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一路行去 風景逶迤:我的人類學之路(3)(1 / 3)

另外,資源問題是維漢民族關係中一個複雜和敏感的問題,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人口方麵,由於移民的大量遷入導致區域內經濟資源的重新分配,也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現代意義上的維吾爾族基本上是在15、16世紀形成的,是新疆的主體民族。2000年,維吾爾族人口居新疆首位,占總人口的46.00%。漢族很早即定居新疆,1949年占新疆總人口的6.72%;建國後大批漢族遷入新疆工作,至2000年增加24.14倍,占全疆總人口的39.21%。移民的大量遷入導致人均占有的資源量下降,對當地少數民族形成一定心理壓力;同時,民族人口的分布格局--維吾爾族聚居南疆,漢族人口主要居住在北疆,超過1/3的漢族生活在相對隔離的兵團--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族融合的進程。

經濟、政治資源的分配與共享方麵出現矛盾。經濟資源方麵,鄉村中,不同民族間的收入差距日愈突出,城市不同民族居民由於孩子數目多寡、生活方式不同等因素生活水平也有差距,一些維吾爾族居民將收入差距與漢族居民的遷入相聯係。另外,石油開采中國家與地方的利益分成問題、石油開發對當地經濟的帶動問題也是當地少數民族最關注的重點,資源問題幾乎是每次暴動的煽動口號。政治資源方麵,少數民族幹部的數量低於人口比例,少數民族幹部多擔任副職並多任職於民族、宗教、統戰部門等問題,引起較多的議論和意見。

在旗幟鮮明地反分裂、反極端民族主義的恐怖破壞活動的同時,值得中央及新疆地方的決策者注意的是,當前的政策應當是化解矛盾、促進各民族整合。一方麵要進行政策調適,使包括文化政策在內的一係列政策具有更大的彈性和靈活性,減少因循的、過於剛性的、泛意識形態化的政策導致的矛盾與衝突;另一方麵要加快發展經濟,提高新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強各民族間的交流合作,促進文化整合和國家民族認同。

調查研究表明,中央政府的政策對西藏、新疆這兩大民族自治區的經濟發展、民族關係、社會運行影響至深,而且其特殊性是中國的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為國家計、民族計,決策者對民族政策的製定及執行應當慎之又慎。

徐:你的研究花了不少功夫,得出的結論也很有現實意義。希望能引起相關決策部門的重視,並做出相應的政策調適。

聽說你前年考了北大的博士,是什麼因素促使你在已評了教授、正是出成果的時候又跑去讀書?

靳:這是近年常被關心我的朋友們問及的一件事。我研究生畢業後,逢年過節都去看楊堃先生。每次去,問過我的近況後他必要叨叨兩件事:要入黨,一定要入,中國共產黨是現在惟一能領導中國的黨,且在中央黨校工作,哪有不入的道理;另一件事,要讀博士,上碩士時學得很好,應該再進一步,不讀可惜了。說了不知多少次,真真是耳熟能詳。但不肖弟子,因種種因素,有愧導師期望。2000年投考北大,動因主要是在工作中覺得民族學的學術工具稍嫌感性,期望能熟練掌握社會學的量化方法,彌補自己研究手段的欠缺。另外也由於職稱已定,心無羈絆,正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

徐:作為關心你的老朋友,我發現你又介入了艾滋病問題的研究。

靳:是的,謝謝徐老師的關心。目前我隻是用人類學的方法在參與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研究還待進一步深入。

介入艾滋病防治的緣起,是2001年初由中英性病艾滋病項目辦程峰博士和清華大學社會學係景軍教授等籌辦的《社會科學與艾滋病防治》會議。“艾滋病”這個詞給我留下較深印象是1993年夏天。當時我先生患肺炎人住北京醫院,我去探病時兩人散步至東單公園,一些學生模樣的人派發宣傳單給我們,一看,是預防艾滋病的。粗粗瀏覽,隻覺得艾滋病與同性戀、多性伴、吸毒聯在一起。什麼亂七八糟,與自己毫不相幹,當坐墊吧。後來看到王小波寫的東西,恍然大悟:東單公園是一個“同誌”聚會場所,此種宣傳品的散發是有針對性的,是和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