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看透親人,營造幸福的天堂(3 / 3)

孫太太笑了,她暗自慶幸幾分鍾前自己壓住了火氣,沒大發雷霆。

學會忍讓,就懂得了怎樣抓住幸福。忍讓,是家庭和諧幸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比如,在家裏誰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你不妨想,他可能為別的事心裏不痛快,或許他對什麼事誤會了,或許他天生的直筒子脾氣,沾火就爆,過後他會想到自己的不對的,或許是因為他年紀小、想事情不周全,等等。這樣就理解了,寬恕了,容忍了,也就不會放到心裏去。這才是真正的忍,忍了之後,自己的心裏也是坦然的、空闊的、清爽的、平靜的。

試想,如果家庭成員之間因磕磕碰碰、丁丁點點的小事,不知忍讓,不去克製,便針紮火暴地發脾氣,耍野性,這個家庭就不會有什麼和諧幸福可言。每個家庭當中,夫妻吵架,都是因為一些提不起來的事引起的。你細細想一下,都應該像孫太太這樣忍耐幾分鍾,那麼事情就會很輕鬆地解決掉。學會忍讓,讓我們在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幸福地生活。

一語道破:

處理好家庭人際關係,用心去愛,擔起責任,在共同的生活空間中,用愛和尊重,用關心和信任,用諒解和寬容,用支持和幫助去化解彼此間的隔閡,那麼每個家庭都會幸福,都將和諧。

8、多分尊重,多分信任

夫妻之間要多分尊重。也許你的愛人,和你結婚後仍然保持和朋友周末聚會的習慣,因此常常晚回家,而你認為你的愛人忽略了你而大為不快。或許你的愛人一向以自己的價值觀選擇生活而你不認同,於是你打著“愛”的旗幟,要求你的愛人按照你的方式處理問題,時間一長便產生了無休無止的爭執與不滿。所以經過了短暫的愛的陶醉之後,男人和女人就難免困惑:為什麼有了親密的關係,我們之間的愛反而不存在了?

其實,並不是愛不存在了,而是95%以上的人找不到從“呆在一起”水平的“愛”過渡到真正的愛之間缺的那一小節梯子,而尊重正是從熱戀走向真正愛情的那節必要的梯子。尊重並不是為了故意在兩人之間產生距離,而是為了讓愛能得到升王芳,不因距離的消失而使雙方喪失相互吸引的磁力之源泉。在愛之中保持尊重,需要有成熟的把握尊重能使人寬容,但並不就是完全的獨立。愛要適當地犧牲自我,適當放棄自己的獨立王國。

有愛與尊重的和諧才是最美的!夫妻之間能不能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感情上是否深厚,這是真正的愛情基礎。當然,夫妻情愛之花要靠雙方(尤其是丈夫)的細心栽培與澆灌,才能常開不謝。

夫妻是兩性的特點結合體。人的思想難免有主觀之處,但唯獨對自己愛人的品性,完全弄錯的情況是並不多見的。因此,夫妻關係是否良好,植根於相互深刻理解而產生的深厚情愛,這才是一個關鍵問題。

在日常交談中,不以主宰的麵目出現,不講究你高我低、你少我多,而總是采取尊重的原則、理解的態度、商量的口吻,時時處處,片言隻語,顯示出一種溫馨和諧的氣氛。懂得愛情價值的夫妻,是非常明白這種道理的。

然而,在那兒頤指氣使、發號施令,並不是愛。在愛情生活中必須自主,如果沒有心智、情感上的自由,沒有互相尊重的氛圍,愛情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馮進才英俊瀟灑,陳芳俘虜了他的心後,越來越任性和霸道,以各種各樣的方法來限製丈夫馮進才的社交自由。

馮進才是一家國企的團委書記,由於工作需要,經常要組織各種宣傳及演出活動。自然地,馮進才身邊除了一群女辦公室文員外,還有許多靚麗的歌手和舞蹈演員,並且還要經常與她們來往。陳芳總在馮進才的耳邊喋喋不休,這個女孩沒有氣質,那個女孩小家子氣,那個又太輕佻妖豔,等等。她說這些,無非想讓馮進才一心一意愛自己,別心猿意馬。

