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團隊管理:收入和理想都要有,軟硬兩手抓(4)(3 / 3)

在這種“荷槍實彈”的培訓下,阿裏巴巴的員工快速地成長起來,阿裏巴巴也日益變得強大。在阿裏巴巴,一個普通的前台接待員,經過一番鍛煉之後會被提拔為客服總監、賓館的大堂經理,如果被認定為能力出眾,就會被任命為副總經理……這樣破格提拔的例子比比皆是。2002年,馬雲曾對媒體說過:“我們今年在廣告上沒有花錢,但在培訓上花了幾百萬,我們覺得這是最大的回報。阿裏巴巴現在有了120萬會員,而且連續兩次被哈佛評為全球最佳案例,連續兩次被《福布斯》評為最佳B2B網站。在網絡電子商務領域,我們的會員數躍居全世界第一位。沒有我們優秀的員工,根本沒法做到。

“現在,我們的幹部也成熟了起來,員工數量擴大到了五百多名。現在互聯網是在裁員發展,我們卻在擴大發展。我們的目標是在全年的發展中賺1元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整年投資800萬美元,我們要賺801萬美元。事實上,到現在為止,我們的確運轉良好,員工從前年一百多名,到去年二百多名,到今年五百多名,我們還要不斷地招。

“有人說為什麼阿裏巴巴還要招員工?我們認為員工是公司最好的財富,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的員工是最大的財富。今天銀行利息是2個百分點,如果把這個錢投在員工身上,讓他們得到培訓,那麼員工創造的財富遠遠不止2個百分點。”

馬雲深知員工能力的提升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對團隊穩定的重要性,所以,他才甘願砸一大筆錢在員工身上。

馬雲管理智慧

對員工進行培訓,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必備需求,也是一個企業必需的投資方式。一個企業想要使全體員工接納企業的文化理念,並且不斷地發展進步,就必須對全體員工進行持續不斷的培訓。或許,全員培訓不能完全保證企業長盛不衰,但不對員工進行培訓,企業最終會因企業理念得不到員工的理解而走向下坡路。

早在20世紀80年代,摩托羅拉公司就曾做過一項關於培訓收益的調查。最終的結果顯示,企業每投入1元的培訓費用,在3年內可實現40元的生產效益,這充分說明企業培訓員工的重要性。而在當今中國的企業中,許多成熟的企業也都十分重視員工培訓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早在萬科成立之時,董事長王石就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企業如果不想像其他房地產企業那樣隻是曇花一現,一兩年輝煌之後就風光不再,而是想實現持續盈利、長盛不衰,那麼建立一支忠於職守、精於專業的職業經理團隊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公司成立之初,萬科就一直不遺餘力地培訓每一名員工,並且這種培訓貫穿始終,從員工入職一直到退休,使員工能夠持續學到新知識,為整個房地產行業培養了不少精英人才。因此,萬科在保持業績持續增長的同時,也贏得了“地產界的黃埔軍校”的美稱。

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海爾集團同樣重視“以人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訓機製,最大限度地激發每名員工的潛力,使海爾的文化理念灌輸到了每一名員工的頭腦中。為了能夠培養出合格的管理人才,海爾集團還專門籌資建立了用於內部員工培訓的基地——海爾大學,同時建立了可隨時調用的師資隊伍,與國內外著名的大學、谘詢機構以及知名企業的近百名專家教授建立了外部培訓網絡,從而使企業保持了高速穩定的發展。

在當今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一個企業能否取得成功,取決於這個企業員工的知識、能力,更取決於他們的創造性和主動精神以及對企業文化的理解,而培訓的意義就在於此。“員工在阿裏巴巴工作了3年,相當於公費讀了3年的研究生。我希望每個在阿裏巴巴待過的人,都植入阿裏巴巴的DNA,將來即使離開公司也是個優秀的人才,將阿裏巴巴的DNA複製並傳播出去,為曾經身為阿裏人而自豪。”這是馬雲對阿裏巴巴所有員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