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逆向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
傳統上,退貨過程十分簡單,客戶將不想要的商品或損壞的商品裝入原來的包裝盒,然後送還給生產商或銷售商,錢入賬戶,新的產品被送出,舊的商品則被丟棄或修理。如今,一方麵隨著供應鏈的複雜化,產品從生產到消費者手中,可能要經過生產廠家、多層供應商、第三方倉庫等,修理服務點也可能遠離銷售地,導致退貨過程更加複雜;另一方麵對退回產品的處理也賦予了更多的內涵,被看做是客戶服務的重要內容。因此,企業的逆向物流功能不是單純提供回收品運輸和倉儲服務,而是包括退貨物流、資產恢複、資金管理、客戶管理在內的全過程的一體化服務。為實現這一職能的轉變,逆向物流企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客戶提供逆向物流一體化的係統解決方案,促進了逆向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
EPC、RFID技術已應用到商品編碼中,為每個產品賦予了一個獨特的身份證,這為產品的追溯和跟蹤提供了可能,也為產品的再利用提供了決策依據。但是,一般的ERP係統(企業資源規劃)無法處理這類信息。將ERP與新的編碼技術和RFID技術結合,是逆向物流管理信息係統的發展趨勢。
逆向物流的概念最早產生於美國。美國逆向物流的發展特點也代表了逆向物流的最新發展方向。從人類社會的發展來看,廢舊產品的回收再利用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逆向物流也正是為了對廢舊產品的回收再利用過程進行管理而產生的;從企業經營發展的角度來看,對產品退貨過程進行管理和控製也同樣蘊涵著巨大的市場機會,因此,逆向物流也成為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種變化,推動著逆向物流管理向更多的產品領域滲透,並朝著信息化、共同化的方向發展。
9.5中國逆向物流發展狀況
1.存在的不足
我國雖然很早就有廢品回收站、生資公司等,但功能大都停留在第三方資源回收的層次,沒有完全挖掘出回收物品中潛在的價值,也沒有考慮廢舊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對逆向物流的管理還存在以下幾方麵的不足。
(1)逆向物流地位不高
逆向物流戰略已成為國外許多企業管理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許多企業雖然設立了專門的回收部門或者逆向物流係統,但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許多企業一直將逆向物流活動排除在企業經營戰略之外,沒有現代逆向物流理念,漠視信息化建設,基本處於“陪襯”或“附屬”的地位。相當多的企業視逆向物流為負擔,將其支出作為企業的額外成本,開展逆向物流都是迫於法律法規或消費者的責難,沒有充分認識到逆向物流的作用,進而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
(2)對逆向物流流量認識不足
一般認為,逆向物流的流量越小越好。企業可以通過嚴把生產質量關,減少運輸、包裝、裝卸、配送等環節的失誤和損耗,利用信息技術最短路徑解決問題等方式達到這一目的。從節約成本和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的確如此。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考慮是不是逆向物流量越小就越好呢?以顧客退貨為原因的逆向物流從某種角度來看,是企業的一筆財富,也是企業增加顧客忠誠度和技術創新的來源之一。因為產品的退回可使企業及時發現產品或服務中的失誤,從而加以改進和進行技術創新;退貨也許還代表著消費者新的需求,有利於企業開創新的商機。按照競爭論的觀點,越是激烈的競爭,越是挑剔精明的顧客,越有利於企業的創新和發展。研究表明由於溝通渠道的不.和心理障礙,通常狀況下70%~95%的不滿意顧客不會向企業投訴和反映。在這種情況下,完全沒有逆向物流是企業的潛在損失,相反我們應該鼓勵、培訓顧客的逆向物流需求,當然這是建立在企業對產品的質量不斷改進的基礎上的。合適的逆向物流需求量是多重變量作用的結果,並不是越少越好。
(3)較少關注理想電子商務模式下的逆向物流的處理
所謂理想電子商務模式,是指電子商務的資金流、信息流、實物流都在網上完成的一種模式。如某些軟件、MP3產品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在網上實現選擇、評價、購買等相關交易全過程,這些商品的交易不需要現實生活中的物流,同理逆向物流也可以通過因特網來完成。目前我們過多地關注於傳統渠道下的有形產品的逆向物流,而對這種類型的逆向物流關注較少,而恰恰是這種信息化程度要求高的業務是提升企業業務處理能力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