馮進才當然明白陳芳的言外之意,但他不能除了陳芳一人以外,不跟任何其他的女性接觸。如果那樣,自己的工作就沒法開展了。馮進才仍舊禮貌而熱情地與她們來往。有一天,馮進才正與同伴商量一個活動方案,不料,陳芳推門進來,見馮進才被一群美女圍住,頓時怒火中燒,當場摜門而去。此情形讓馮進才十分尷尬,憤憤難平。

他們的戀情就此走到了終點。陳芳過分的占有欲,讓她失去了自己的愛人。

雙方彼此尊重,相互信任,保持自己的個性,愛情就可以長期維持,並愈來愈幸福。

女性感情細膩,多情而又專一,希望得到丈夫的信任、尊重與理解。當妻子過生日時,做丈夫的如果送上一件小小的禮物相賀,做妻子的定會十分珍視它。

其實,禮物本身可能並不值錢,但它會像天使一樣,把丈夫對妻子的體貼、關懷化作誠摯的情愛而傳遞給妻子,烙在妻子的心中,使她從心底感謝丈夫的理解和尊重。這種夫妻之情是純真的、共享的,也是金錢無法換取的。

夫妻相偎相依,但無論愛有多麼強烈,多麼如醉如癡,尊重對方並留下自由,都是必要的。理解、尊重與愛情,彼此滲透,互相充實。

一語道破:

夫妻間經常交談,溝通思想,可以增加彼此的透明度和信任,從而達到“常相知,不相疑”的境界。俄國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愛情不能審查,隻能信任。”要達到相互理解信任,惟一的辦法隻有溝通。經常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與社交活動情況,和配偶進行交流和溝通,是取得信任的關鍵。

9、該說假話就說假話

有一對老夫妻,結婚四十多年了,感情一直很好。丈夫老向外人誇獎妻子的蛋糕烤得好。有一天,一位鄰居的主婦向老太太請教烤蛋糕的秘訣。老太太告訴了她一家蛋糕店的名字,說:“其實我的蛋糕都是從這家店裏買的,隻是我的先生並不知道。夫妻之間有時也需保留一些小秘密。”從此,這位鄰居主婦的丈夫也逢人就誇妻子烤蛋糕的手藝,兩人的感情自然也比以前更融洽了。

那麼,什麼話該告訴你所愛的人、什麼話不該告訴他(她),什麼時候才能告訴呢?對此有下列建議,你可以從中檢驗自己愛情和誠實的睿智。

不要指出配偶的一些無法補救的缺點。例如一位妻子的腿短些,她問丈夫:“你是否希望我是個身高腿長的姑娘?”她說得不錯。可她的丈夫如果照實回答肯定會傷她的心,因為身材矮小是天生的,無法補救。因而丈夫可以將事實修飾一番來滿足妻子的願望。他可以這樣說:“如果我想找個高個的,我早就和那樣的女人結婚了。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娶了你,我就愛你這樣。”這樣回答肯定會讓妻子滿意,因為丈夫強調了他更愛妻子具有的、比長腿更有意義的特質。

但是,對於一些可以改正的壞習慣或壞毛病,你應該告訴愛人,但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時機和方式。不要當眾指責他(她),這會有傷他的自尊心,從而引起愛人的不滿;不要在親密的時候說,這樣會破壞氣氛,容易傷害感情;也不要在對方心情不好的時候說,這等於是火上澆油,隻會使愛人心情更不好;不要在兩個人激烈爭吵的時候說,因為爭吵時人最容易衝動,這時候指出對方的毛病,隻會越吵越厲害。告訴對方缺點時,態度要誠懇,不要讓對方以為你在挑愛人的刺兒,或者你看不起愛人;要讓對方覺得你是在關心愛人、是把愛人當作一個親密的人才說這些,而且要幫助愛人改正。

不要把已經過去的戀情告訴你的配偶。女人比較喜歡問“我是不是你最愛的人”這類的問題。如果一位妻子問丈夫這個問題,而丈夫在她之前曾有一位戀人,他很愛她,但她由於車禍去世了,丈夫該不該告訴妻子這個事實呢?專家們認為,丈夫不應完全直說。因為這段感情已經過?,他妻子也不能改變這一現實,他說出心裏話隻會傷她的心。如果他不想撒謊,他可以說:“我現在最愛的人當然是你,你都已是我的妻子了。”他並沒有撒謊,他過去的戀人已經去世了,在現在的人中他最愛的的確是這位妻子。

