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4年,齊宣王乘燕國內亂,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及“北地之衆”攻進燕國,僅50天就攻下燕國的都城,燕王噲被殺,子之被俘後,被剁爲肉醬。

燕國在七國中力量本就較弱,經此打擊,勢力更爲削弱。

齊軍入燕後,殘暴對待燕國人民,引起燕國人民反抗。二年後,齊軍被迫撤退。

中山國也乘機攻擊燕國,在中人(今河北唐縣西南)打敗燕軍,殺死燕將。

中山王■命司馬■率三軍攻進燕國,“辟啓封疆方數百裏,列城數十”①。¤¤

趙武靈王聽說燕國大亂,從韓國召來燕公子職,立爲燕昭王,派樂池送回燕國。

2、燕昭王破齊

周赧王三年,燕昭王即位。

昭王發誓向齊國報仇雪恨,卑身厚幣以招攬賢才。郭隗雖才能平庸,但他師事郭隗,爲其築宮室而居。

一時,天下賢士爭相赴燕。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蘇秦自東周來歸。

燕昭王尊重賢才,一一委以重任。

命樂毅爲亞卿,派蘇秦爲使者,奔走於齊、趙、魏國之間。

昭王與蘇秦密計複興燕國的外交方略:聯趙抗齊。

蘇秦銜命在齊、趙間遊說,主要目的在於破壞齊、趙關係,防止齊國攻燕。

蘇秦又勸說齊攻宋國,讓齊國四麵樹敵,以造成“弱燕敵強齊”的局勢,爲著洗雪國恥,昭王僞裝屈從齊國,當齊攻宋時,燕派將軍張■帶兵二萬,接受齊軍指揮。張■被齊湣王殺死,燕昭王連忙向齊國謝罪。

周赧王二十九年,齊攻滅宋國,拓地至淮北。而這就危害了韓、魏、趙和秦國的利益。

於是,以秦爲首的趙、魏、韓四國形成了對付齊國的聯盟。這正是燕國多年以來所追求的戰略目標。

燕昭王繼位後,即“吊死問生,與百姓同甘共苦”(《燕策一》)。

經過28年的努力,燕國“殷富,士卒樂佚輕戰”。國內條件已經成熟。

現在,四國倡議伐齊,燕國正求之不得。所以在趙的拉攏下,燕國參加了五國聯軍,並成爲聯軍的主力。

周赧王三十一年,燕昭王征發全國軍隊,命樂毅爲上將軍,出兵伐齊。秦派尉斯離率兵和韓、趙、魏三師會合。

趙王以相國印授樂毅,樂毅即統率五國聯軍攻齊。

齊國任命觸子爲將軍,統率所征發的全國士卒迎戰。兩軍戰於濟西,齊軍統帥觸子臨陣逃亡,齊軍大敗。齊將達子統率餘部繼續作戰,在秦周(今山東臨淄雍門以西)之戰中,齊軍大敗,達子戰死。

於是,樂毅遣回秦、韓二國軍隊,分魏軍進攻齊占宋國舊地,分趙軍攻取河間,親率燕軍長驅直入,攻克齊國都城臨淄。

齊湣王逃經衛、鄒、魯,而後到莒(今山東莒縣)。

楚國派淖齒率兵救齊,湣王遂任淖齒爲齊相。但淖齒殺了湣王,而自己又被齊將王孫賈所殺。

燕軍獲得大勝,燕昭王親到濟上勞軍,封樂毅於昌國(今山東淄川縣東),號昌國君。

樂毅乘勝進兵,要求部下“修整燕軍,禁止侵掠”,並將燕兵分爲五路:左軍略膠東、東萊;前軍循泰山以東至海,略琅邪;右軍循河、濟,屯阿、鄄連魏師;後軍旁北海,以撫千乘(今山東高青縣東北);中軍據臨淄而鎮齊都。

經過6個月戰鬥,攻下齊城70餘座,皆劃爲燕國郡縣。齊城所未攻下者,僅即墨和莒二城而已。

周赧王三十三年,樂毅合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