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絕無妥協(2 / 3)

一席話說的趙桓稍稍有點信心——最主要的是:隻要他離開汴梁,萬一時穿指揮大軍攜帶燕王乘虛而入,那麼皇位就不是他的了。

欽宗連連誇讚李綱言之有理,又問接下來的國事由誰主持——這話其實就是一種傾向:時穿接連幾封奏章振聾發聵,但因為影響到大家的利益,實在不好回答,幹脆裝沒聽見,能拖延就拖延。等到金兵退走,皇帝還是皇帝,臣子還是臣子,那時候看時穿怎麼跳騰。

欽宗的問題一出,大殿裏的氣氛更加沉悶,臣子們盡量縮起了身子,將身形隱藏於廊柱或者同僚身後,一時之間,大殿內一根針掉到地上也能聽見。

李綱決心學習時穿,繼續逼將,他出列奏道:“平時大臣們享受朝廷的厚祿,危難時候必須顯身手。今白、李兩位相公雖是書生,不懂軍事,但借他們的巨大名氣可以激勵將士,戰果必定輝煌!”

白時中、李邦彥勃然大怒,厲聲問李綱說:“你身為兵部侍郎,何不領兵作戰?”

李綱要的就是這句話,毅然決然地回答:“臣不是懦弱平庸之輩,但是人微言輕,如果能授予權力治兵,保證勝任,而且以命相報陛下。”

欽宗被逼無奈,轉問兩位宰相,還有什麼高官職務空缺?宰相答:尚書右丞一職尚空閑。

於是,欽宗任命李綱為尚書右丞,東京留守,以同知樞密院李兌為副手,聶山為隨軍轉運使,協助李綱……至於時穿的奏章,咳咳,時長卿有奏章呀,都說的什麼?呀呀,國事危難,不是對付金人的奏章,那就等金人退走後再度給我聽。

這時候,時穿的前鋒已抵齊州(濟南),這時候繼續向北便會進入黃河南支流,順流而下至安利軍,進而攻擊金兵後路,而向南則進入京東西路彙合張叔夜……大軍究竟選那條路走,時穿沒有明示,於是前軍駐留齊州休整,等待後續部隊跟上。

正午,時穿與趙師俠騎馬入城。兩人神態悠閑,趙師俠隨口問了一句:“第幾封奏章了?”

時穿回答:“估計這時候,第四封奏章抵達東京了。”

趙師俠利益攸關,難免沉不住氣,問:“就是一塊石頭扔進枯井裏,也能聽到動靜吧。連續四封奏章,居然一點點動靜都聽不到,朝廷真是古井不波。”

“死水沒有微瀾,說明刺激還不夠——明日讓林衝南下,彙合張叔夜。”時穿咧嘴一笑:“看來朝廷裏麵……我本以為朝廷會對我進行分化瓦解,比如任命另一位京東路勤王指揮,剝奪我的職務將我閑置起來。”

趙師俠訝然問:“當初我也這樣想,我總擔心兄長過於激進……但為什麼朝廷遲遲沒有決斷呢?”

“秦檜!”時穿回答:“朝廷內如今高官顯貴都是懦夫,唯恐觸怒我。但李綱不是,他是個有魄力有決斷的人,幸好秦檜是兵部下屬職方司的人,而秦檜是個非常擅於借勢以及揣摩人心的家夥,如果李綱想動我,秦檜一定會告訴他:京東路最有戰鬥力的三萬雷火兵脫胎於海州,是海州三千雷火兵訓練出來的,而那三千雷火兵都是士官,隻聽我的命令。至於軍中大將,又都是當初梁山好漢,被我一手提拔,根本拉攏不動。所以,即使他任命外人來分化架空我,也隻會激怒我,軍隊卻帶不走一兵一卒。”

“張叔夜……”趙師俠沉吟著說。

“張叔夜現在擔心的是我”,時穿笑著回答:“他雖然與我平級,手頭也有軍隊,但他先前與我約定共同上書,如今我連續發炮他保持沉默,大約他知道我已經沒有退路隻能向前衝了。這時候他最擔心我進入京東西路,挾大軍解除他的武裝已壯大自己,而這也正是我的擔心。

我擔心我離開京東東路後,若是朝廷有意對我下手,會要求張叔夜進入京東東路,接管我的地盤。……你知道的,在****體製下,官大一級壓死人,我走後京東東路沒有抗衡張叔夜的人,也許官員們會乖乖聽從張叔夜的指揮。張叔夜是個愚忠之人,朝廷命令他切斷我的糧草供應,他會做的,而後我軍會因無糧斷送在金人手中。

所以,我讓林衝明日南下,挾裹張叔夜共同上京,如果她不動,那我就武力解除他手下軍隊……”

停了停,時穿歎了口氣,說:“你說這叫什麼事?我們想挽回國難,我們最大的敵人居然是我們的皇帝與同僚。”

時穿說完這句話,可以停頓了一下,趙師俠馬上回答:“你跟我說的君臣憲章我都記住了,權力有邊際,君主守君主之道,臣子守臣子之道,每個人都要守住自己的邊際,不要無限擴張自己的權力……我覺得這主張很好,兄長什麼時候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