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隻剩下一個跟主人較要好的朋友,看了這種尷尬的場麵,就勸他說:“你剛才說的話欠妥。”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釋說:“我又沒說他們!”這個朋友聽了,說:“得了,那你是說我呢。”說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這起事件給每個人敲響了一個警鍾:管好自己的嘴,即使你沒有惡意!
對於曲解者,說話的人總是感到很委屈,可能他本是好意,但聽者卻敏感過度,扭曲了說者的意思,並為此悶悶不樂,甚至會神經質地亂加引申,產生悲觀和逆反情緒;對於深解者,那都屬於地道的邪惡之徒,說者就更不舒服了,其實歸結起來,還就是要怪自己的嘴太輕,管不住。尤其是聲調控製、遣詞用句等方麵要格外的謹慎小心,否則就很容易遭到他人之“意”的曲解或深解。
013. 沒話找話,隻會弄巧成拙
那些真正有見識、有學問的人往往都表現為大智若愚,不亂說話。相反,那些腹中空空,沒有幾點文墨的人卻喜歡吹擂,尤其在別人談得很投機,他在一旁覺得冷落,很孤獨,但又插不上話時,往往就來個沒話找話,這樣不僅打消了別人的談話興趣,往往還令人生厭。
一天,四個朋友坐在一起聊天,其中的三個人談起了當前正熱門的話題,那就是第28屆奧運會中國選手在希臘雅典的突出表現,尤其對中國網壇選手李婷和孫甜甜的優異成績均感欣慰。
可他們當中有一個因從事文字工作,所以他對那些體育場上熱火朝天的場麵知之甚少,尤其對網球活動的有關規則更是一竅不通。這樣,他坐在其中就插不上話,任憑那三人海闊天空地侃著,自己卻充當了一個忠實的聽眾。
為了不至於使自己被人冷落,他便突如其來地找了一個話題,說:“張柏芝好像又懷孕了。”那三人一聽,覺得很無聊,也很掃興。
這位朋友犯了一個大錯誤就是不應該在眾人都對某一話題感興趣時,突然轉移話題。這樣不僅使談話場麵尷尬,同時還會掃了別人談話的興趣。
所以,與人交往,我們希望人人都能勇於開口,但凡事都要把握一個尺度,如果亂說或沒話找話,那隻能是適得其反,弄巧成拙了。
014. 用婉言柔語下“逐客令”
下班後吃過飯,你希望靜下心來讀點書或做點事,“好聊”分子不請自來。他嘮嘮叨叨,沒完沒了,一再重複你毫無興趣的話題,還越說越來勁。你勉強敷衍,焦急萬分,極想對其下逐客令但又怕傷了感情,故而難以啟齒。
要怎樣對付這種說起來沒完沒了的常客呢?
最好的對付辦法是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把“逐客令”說得美妙動聽,做到兩全其美:既不挫傷好話者的自尊心,又使其變得知趣。
用婉言柔語來提醒、暗示滔滔不絕的客人:主人並沒有多餘的時間跟他閑聊胡扯。與冷酷無情的逐客令相比,這種方法容易被對方接受。
例1:“今天晚上我有空,咱們可以好好暢談一番。不過,從明天開始我就要全力以赴寫職評小結,爭取這次能評上工程師。”
含意是:請您從明天起就別再打擾我了。
例2:“最近我妻子身體不好,吃過晚飯後就想睡覺。咱們是不是說話時輕一點?”
這句話用商量的口氣,卻傳遞著十分明確的信息:你的高談闊論有礙我妻子的休息,還是請你少來光臨為妙吧。
015. 搞不清是非曲直,不如沉默
在某些特殊的場合,說話都要謹慎,要像收緊的小口袋那樣,將想表達的意思好好地組成合適的語言,且用合適的語氣表達出來,切不可張嘴就說。
斯蒂夫·哈德遜是一個專業運動員和為商界精英服務的私人教練,他說:“當我對是非問題尚未弄清原因前,我就送人一份禮物——沉默。”他被人們認為是一個最了不起的傾聽者。
他的訓練效果有一半得歸於他的聽的能力,而沉默是這種能力的表現之一。他訓練他的客戶用沉默表示尊敬。
他說:“如果你和一個重要的人在一起,你所要做的僅僅是保持沉默,讓他們說話,去思考,讓他們打開心扉,把那些一直想說但卻常常被別人的高談闊論嚇了回去的東西講出來。何況一開始你並不明白他們所講的真正含義,亂插嘴是不討好的。當我保持沉默的時候,一種純粹的自我,開始與自己對話,它引導著我,給我以心靈的觸動。我靜默下來的時候,我可以聽到另一個人的聲音透露出幾種含義,我在這些含義裏進行分析,找到我認為真實的東西。”
在多說無益的時候,也許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釋。和別人發生意見上的分歧,甚至造成言語上的衝突,不但自己會悶悶不樂,別人也會非常生氣。
016. 開玩笑,要看對麵站得是誰
開玩笑本來是一種調解談話氣氛的良好方式,但使對方太難堪了,亦非開玩笑之道。需要同情的事件,不要拿來取笑,否則既會使對方難於下台,而且更加體現你的冷酷。同樣地,不可拿別人生理上的缺陷來做你開玩笑的資料,如斜眼、麻麵、跛足、駝背等等,別人不幸的,你應該給予同情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