還有一些話,它藏在你內心的深處,它使你感到內疚和壓抑,你想把它告訴配偶。如果把這些話說出來,可以減輕你內心的負擔,同時也不會給你的配偶造成心理壓力,那麼你不妨說出來;如果說出來,雖然能減輕你心裏的痛苦,但也會給你的配偶帶來負擔,那你就權衡一下,看是不是值得這麼做,是否會傷害夫妻感情。可是如果這些話你說出來了,既不能減輕你自己的負擔,又會給配偶帶來壓力,那麼你最好保持緘默。例如,丈夫在外邊曾有過一段秘密戀情,現已結束,但他仍然深感內疚,他想把一切告訴妻子以求得其寬恕。可有的專家認為,丈夫最好獨自承受這份精神負擔,或是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把負擔分給妻子是不明智的,同時也是不公平的。

保密造成的隔閡令人痛心,但如果說明某事僅僅是為了減去自己的負擔,而不管對配偶的影響,那麼緘默可能是更負責任的表現。生活告訴我們,對那些“載入史冊”的隱私,隻要悔過自新,就沒有必要“曝光”。

可見,問題不在於是否誠實,而在於誠實的時間和方式,以及怎樣做才最能表達你對配偶的愛。

其實,夫妻之間存在點隱私,各自在心靈的某一處保留一片綠洲,使夫妻關係保留一點神秘感,更能增加彼此的吸引力,使婚姻更幸福、更美滿。

通常,人們認為女性更容易保留隱私。在夫妻關係中,妻子固然會有不少隱私,不願向丈夫透露;而丈夫也有自己的秘密,是屬於女性莫問的範圍。

丈夫通常對妻子隱瞞的秘密。這些秘密,往往是那些足以損害他們大丈夫形象的事情。以下就是丈夫們認為有損他們男子漢形象,不能向妻子承認的“真話”。

關於對事業和工作所產生的焦慮。絕大多數男性,都以事業和工作上的成就作為個人形象評價的標準。因此,在妻子麵前他們隻誇耀自己事業上的成就。但是,私下裏,他們對自己的本領並不如表麵上所炫耀的那麼信心十足。他們經常懷著一種恐懼感,深怕自己的表現不如他人,但是這種恐懼感,他們絕不會向妻子透露,以免損害自己的男子漢形象。

其實,這種隱瞞是沒有必要的。據調查,大多數已婚婦女承認,她們希望丈夫能告訴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麻煩、事業上的不順心甚至失敗,她們願意分擔丈夫對事業的擔憂和恐懼。

她們並不認為這有損他們的男子漢形象;相反,對於他們敢於承認失敗,妻子們認為這是一種有勇氣的表現。同時,她們認為能為丈夫分擔憂愁是兩人親密關係的一種表現,更能促進婚姻美滿。

在語言表達能力和對事物反應方麵。一般來說,男人靈敏迅速的程度較女人略遜一籌。在這方麵,丈夫們經常受到威脅,但他們卻不願妻子知道自己的短處。他們護短的手法是沉默寡言。除非他們對於某些事物有足夠的認識,否則就不會隨便開口,言必有衷是他們的藏拙武器。

經常聽到有的妻子說:“我家那位雖然話不多,可很有見地,一句能頂十句。”如果她知道了丈夫“話不多”的真正原因以及在說出“能頂十句”的一句前要經過多麼痛苦的思索,她恐怕不會再用“很有見地”來評價了。

所以,“沉默是金”和“好男不與女鬥”這些話,肯定是男人們想出來的。

對情緒方麵依賴性的隱瞞。有的男人盡管外表一副鐵漢本色,其實情感相當脆弱,在情緒方麵依賴性極強。不過,丈夫大多數不願意讓妻子知道這種弱點,因此,他們在情感和情緒方麵都故意表現出冷漠,不輕易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以免暴露弱點。對這一點,妻子們有不同的評價。

有的妻子認為,男人就應該像男人,“男兒有淚不輕彈”,這才是英雄本色。更何況,妻子們把丈夫看作是自己終生的依靠,當然希望丈夫是個堅強的漢子,為自己遮風擋雨,提供避風的港灣。

