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銀子怎麼也有四十多萬兩呢,朱明禮看著欠條仿佛看著明晃晃的銀子,樂的合不攏嘴。
第147章 番外二(下):被坑哭的招財
朱明禮吃了午飯就匆匆忙忙地跑到書房去了, 安氏的陪嫁丫鬟笑道:“二爺倒和上了套似的,也不知皇上許了他什麼好處?”
安氏抿嘴笑道:“升官加爵的咱家爺倒是未必稀罕,若是有賺錢的好事他準跑頭裏。”丫鬟聞言笑著說:“還是奶奶最了解二爺。”
安氏笑了一聲, 道:“我估摸我上輩子和他肯定是冤家, 打認識他起,他眼珠子一轉我就知道他腦子裏打的什麼主意。”
書房裏的朱明禮還不知道自家媳婦在編排自己,此時他正指揮著幾個小廝在幾個大箱子裏翻找匣子:“奉國將軍府張家、昭勇將軍府李家、定遠將軍府孟家、太子太傅府孫家……”
匣子按照順序擺在朱明禮的桌案上,朱明禮將名單遞給小廝金子,吩咐道“按照這上頭的名冊都找出來。”金子答應了一聲去找名冊,小廝銀子磨墨鋪紙, 準備隨時記錄。
朱明禮取出最上麵一個匣子, 匣子上的貼著奉國將軍府張家的字樣。打開匣子, 裏麵裝著幾本冊子,第一頁首先記錄了張家的基本狀況, 例如當家人名姓,有張家嫡支、旁支的子孫情況,後麵則詳細的羅列了擁有多少莊子多少土地多少鋪子。再後一頁就是,各個鋪子的詳細介紹, 往外出租的一年租金幾何;若是自家來做生意的, 幹的什麼買賣, 每個月利潤如何, 最後還細細分析統計了每一年的收益。
♂思♂兔♂在♂線♂閱♂讀♂
朱明禮打十歲做生意起, 就把京城各家的家底摸了個清清楚楚, 京城各家鋪子裏都有朱明禮收買的夥計, 平時也不需要他們做什麼,隻默默記下當天的交易金額,賣了什麼東西就可以。隻費點腦子,又不容易讓東家和掌櫃的知道,每個月還能白拿一兩銀子,被收買的這些夥計都盡心盡力的,生怕丟了這個差事。因此京城每年鋪子,朱明禮都掌握著詳細的賬目,隻怕人家主人家看的賬目都不如朱明禮這個清楚明白。
在紙上寫上府名,下麵寫上某年什麼鋪子收益多少什麼莊子收益多少,一直到了點燈的時候,安氏打發人催了兩回,朱明禮才揉了揉眼睛,將下午整理出來的十家信息收拾到一個匣子裏,又吩咐道:“金子,明日把城裏各處巡視的抽回來二十個人,叫他們把這些人家每年賺的銀子羅列出來,這上頭的數多半都是他們收集的,心裏都有數。”
金子答應了一聲,點了燈籠準備送朱明禮回後院,順便問道:“明日爺帶誰出門?”朱明禮道:“叫銀子和算盤跟我走一遭,你在家把東西理出來。”金子應了一聲,將朱明禮送到二門外方才又回到書房。
安氏一邊讓人盛著湯一邊打發朱明禮洗臉洗手:“瞧瞧你身上這墨點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要考狀元呢。”朱明禮不以為意的換了一身衣裳,洗幹淨了手臉趁著安氏不備在她臉上親了一口:“你不知道,皇上交給我一筆大生意,做好了爺能掙四五十萬兩銀子呢。”
見丫鬟們都低頭抿嘴偷笑,安氏紅了臉嗔了他一眼:“沒臉沒皮!”朱明禮不以為意,樂嗬嗬的盤腿坐在了榻上,催促安氏道:“趕緊吃了飯睡覺,明天爺一早就要去要賬了。”
***
辰時二刻,朱明禮坐在馬車上出了家門。這個點,當值的都到了衙門,可若是有的人家好睡個懶覺之類的,可能還沒起床。
冬天天亮的晚,奉國將軍府的老夫人昨晚走了困,早上多迷瞪了一會,這會剛洗漱完正準備用飯呢,就見丫鬟進來說了一嘴:“奇了怪了,咱府上也和鎮國公府不熟呀,怎麼剛才恍惚聽說鎮國公府的二爺來了。”
張老夫人一聽也有點犯迷瞪:“早些年也有過些來往,但是不算熟悉,後來就斷了來往了,怎麼這會好不生的上門了。去,叫人去前麵打聽打聽,看看是不是有什麼事?”
吃了兩口粥,老夫人還在琢磨這事:“你說他上門能做什麼?”
“是不是要和咱家大老爺合夥做生意?”丫鬟臘梅笑盈盈地說:“雖然我常年不出門,但也聽說這鎮國公府二爺的名頭,據說是赫赫有名的富商呢,宮裏的生意基本都快被他包圓了。”
“那就是個不幹正事的主兒。”奉國將軍府的老夫人不屑地道:“正兒八經的勳貴子弟,不去做官非得做什麼商人,豈不是自甘墮落。雖說打先皇時起,朝廷就抬舉商人的地位,也不限製科考了也不限製穿著了,但那是對平民百姓說的,他可是長公主的嫡子,就是不喜歡習武,做個文官也好呀,我瞧著他可比咱家寧哥差遠了。”
想起那個以讀書為借口日夜在書房裏與幾個書童鬼混的少爺,臘梅決定還是閉了嘴啥也不說了。張老夫人說了一回,還不放心,又吩咐道:偷偷和大老爺說,甭管他想合夥什麼生意,好言好語的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