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咱們彈劾皇帝吧(2 / 3)

“你又用上那套愚民之術了——燕雲收歸中原,與百姓何幹?與士兵何幹?參戰的士兵能因此獲得一個銅板的利益嗎?江山是趙家江山,收回來也是歸趙家所有,而戰士打生打死,就為了逗當今官家一樂?那你讓士兵如何戰鬥?”

“這……或許可以為了榮譽……賞錢,對了,賞錢。皇宋數百年積累都運到軍營中,隻要士兵打了勝仗,官家不嗇封賞。”

“可是這賞金絕不會因為戰鬥勇猛而發放——誰戰鬥勇猛童貫說了算,把他馬屁拍的舒服,那就是戰鬥勇猛。如果觸怒了他,哪怕你一人之力把金人殺光,那也有罪……別忘了,剿滅方臘的斬首賞金,官家把數目幾經裁減,就這樣,還沒全額發放。”

趙師俠還在糾結,張橫已經明白過來了:“不錯,秦兵、何蘭煌兵,乃至中山、太原的百姓,在自家門口作戰,那是為了保衛自己家園,所以他們拚的凶、拚得猛。但等他們到了童貫手下,打得再狠,不如馬匹拍的好,那樣的話,誰還肯犧牲?所以那些昔日悍兵,遇到敵軍紛紛搶先逃遁,不求別的,隻求‘留下命來好回家’。

童太師不是第一次這麼做,那些腦子死板的都以戰死,戰死的人如果沒給太師留下拍馬屁的記憶,什麼都得不到。一來二去,活下來的都已經明白,所以他們遇敵不戰,保命要緊。”

“不錯,為什麼而戰是主要問題。如果這江山社稷沒有老百姓說話的份,老百姓隻是納稅交糧被牧使的豬狗,那麼老百姓為何要替你拋頭顱灑熱血?……我們不解決這個問題,即使給士兵武裝再好的武器,也會像今日的常勝軍,昨日的禁軍一樣,遇敵則崩潰,不堪一擊。”

宋徽宗是畫家、書法家,趙師俠是詩人,這樣的文藝人一般都喜歡抓次重點。趙師俠沒聽出時穿話裏的意思,當然,時穿真真的意思對於古人來說過於震撼,人們根本不會往那裏想。所以趙師俠開口說:“還是童貫,終究是童貫做的孽!”

“不是童貫”,時穿堅持說:“童貫是誰的童貫?童貫任官這麼多年,難道沒有一個彈劾的人,那些彈劾童貫的人現在都在那裏?是誰把那些彈劾人免職發配的?這麼一個蠢貨坐上如今這麼高位,是誰支持的?他童貫能坐下禍害江山的事,都是誰一步步扶持童貫到了如今?”

這句話仿佛一枚炸彈,轟的艙內人張嘴結舌說不出話來。

時穿沒等大家思考過來,更進一步表示:“皇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群士大夫……,哦,有了這群穩定的中產階級支持,皇宋才取得了富甲天下、創新創造不斷的成就,但為什麼現在,河北之地但凡有一口氣的人,都在竭力憎恨這個國度?為什麼皇宋的人民在拋棄這國度,皇宋的士兵不願為之戰鬥?”

這個問題南宋士大夫總結過——是因為王安石。

南宋士大夫認為,大宋“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是的皇權遭到製衡,故此生產力及社會形態爆發出燦爛的成就,以至於達到了古代中國的文明頂點。但最後皇權卻利用走狗王安石反撲,將這種製衡體係完全破壞——王安石的變法說是圖財強國,實際上拗相公所做的是排除異己擴張皇權,讓皇權不受製約。

皇權不受製約,所以童貫、王黼、梁師成、蔡京……等人,隻因被皇帝信任就可以為所欲為,甚至不惜讓華夏民族亡國滅種。

如今大宋已經走到了危急關頭,要想力挽狂瀾,或者想要大宋延續文明,那就必須徹底根除大宋之病,否則,不過是拖延大宋的毀滅,而後再來一次“朝代輪回”而已。

南宋士大夫認識到了王安石的危害,然而生長的皇權體製下的人,不敢直接提出限製皇權的說法……那麼這就是本時空賦予穿越者時穿的使命。

當然,為了不讓子孫後代被那些擁護皇權的“王安石們”開棺戮屍,時穿不想做這個出頭鳥,他想做的是:誘導別人產生這個想法,而後躲在陰暗處煽風點火。

船艙內久久沒有回音。

時穿並不急,他慢悠悠端起茶碗,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