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中高層管理:找最合適的人,而不是最成功的人(3)(2 / 2)

雖然張誠很是不服氣,但也沒辦法,隻得接受。張誠暗中觀察,他發現李陽每天上班都是晚到早走,工作期間也沒有表現出多勤奮。可在月底的總結會上,銷售部門的業績卻是高出了一大截。

後來,張誠實在忍不住,去找李陽請教。李陽隻是說,要學會用人,而不是隻用自己。作為一名領導者,首要的能力就是知人善用,將領導的每個員工都放在他們最適合的崗位上,發揮他們最大的功效。

張誠的問題就是凡事都親自上陣,親力親為,有時就連員工已經做好的事情,他都要拿過來重新做。看起來他是盡心盡力、兢兢業業,但其實,作為一個領導,他是不合格的。領導是一個率領者,而不是勞模。

李陽看起來每天不慌不忙,但其實他將每件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條,讓每個員工既得到了鍛煉,又有效地完成了工作,自己還不用那麼勞累。領導不一定要衝鋒陷陣在最前麵,但一定要保證衝鋒的士兵不但完成任務,還能毫發無損地回來。這對一個人的領導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所謂領導力,就是在其管轄的範圍之內,充分利用人力和客觀條件,用最小的成本辦成所需要辦的事。

俞敏洪對領導力有過這樣的闡釋:“為人處世很好的人不一定有領導力,但有領導力的人,一定是為人處世很好的人。凡是為人處世有問題的人,他最後一定會出問題。比如說張狂的人、極端的人,不遵守社會公約或者不承擔社會責任的人。你可以看到這樣的企業家在中國一批一批地倒下去。你說他們沒有領導力嗎?他們能夠把一個企業做成,但他們又把自己做成的企業徹底地毀掉。這就表明,他們的領導力是一種虛假的領導力,隻不過是得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搶到一個機會把事情做出來了。所以說,領導力也可以解釋為使一個企業或組織平穩發展的能力。”

想要做一個有著很強領導力的領導,就不能閉門造車,隻顧埋首做自己的工作,而是要放眼整個企業環境。一個企業的領導者在成為領導之前,可能是做技術的,也可能是做銷售的,但當他走上領導崗位後,他原先擁有的技能需要弱化,需要成為一種輔助他領導團隊的能力。

一個好的領導,不是當自己的員工在與客戶談判時,他就衝上去,替員工談判;當員工在做文案時,他就拿過來,親自做。領導不是工作萬能貼,而是一個指揮家;領導不是企業的勞模,而是能帶領很多勞模創造效益的人。

從內部找替代自己的人

關於挖掘內部人才的問題,我是這麼看的,永遠要想辦法在你公司內部找到超過你的人。在公司內部找到能夠超過你自己的人,這就是你的發現人才的辦法。如果你找不到,問題一定在你身上,你的眼光有問題,你的胸懷有問題,可能你的實力也有問題。所以我覺得你應該在內部找到超過自己的人,相信這個人三年五年以後一定會超過自己。今天也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一定有這樣的潛力。第一個從結果上判斷他,從過程中判斷他,從他邊上的人中判斷他,但是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讓他給你推薦他認為最優秀的人,從這兒判斷他是不是優秀的人才。

——馬雲在《贏在中國》上的點評

馬雲管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