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極小、極巧合的誤會不能互相表達。結果就是繞了一圈,誤會解除——這是喜劇大團圓結尾,或者誤會沒有解除、反而導致了一個更深更遠的誤會——這就是悲劇結尾。”我歪頭看了他一眼,“都是這個套路,是不是呢?”
“可是,韋,也沒有別的方式了。”楊笑了笑,“人和人相愛的過程,不都是這樣嗎?”
“不,有很多種。就像你說的性格是靈魂的衣裳,人與人之間最歇斯底裏的碰撞應該是由靈魂間的不同引發的,一切情節故意迫使的偶然性矛盾,都是屬於‘模式’的東西。”
“難道你覺得愛一個人也是由性格決定的?”楊問我。
“我相信。”我很堅持,“或者說,至少不是因為對方是俊男靚女就一眼看上了。這種東西,我不信。”
“可是,韋,我相信一見鍾情。”楊對我說,“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本來就是一種衝動。”
“可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是有因果的。莎士比亞在前一場就交代了羅密歐對另一個女子的愛,那就是他的性格。他是衝動的,並且易於戀愛的那一類人。所以當他在舞會上遇見朱麗葉,他愛上了朱麗葉。”我繼續說,“但你知不知道為什麼朱麗葉會被羅密歐吸引?為什麼從萬萬千千參加舞會的人當中看上羅密歐?楊,愛情不是巧合,莎士比亞筆下的愛情也不是巧合。”
“為什麼朱麗葉會愛上羅密歐?”
“因為羅密歐吻了她。”我回憶起劇本中的那一幕,“而且是兩次。這個花心少爺靠近這位美貌的小姐,他想讓她對他動情,但朱麗葉起先是很抵觸羅密歐的,她讓羅密歐走開,但羅密歐花言巧語一心求吻,甚至將朱麗葉比做神明,用吻比做接受神明的恩賜。羅密歐第一次吻了朱麗葉,羅密歐說‘我的罪孽已被洗滌’,但朱麗葉有些生氣,她說‘但你的罪卻沾染上我的唇’,然後羅密歐俯身吻了朱麗葉第二次,對她說‘那請允許我領回我的罪孽’。”我繼續說,“第一吻是輕浮,是碰撞,是羅密歐的小伎倆與試探,那第二吻就足以將朱麗葉塵封內心的冰麵壓碎,露出內心溫柔與激情的一記補充。楊,你看,這些愛情不是毫無邏輯的衝撞,而是一步一步細細廝磨的後果。”
“你是說,羅密歐如果算是對朱麗葉一見鍾情,但朱麗葉不是,她是被兩個吻逐步俘虜的嗎?”
我點了點頭。
“好。”然後楊靠過來,在我毫無防備之際非常輕柔地吻了我,“韋,這是第一次,其實我原本想告訴你,我愛你如同羅密歐初逢朱麗葉,他一眼就看見了她,他一眼就能確定自己愛上了她。但她沒有辦法平白無故愛上他,所以他隻好給她兩個吻,第一吻,讓她注意他,然後——”
他捉住我的手,不由分說地再次貼近我。
我終於記住他嘴唇的味道,是近似果凍般香甜的味道。
“——第二吻,是為了讓她從萬千記憶中,唯獨對他,永遠不能遺忘。”
是呀。
永遠不能遺忘。
不能忘記我怔怔的麵孔和他張揚的、故意的笑。他看著我,我看著他。我揚手想打他,他卻舉起我的枕頭抵擋。可一切至此又能如何,再沒有下一步了。我已經破敗了,我破敗於那兩個吻真的擊碎了我內心的冰麵,摧毀了我苦心建立起的防備和邏輯。他隻是愛我,沒有邏輯的愛我。可愛究竟有沒有邏輯?倘若沒有邏輯,那我便需要承認他的愛是合理的。倘若愛有邏輯,那我便需要承認他的兩個吻帶給我的永不能遺忘。
我總是這樣輸給這世上的大多數人。
我輸給不喜歡我小說的讀者。輸給愛我的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