有的妻子卻不這麼想。她們認為丈夫向妻子表達他們的情緒和感受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這不會使她們覺得丈夫軟弱,不會損害丈夫的形象。丈夫在妻子麵前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喜怒哀樂,會讓妻子覺得丈夫是有血有肉的真男兒,會讓妻子了解到“男人更需要關懷”。台灣一位著名女作家在談到她丈夫時說:“愛他,隻是因為透過一切外表掩蓋的東西,看出他不過是一個孩子,一個需要有人疼的孩子。”可見,有時丈夫在妻子麵前流露出自己的情感,讓妻子知道自己也需要關懷,並不會讓妻子看不起,反而會使妻子更愛他、更疼他。

隱瞞非分之想。有的男人會對妻子以外的女人加以特殊關注。當然,這種非分之想隻能暗藏心底,絕不會坦然表露,更不想讓妻子知道。

可惜丈夫竭力想隱瞞的東西,妻子早就知道了,所以她們時時盯牢丈夫,以免他拈花惹草,同時心裏也在暗暗歎息:為什麼男人總是這麼花心呢?英國唯美派詩人王爾德在他的《理想丈夫》一書中,透過一個女人的口說道:“男人一旦愛上了一個女人,肯為她作出他可能做到的任何事,除了一樣,就是不肯愛她到永恒。”

其實,男人不僅在對妻子的感情上不能集中全副精神,他們無論做什麼事都不容易全神貫注。譬如,邊吃飯邊看報,對他們來說絕非難事。同時兼顧幾件事,這是他們的專長,吃飯、看報同時進行,還算小意思,有些男人就有邊看電視足球賽的轉播,邊剪腳趾甲,又邊聽收音機播放的相聲節目,還偶爾會心一笑。真是天大的本事!

由此可知,注意妻子以外的女人,說穿了,是他們“同時進行數件事”的癖性使然。所以妻子也無需要太介意,隻要沒有越軌行為出現就可以原諒。

隱瞞對性能力的擔憂。當男性對自己的性能力是否令劉方感到滿足而忐忑不安時,他們絕不會告訴妻子,因為他們認為承認自己在性方麵的無能,是最丟麵子的事,是最沒男子漢氣概的表現。因此,作為妻子也不要在這方麵去刨根問底,更不要在這方麵諷刺、挖苦丈夫。

正如一位外國心理學家指出:忠誠於一個人,就要求做到謹慎、得體、保護、慈善、克製和敏感,這種要求比隻是“告知真相”的簡單原則不知要複雜多少。但另一方麵,謊話和秘密容易加大夫妻間的距離,使夫妻之間產生隔閡。因此,在處理夫妻關係問題上,最重要的一點是把握好“度”,夫妻間應做到既有適當的“透明度”,又有適當“隱秘區”,這樣才能使夫妻關係保留一點神秘感,增加雙方的吸引力。

一語道破:

許多婚姻方麵的專家卻認為,如果你真正愛對方的話,有時對一些特定的想法和感受反倒要秘而不宣,甚至要撒一點謊。

10、大度一點,不要斤斤計較

在我們的婚姻生活中,有很多夫妻就是因為一點點小事就爭吵不休,有的甚至因為小事走到了婚姻的盡頭。細細想來,當然是以小失大,真是得不償失。我們不得不說,他們實在有點小心眼,太在意身邊那些瑣事了。

有一對夫婦,吃飯閑談。妻子興致所至,一不小心冒出一句難聽的話來。不料丈夫細細地分析了一番,心中有些不快,與妻子爭吵起來,直至掀翻了飯桌,拂袖而去。

比如,在有些人那裏,別人說的話,他們喜歡句句琢磨,對別人的過錯更是加倍抱怨;對自己的得失喜歡耿耿於懷,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易於敏感,而且總是曲解和誇張外來信息。這種人其實是在用一種狹隘、幼稚的認知方式,為自己營造著可怕的心靈監獄,這是十足的自尋煩惱。他們不僅使自己活得很累,而且也使周圍的人活得很無奈,於是他們給自己編織了一個痛苦的人生。

