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口才·表達篇(1)(3 / 3)

那麼怎樣去了解才恰到好處呢?

◇ 不需要什麼事都問,不要對什麼都好奇。

◇ 看你與朋友的親密度,關係越親密了解得越多,但也要顧及對方的隱私。

◇ 看情趣。有的人說話時很興奮,主動地介紹自己的一些事情,這時不妨去了解想了解的東西。

◇ 如果真有了解的需要,可以通過側麵了解,如向第三者打聽,但要裝著無意的樣子,以防第三者把話傳給他。

所以,與人交往必須把握好交往過程中主客體間的空間距離,以及心理距離,這要考慮到雙防彼此間的關係、客觀環境的因素,不要隨便去了解對方。

009. 插話不是搶話,要看時機

在聽別人說話時你若一言不發,對方會感到很尷尬。所以,要適當地插話,不時做出反應,如附和幾句“是的”“哦”等話語,這樣既讓說者知道你在聽他說,又讓他感覺你在尊重他,使他對你產生濃厚的興趣。

但是,許多人過分相信自己的理解和判斷能力,往往不等別人把話說完就中途插嘴,這種急躁的態度,很容易造成損失,不僅弄錯了說話者的意圖,中途打斷對方,還有失禮貌。

還有的人當說話者有些停頓時,搶著說:“你要說的是不是這樣……”這時,由於你的插話,很可能打斷了他的思路,要講些什麼他反而忘了,會讓說話者尷尬或者覺得沒意思。

還有不少人在傾聽別人說話時表現得唯唯諾諾的樣子,哼哼哈哈,好像什麼都聽進去了,可等到別人說完,他卻又問道:“很抱歉,你剛才說什麼?”這種態度,對於說話者來說是有失禮節的事。

所以說,即使你真的沒聽懂,或聽漏了一兩句,也千萬別在對方說話途中突然提出問題,必須等到他把話說完,再提出:“很抱歉!剛才中間有一兩句你說的是……嗎?”如果你是在對方談話中間打斷,問道:“等等,你剛才這句話能不能再重複一遍?”這樣,會使對方有一種受到命令或指示的感覺,顯然,對你的印象就沒那麼好了。

010. 說話要做到不拆台,不揭短

中國有句古話:“成人之美,不送人之惡。”凡是成人之美的話,諸如激勵人心,善意地忠告等是受人歡迎和尊重的。反之,在與人談話中,不但不成人之美,反而拆別人台,揭別人短,必定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一次宴會上,某人向鄰座的太太講起了某校長的秘密事,同時表現出對那位校長卑鄙行為的大為不滿,並說了一堆攻擊的話。

直到後來,那位太太才問他道:“先生,你認識我是誰嗎?”

“很抱歉,我還沒請教你貴姓。”他回答道。

“我是你說的那位校長的妻子!”

說話是人際溝通的重要內容,是待人接物的工具,為了把話說好,你就得隨時研究說話的藝術,做到融彙貫通。同時,要把握聽的技巧。絕不可在未聽懂他人意圖之前開口說話,更不可帶有情緒去拆別人的台,揭別人的短。因為人人都有自尊心和榮譽。

常言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人都會有缺點,都會犯一些錯誤。所以,我們在與人交談或共事時,一定不能揭別人的短,或指其錯誤,拆別人的台。

011. 喋喋不休,如同自己付費打長途

在與人交談中,許多人總將自己放在主要位置,自始至終一人獨唱主角,喋喋不休地推銷自己,滔滔不絕地訴說自己的故事。記得有個名人說過,漫無邊際的喋喋不休無疑是在打自己付費的長途電話。這樣不但不能表現自己的交談口才,反而令人生厭。

一次小王與某公關公司女性總經理洽談業務。這個女總經理長得很漂亮,業務做得尚可,經常在海峽兩岸跑。可是當她話匣子一打開,就滔滔不絕,如黃河決堤,一發不可收拾。小王亦是業務口才高手,想插幾句話,卻始終苦無機會。這位女總經理興致高昂地敘述她的公關事業是如何蓬勃,小王則兩手在餐桌上玩弄著吸管,心中覺得十分無趣。

三十分鍾過後,小王終於鼓起勇氣對這個女總經理說:“對不起,待會兒我還有事,我先走了!”

其實,現實生活中人人皆對自己的經曆和所做的事情懷有莫大的興趣,人們最高興的也莫過於對他人談論這些事情。但過分地談論這些,往往會使聽者失去興趣。

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人:有的人喜歡數蘿卜下窖似地說自己的經曆,如上中學時怎樣,上大學時怎樣,參加工作時怎樣,後來又怎樣……如此等等。但是我們若仔細想一想,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別人也像我們一樣有興趣嗎?

012. 小心被曲解,開口要深思

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有個人請客,看看時間都快到點了,還有一大半的人沒來,心裏很焦急,便自言自語地說:“怎麼搞的,該來的還不來?”一些敏感的客人聽到了,心想:“該來的沒來,那我們是不該來的?”於是悄悄地走了。

主人一看這種情況,更著急了,便說:“不該走的怎麼走了?”剩下的客人一聽,又想:“走了的是不該走的,那我們這些沒走的倒是該走的了!”於是這些人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