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團隊管理:收入和理想都要有,軟硬兩手抓(3)(1 / 3)

馬雲:“我覺得有很多原因,第一,我們的文化很強;第二,我們並不像別人想象的那麼好。因為這是一個剛建立5年的公司,尤其是2004年以後我越來越擔心很多年輕人加入我們公司,充滿了理想主義。你可以講得很好,幹事的時候是紮紮實實一步一步去做的。那另外一個,我想我們的管理團隊,領導力有大的問題。也許他們跟我溝通就會好一點,跟我的一線經理、總監溝通就會有問題。這些問題是一個年輕公司帶來的問題。就是說你在奔跑的過程中,團隊一定會掉下來。如果說哪個公司告訴我,你在奔跑5年以內,可以做到2000名員工,平均年齡26歲,經曆互聯網的高潮、低潮然後再起來,又能夠在全世界200個國家地區發展,有700萬家的網商在用你。你說沒有人掉隊,我是打死也不相信。271戰術又是我們公司的,20%的優秀員工,7%的普通員工,還有10%每年是一定要離開的。”

主持人:“你放出這樣的話來,你覺得在你的員工心目當中,他們會對你讚揚的聲音多一些,還是對你批評的聲音多一些?”

馬雲:“我並不希望追求員工對我讚揚,我不希望員工愛我,我隻希望員工尊重我。尊重地說,他們有這麼一個CEO,而不是說,他們愛我,那沒有用。”

馬雲管理智慧

企業在不斷前進和發展的過程中,總會有新鮮血液注入,老的員工離開,這是不可避免的不爭事實。2003年,馬雲在接受《財富人生》節目的訪談時,談到了如何選擇團隊成員這個問題:“讀書時我從來就沒進過前三名,也沒滑到15名以下,總是在這個區域裏。我現在也特別喜歡那種中等偏上的畢業生。因為讀書特別好的前三名,往往特別能讀書,未必能做事,他出了社會以後,還是想做前三名,那很難。特別差的也不行。”

在馬雲的心目中,“中等偏上”是一個衡量標準,也是他挑選團隊成員的一個參考係數。馬雲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認為“中等偏上”的人有智商,也有做事的實幹精神。前三名的人,會是個讀書高手,但未必會是個做事能手,因為讀書太厲害,反而更加不願意做事,容易眼高手低。而那些差學生,之所以成績差,是由很多方麵的因素造成的,或許不聰明,或許自律性太差,等等,這樣的人也未必能夠做好工作。

所以,馬雲才提出了選擇團隊成員會選擇“中等偏上”的人。馬雲的管理智慧總是與眾不同,他在自己獨特的世界觀引導下,選擇最適合阿裏巴巴的員工,希望帶領這些員工組成一個堅固的團隊,能夠一起跑向成功。但是當其中有人掉隊時,馬雲作為管理者也可以理解,他隻能努力要求自己將團隊帶領得更好,讓更多的人跟上團隊的腳步,讓盡量少的人掉隊。

馬雲有一個好團隊,他的團隊成員願意與他一起承擔風險,排除萬難,這樣經曆過風雨的團隊,自然不會被輕易挖走。其實,想要做一個稱職的領導者,身邊有一個厲害的團隊是很重要的。有人說:“管理者事業的成功,15%由專業技術決定,85%與個人人際關係和處理技巧相關聯。”

一個人如果脫離了團隊合作,即便他能力再高,發揮出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但一個團隊,即便裏麵都是平凡的人,聚合在一起也能夠散發出無限的能量。一個好的領導者,就是要讓羊群散發出獅群的戰鬥力,讓力量最大化。

徐小平認為:“創業者必須有敢死團隊。一位創業者要做一個大型項目,但沒有團隊成員。他說團隊就等他找到錢再辭職出來做。最好的創業團隊,應該是兩三位為了理想敢於冒險的人。”

管理者想要建設好一個團隊,要在以下幾個方麵注意:

一、有著明確的共同目標。馬雲的團隊之所以如此成功,凝聚力如此高,就是因為他們自始至終有著不變的、明確的、堅定的目標,這個目標是團隊存在的基礎,也是團隊凝聚力的源泉。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能接受這個目標,並且願意為這個目標奮鬥,這樣的團隊才能走得更遠。

二、積極的團隊氛圍。團隊的領導要營造積極的氛圍,令團隊中的每一分子都能夠感受到工作的快樂,而不是完成任務的壓力。在工作中適當授權和信息共享,也可以令團隊成員感受到自己在這個集體中是主人翁,能夠強化成員們對工作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