要知道,人生中這種過於在意和計較的毛病一旦養成,天長日久,許多小煩惱就會鑄成大煩惱。

其實,在這一點上,古代的智者們早已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認識,早在兩千多年前,雅典的政治家伯裏克利斯就向人們發出振聾發聵的警告:“注意啊,先生們,我們太多地糾纏小事了!”後來,法國作家莫魯瓦更是深刻地指出:“我們常常為一些應當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幹擾而失去理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隻有幾十個年頭,然而我們卻為糾纏無聊瑣事而白白浪費了許多寶貴時光。”這話實在發人深思。過於在意瑣事的毛病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使生活失去光彩。顯然,這是一種最愚蠢的選擇。

其實,有些事是否能引來麻煩和煩惱,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和處理它。所謂事在人為,結果就大相徑庭,這就需要我們首先學會大度,閉隻眼來麵對眼前的一切。

朱德同誌還在年輕的時候,就特別注意同親戚搞好關係。平時,他總是為親戚排憂解難,做些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事情,使親戚對他的印象特別好,彼此間相處得非常不錯。

朱德年輕時,體格強壯,在四川老家,絕對算得上很有氣力的人。每逢農忙時節,他總是很快幹完自家的農活。而這時,朱德並沒有歇著休息,他主動跑到親戚家的地裏去幫忙。

—天下來,朱德累得腰酸腿疼的。但他那時畢竟年輕,睡一覺後,又能恢複體力。第二天,他又拿起農具,繼續幫親戚收割莊稼。就這樣,他從沒喊過累,也從沒抱怨過。

有一次,朱德去幫一個表叔收割莊稼。可這個表叔卻是一個疑心很重的人,看到朱德來幫忙,就懷疑他要趁機偷自己的莊稼。所以,當朱德幹活時,就時不時地注視他,特別是朱德要走的時候,還偷偷地打開筐子,檢查是否拿走什麼東西。

這一切朱德都看在眼裏,微微笑了一笑,然後說道:“表叔,活幹完了,我走了,我媽等我回家吃飯呢!”

說完,背起筐子,揮揮手走了,表叔看到這一切,慚愧地搖了搖頭,心裏不由暗暗欽佩自己這個親戚。

不斤斤計較,這就是朱德與親戚搞好關係的最根本原因。他不計報酬地幫助別人,就是幫了別人也不聲張,好心相幫卻被疑心也不抱怨。這種親戚關係的處理方法,看似被動,卻是主動。

大度一點,就是別總拿什麼都當回事,別去鑽牛角尖,別事事“較真”;別把那些不值得一提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別過於看重名與利的得失;別為一點小事而著急上火,動輒大喊大叫,以至因小失大,後悔莫及;別那麼多疑敏感,總是曲解別人的意思;別誇大事實,製造假想敵;別把與你愛人接觸的異性都認為是“第三者”之列而暗暗仇視之;也別像林黛玉那樣見花落淚、聽曲傷心、多愁善感,總是顧影自憐。要知道,人生有時真的需要一點大度。

大度一點,也是在給自己設一道心理保護防線。不僅不去主動製造煩惱的信息來自我刺激,而且即使麵對一些真正的負麵信息、不愉快的事情,也要處之泰然,置若罔聞,不屑一顧,做到“身穩如山嶽,心靜似止水”,“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

這既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妙法,也是一種堅守目標、排除幹擾的妙策。我們的精力畢竟有限,假如處處糾纏瑣事,被小事所累,我們一生必將一事無成。

大度一點,也是一種豁達、大量與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寬廣的胸懷和氣度,是很容易告別瑣屑與平庸的。而當你實現豁達與寬容,自然會產生輕鬆幽默,從而洋溢出一種性格的魅力。

大度一點,最終體現的是一種修養,一種高貴的人格,一種人生大智慧。那些凡事都與人計較、錙銖必爭的人,自以為很聰明,其實是以小聰明做蠢事,占小便宜惹大煩惱;而不在意,乃是不爭,無為之為,大智若愚,其樂無窮!

大度一點,是超越了自我的人,也是活得瀟灑的人。因為免了瑣事的羈絆和纏繞,也就使自己獲得了解放,自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你馳騁。

當然,大度一點並不等於逃避現實,不是麻木不仁,不是消極頹廢處事的態度;不是什麼都冷若冰霜、無動於衷的“木頭人”。而是一種灑脫、豁達、飄逸的生活策略。倘能如此,自然會擁有一個幸福美妙的婚姻。

一語道破:

人際交往,氣量要大度些,切忌斤斤計較。別人給我半斤,我給人八兩;別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這樣下去,才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健康發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