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麼總結:做人要像沙和尚,當領導要像唐僧,做事要像孫悟空,生活要像豬八戒。阿裏巴巴從18個人發展到1萬多人,我們越來越輕鬆。我們團隊的文化核心是什麼?我們都是平凡的人,聚在一起做一件非凡的事。我們不要精英,阿裏巴巴不歡迎精英。假如你認為你是精英,請你離開我們,因為我相信,如果有人說“我是精英”,這個人肯定不是精英。一個真正是精英的人,會把自己看得很低,當他以平凡的心態加入團隊的時候,才有可能做出成就。
——馬雲2003年接受《財富人生》節目的訪談
馬雲管理案例
在接受《對話》的訪談時,馬雲對自己的團隊讚不絕口。
馬雲:“我自己覺得我的團隊非常好。別人很難打垮我的團隊,你可以打垮馬雲、打垮一個人、打垮一個團隊,但是打垮我們的理想很難。”
主持人:“確實啊,你身邊聚攏了一些有著共同理想的人。我知道1997年你們從杭州到北京去的時候,帶去的是7個人。後來1999年從北京回到杭州,這7個人不僅一個都沒有少,而且還發展壯大到了17個人。究竟是什麼把原來的人留了下來,而且還凝聚了更多新的力量?”
馬雲:“這7個人到現在為止也沒走,跟我一起最長的合作了七八年。我想我們之間的關係是一種信任、一種互補。這7個人很少出來見媒體,好像現在唯一一個就是(孫彤宇),就是淘寶網的總經理,這些人特別低調。我覺得我們剛好能夠進行互補,我講話多一點,他們幹活幹得多一點。這7個人我們之間合作很多年了。”
主持人:“有一些人猜測說可能馬雲先生靠著比較高的工資,把他們留了下來。”
馬雲:“不可能說高薪,怎麼可能高薪?當時我覺得有一點是蠻感動的,決定離開北京以後我們去了趟長城。這個場景到現在我做夢還經常夢到。到了長城上麵,那天很冷。然後有一個人在長城上還號啕大哭,他說‘我們為什麼?杭州做得蠻成功的,到了北京,北京做成功以後又要丟掉’。然後在長城上麵我們這8個人發誓說,我們回去,我們就不相信我們不能建立一個偉大的公司。所以在長城上我們說要建立一個中國人創辦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回憶這個東西。每一年我跟這17個人就吃一頓飯,有時候都見不到。當然我們吵架次數太多了,犯的錯誤也太多了,但是我們互相信賴。”
但再好的團隊,也不可能永遠在一起合作,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有人加入就要有人離開。一家企業能夠創新發展,要不斷地去舊納新。關於團隊中有人離開的這個問題,馬雲又是這樣看待的。
主持人:“在這樣一個團隊當中有這樣一種不離不棄,但是當年的不離不棄今天怎麼樣了呢?這個事實寫在我們的另外一塊板子上。來,我們看一下。在這塊板子上,我們看到這樣一個事實,40%的老員工現在離開了公司。”
馬雲:“有可能,事實上也是。不離開才是奇怪的。我說過了冬天的時候我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一有錢,我們跟任何人都一樣,我們請高管,我們請洋人,請世界500強的副總裁來。我們請了一大堆人,包括谘詢師,講起來全是對的,做起來全錯。你都不知道是誰錯了,反正總之是我們錯了。在最關鍵的時刻你說你需要做決定,要不然他們會離開。這是前100名,這是最大的痛苦。所以我後來講過就像一個飛機引擎,波音747的引擎裝在拖拉機上麵,拖拉機沒飛起來,反而四分五裂。我如果當時不做這樣的手術,可能我們公司今天就沒了。所以我們請到了很多高管,前100號的幾乎請進來的都這樣,後麵也有百分之三四十。在最痛苦的時候,2002年、2003年開始建銷售團隊,我們銷售團隊的影響力是很高的。”
主持人:“你覺得他們離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