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陳楚生更加惱羞成怒,於是他開始製造各種謠言,胡亂地編派公司。最過分的是,他還寫了一些公司內幕,當然都是經過他自己加工編造的醜聞,把它寄給了一些小報社。而那些小報記者也不太負責任,為了增加報紙銷量,未加核實就發稿了。雖然這些小報的權威性與知名度都不是很大,但也給公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當公司進行調查的時候,發現是陳楚生搗的鬼,立即便開除了他。
陳楚生本來還滿不在乎地另外去找工作,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在圈內傳開了,沒有一家公司願意聘用他。最後,陳楚生隻得無奈地在一家很小的廣告公司當了一名設計員。
一個隨意貶損公司或老總的員工肯定是一個既不聰明、也沒有多少才能的人。這樣做盡管直接傷害的是公司,實際上卻是在傷害自己。
所以,永遠不要在外人麵前批評自己公司,但可以在領導們麵前提出對公司恰當的批評,同時把具體的解決方法提供給他們。如果有人詆毀你的公司,你應該挺身而出反駁他。
要知道,公司的榮譽與個人的榮譽是息息相關的,也就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不要浪費時間抱怨
在日常的工作中總聽到這樣的抱怨——
“我雖然沒有功勞,但是我也有苦勞。”
“我沒有什麼驚人之舉,但我也是流血流汗的呀。”
“我每天都辛勤工作,為什麼對我的評估還這麼低?”
在一個企業或是公司裏,我們最常見到的就是在出現問題後,大家不是主動地去積極想方設法處理問題,而是異常統一、步調一致地互相推卸責任,極少有人會站出來承認自己工作的不足,反而都強調自己肯定是把屬於自己那個環節做好了,至於前後銜接人員所出的問題,和我一點關係也沒有。
許多公司都深受抱怨和發牢騷者的困擾,我曾問過身邊的一些老總們,在他們的團隊中最不喜歡聽到的是什麼,他們爽快地回答是“抱怨”。我再問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他們同樣爽快地回答:“最需要的是,多動腦子少動嘴,不要浪費時間抱怨,要主動承擔責任並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員工。”
來看這樣一個例子:趙中凱是上海一家大公司的年輕主管,因為一次工作失誤被調離到企業的後勤部門管理倉庫。年紀輕輕卻要坐“冷板凳”,趙中凱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但是他沒有因此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他決心利用業餘時間來學習和研究。
趙中凱選擇了危機管理方向,對RM的具體方法作了全麵深入的研究。趙中凱認為體係化的RM可以推進公司的進步,使公司更具有朝氣。10個月之後,他向老板遞交了一份凝聚他不少心血的研究成果,建議將RM引進公司的體係中。
這份分析報告引起了公司上層的高度重視。公司很快成立了一個RM策劃小組,由他全麵負責(自然趙中凱也從倉庫回到了明亮寬敞的辦公室),為了更徹底地了解RM,公司派趙中凱親自前往RM的發源地美國收集有關RM的資料,而且每年給他一周的時間參與美國與加拿大的危機管理集團聯合舉辦的年度大會。趙中凱逐漸拓寬了自己的眼界,獲得了寶貴的資曆,成為公司裏炙手可熱的人物。如今他已是公司的副總裁,年薪上百萬元了。
叫苦不如較勁,與其滿腹牢騷,不如動動腦子,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方式,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找一些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員工,才會引起公司老板的重視,才會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
有些公司的員工總是對工作挑三揀四,就如同有些人吃飯愛“挑食”一樣。比如說什麼我是內向性格,不適合在熱鬧喧嘩的場所交際應酬,也不適合做銷售工作,於是堅持要做調研、後勤之類的工作。或者說一個堂堂碩士,怎麼能混跡於一般的辦公室職員當中呢?怎麼也得給我一部門經理當當……
一個著名中醫學院的畢業生被招聘到一家中醫院工作。由於醫院主要缺乏的是一線的大夫、藥劑師等人才,所以醫院決定讓他到門診部實習,而他認為這簡直是人才浪費,他想即使做不了理論權威,至少還可以做做領導什麼的,可惜不用說能力、關係等要素,僅僅資曆一項,就讓他的理想遙遙無期。他非常後悔當初選了這樣一個專業,極不情願地去了。幹了幾天就索然無味,那些古怪的老頭、古怪的中藥味道、形形色色的病人和怪病都讓他非常不舒服,整天怨天尤人,抱怨不休,笨手笨腳,幾個月過去了也開不了一張像樣的藥方,“望、聞、問、切”一樣也不會,連病人的脈搏也找不準,完全是幫了倒忙。他甚至當著病人的麵把中醫說成是巫術,把大夫氣得發抖。這樣互不欣賞的結果隻能夠是一個結果: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