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鳳山一麵是騰衝縣城,一麵是和順鄉,和順鄉有一戶姓寸的大戶人家,他家最小的兒子叫做寸希廉,當年隻有12歲。寸希廉記得,有一天,遠征軍預備二師一位姓駱的營長把營部安在他家。駱營長很和氣,營部的士兵們也幫著他們家幹了很多活。
有一天晚上,駱營長把營部的12個人喊在一起講話,寸希廉躲在門後聽,他聽見駱營長對士兵們說:“我是個窮人,沒有積蓄。今天發餉了,我把錢分給大家,你們拿著錢去外麵吃東西,吃飽吃好,我們天亮就要出發了。”駱營長給每人分了五毛五分錢,叮嚀他們今晚一定要花掉。
寸希廉當年不懂駱營長為什麼要讓營部的士兵都把錢花掉。很多年後,他在回想駱營長那些話時,才明白了:駱營長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上戰場,而此去戰況慘烈,營部可能很少有人能夠活著,他想讓士兵們臨死前都吃頓好飯。
攻打來鳳山的是5軍116師較為精銳的46團,還有54軍6師一個團作為預備隊,兩團人數多達4000人。而日軍防守來鳳山的隻有600人。
日軍為了防守方便,視野開闊,把來鳳山上的樹木全部砍光了,這樣發起衝鋒的遠征軍就全部暴露在日軍的視線內。一個營上去了,全部倒下;又一個營上去,全部倒下。當時守衛在山上的衛生兵吉野孝公,後來在他的書籍中寫道:“此前,我們曾得到指示:敵人不到近旁,決不要開火。”
遠征軍麵對小小的來鳳山,無可奈何。
白天不能攻上去,遠征軍就采取了夜戰。在《騰衝玉碎記》中有這樣一段話:“隊長傳來命令:今夜可能有敵襲,全體官兵務必嚴加警戒。”那天夜晚,遠征軍果然組織敢死隊進行偷襲,而日軍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可惜沒有奏效。
《騰衝玉碎記》中還有這樣一段話:“根據我們獲取的情報,明天是7月7日,敵軍會在一早發起攻擊”事實上那天早晨,20集團軍司令霍揆章就命令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發起攻擊,以告慰七年前犧牲的29軍抗日烈士。這天的攻擊照樣沒有奏效。
誰給日軍提供情報?是不是國民政府的高層裏出現了內奸?
20集團軍在來鳳山下停滯了二十多天,因為山峰太過狹小,兵力無法展開,進攻的遠征軍隻能采取添油戰術,一個營一個營依次向上進攻。這是兵家大忌。然而,除了這種方法,還能有什麼更好的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