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左河間,北有代,帶甲百萬,嘗抑強齊,四十餘年而秦不能得所欲。由是觀之,趙於天下不輕。”
《戰國策》此言雖未免有些誇大,但在當時山東六國中,趙確實是秦東進所遇到的最強勁的對手。
周赧王四十五年,秦派重兵奇襲邯鄲西方門戶閼與。趙惠文王派趙奢率兵前去援救。
老將趙奢采用欺敵之計,僞裝畏懼秦軍,出邯鄲30裏安營,但令士卒增築營壘,準備固守,不準談論進兵,麻痹秦軍。
當得知秦軍果然中計,麻痹輕敵時,趙奢命令全軍以兩天一夜的功夫急行軍趕到閼與前線,築成軍壘。
秦軍見趙軍突至,倉猝出戰。趙奢命趙軍厚結陣勢,並派一萬人搶先攻占北山,居高臨下,大敗秦軍,解除了閼與之圍。
次年,秦派中更胡傷再攻閼與,仍未攻克,無功而還。
閼與之敗是秦東進以來首次遭到的大敗,秦軍鋒芒受到挫折。
秦昭襄王見兩次未能攻下閼與,就采納範雎“遠交近攻”的建議,改變了直攻趙國的戰略,轉而先略定韓、魏,做爲攻趙的準備。
周赧王四十七年,秦派五大夫綰伐魏,奪取了魏的懷邑(今河南武陵縣),略定了南陽地區。接著於周赧王五十年攻取韓的少曲、高平。
次年,秦將白起攻取了韓的陘城(今山西曲沃東北)。又次年,攻取了韓的南陽(今太行山以南地區)。
到周赧王五十三年,白起再奪韓的野王(今河南沁陽縣),把韓的上黨與本土的聯係切斷了。
韓上黨守馮亭率上黨投降趙國。趙派大將廉頗去防守。
廉頗未至,秦軍已攻克上黨。廉頗便依據險阻扼守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秦將王齕攻擊長平。秦、趙兩國的長平之戰拉開了序幕。
廉頗是員老將,戰鬥經驗豐富,他率軍扼守險要。
王齕軍猛攻趙軍前壘,趙軍損失一裨將與四尉,但主力軍仍堅壁固守。
盡管秦軍一再挑戰侵擾,並攻陷趙軍幾個前壘,殺了二尉,但趙軍主力仍堅守不出,秦軍無法進展。兩軍對峙三年,不分勝敗。
秦見廉頗堅守不出,苦無破趙之計,遂派人至趙行反間計。
揚言說:“秦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爲將,廉頗易與,且將降秦矣。”
趙孝成王也認爲廉頗堅壁不出是畏敵,又責備他損失了一些兵力,準備改用趙括取代廉頗。
藺相如進諫說:“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不可用爲將。
趙王不聽。
趙括母親見趙王欲用趙括,連忙上書反對,也說趙括不可用。
但趙王執意不從,把他派到了長平。
秦王聽到趙任用趙括爲將的消息,就暗地裏委任白起爲上將軍、王齕爲尉裨將,傳令軍中有敢泄露白起爲將的機密者,斬首。
周赧王五十五年七月,趙括來到長平前線。他改變廉頗的部署,更換將吏,率兵出擊秦軍。
秦將白起采取誘敵之計,佯裝敗走,而組成二支奇兵從後劫擊趙兵。
趙括見秦軍退卻以爲敗走,遂乘勝進擊秦軍壁壘,而秦壘堅固,趙軍無法攻入。
秦國奇兵25000人趁勢切斷了趙軍後路,又一支奇兵5000騎把趙軍截爲兩部,阻絕了趙軍糧道。白起派輕兵襲擊趙軍,趙軍接戰不利,前進不得,後退不能,隻好築壘堅守,等待救援。
秦昭襄王得到趙軍被圍的報告,親自來到河內,下令賜民爵各一級,征發15歲以上的男子全部到長平,參加堵截趙救兵和糧食的戰鬥。
到九月,趙軍被圍困已經46天,疲乏饑餓,甚至出現了內部互相殺食的慘劇,就分兵爲四隊,輪番向秦兵衝擊,仍然無法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