯,並順利地進入了律師的行業。又過了兩年,他們都是35歲時,我那個隻做了兩年律師的朋友與我那個已做了12年律師朋友做得同樣好,同樣有名氣。

“在他們畢業20年後,也就是他們43歲的時候,後者因10年深造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這些知識在工作中不斷地派上用場。因此,事業做得越來越大;可前者卻由於受自己的知識所限,不能與時俱進,跟不上了時代的潮流,並且日漸沉寂。我說到這裏,同學們肯定都清楚怎樣做一個優秀的律師了吧!”

在現代公司裏,許多人總是對工作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他們一方麵對工作挑三揀四,一方麵又對工作的結果毫不關心。在他們看來,工作隻是自己前進中的一個跳板,又何必那麼認真呢?隻要說得過去就可以了。因此,他們整天對工作敷衍了事,擺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他們這樣做,表麵上看很聰明,事實上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作的確是一個跳板。因為隨著人才流動的頻率加快,人才選擇的餘地日益豐富,一個人守著一家公司幹一輩子“革命工作”的事情,已經是老皇曆了。

但我們必須搞清楚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這個跳板是讓我們越跳越高,而不是越跳越低。要想越跳越高,我們就必須保證自己的能力在這個跳板上不斷得到提高。但如果麵對工作秉持這樣一種敷衍塞責的態度,我們很難想象自己的能力會有多大的提高。

當不具備一定的能力時,我們很難在工作中做出斐然的業績。這時候,無論我們在哪裏工作都是一樣的。因為沒有足以引起老板注意的出眾能力、進不了老板的眼界,因此所有晉升和加薪的機會都將與我們無緣。即使老板給了我們好的機會,我們也很難把握。因此,唯一的結果就是越跳越低。

注重個人的成長和積累

在美國一家公司,開始的時候,勞爾隻是和公司簽訂了一個五年的工作合約,約定他每周的薪水是50美元,並且在五年之內,這個薪水標準保持不變。

勞爾明白,依靠這樣微薄的薪水,他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的。因此,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發奮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憑借出色的工作質量,勞爾很快贏得了上司的注意。

在三年的時間內,勞爾利用一切機會學習工作中的各種技術。三年之後,勞爾已經對工作駕輕就熟了。在處理各種複雜的問題時,他舉重若輕、遊刃有餘。而此時他的薪水仍然是每周50美元。所有的同事都認為勞爾這樣做實在太蠢了。

這時候,另一家公司派人與他聯係,願意以2萬美元的年薪,聘請他為外事部經理。同事們聽說此事,都認為如此優厚的條件,勞爾沒有理由不接受。但勞爾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事後,他也從沒有向老板提及此事。

直到五年的合約期滿,勞爾從未向公司暗示過要終止工作合約。盡管誰都清楚他的薪水實在太低了。

合約終於到期了,所有的人都認為勞爾可以一走了之了。但此時,公司的老板卻沒有給勞爾這個機會,他毫不猶豫地將勞爾的薪水由每周50美元直接提升到每年5萬美元,中間沒有任何過渡。再後來,勞爾成了這家公司的董事會成員。

五年之中,勞爾得到的絕非僅僅是每周50美元的薪水,而是無數個學習的機會,他對行業的認識和掌握、對工作的經驗和能力都得到了空前的積累和提高,這些都為他後來獲得高薪並進入公司高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假如當時的勞爾對自己說:“每周50美元,既然他們隻給我這麼多,那麼我何必去做每周一千美元的業績呢!”那麼,他可能一輩子隻能是一個普通的員工,絕不可能會有後來輝煌的成功。

對於年輕人的我們來說,鈔票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把它當做工作的唯一目的的話,那麼我們就永遠隻能停留在養家糊口的層次,注定不會有太大的進步與發展,最終也不會擁有太多的鈔票。關注工作中的其他收獲,往往會使我們獲益匪淺,並直接導致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