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理想,春暖花開31(1 / 3)

第四篇

情義無價,暖慰一生

從王明夫私塾到和君商學院,老師和學生之間、同學和同學之間的深情厚誼和心靈共鳴,就像是春天裏的花兒,隨處綻放,搖曳動人。N年之後,教了什麼,學了什麼,抵牾了什麼,衝撞了什麼,都將不再重要,而那份師生情誼、同窗情誼和心靈唱和,卻像是歲月窖藏的佳釀,曆久彌香。在“師生如父慈子孝、同窗乃手足情深”的古風杳然無蹤的今天,和君學堂的師生之情、同窗之誼,讓人感到無限溫暖和懷念!

師生之情,同窗之誼:令人動容

情景一:永生難忘的一封家書

在征得班主任老師的同意後,班長李秀萍發起了全體同學讀《孝經》的活動,而且要求:作為和君學子,讓我們都來通過一次《孝經》考試。中秋節臨近,《孝經》考試正式舉行。這樣的考試,試題會是怎樣的呢:默寫?選擇題?填空?問答?名詞解釋?寫感想?

班委會在每人的桌麵上都放好了一份信紙和信封。考試場內逐漸地安靜了下來,此時清雅的古典音樂響起,《孝經》考試題目在大屏幕上開始顯示:

考試範圍:《孝經》

考試緣由:百善孝為先

考試題目:一封家書——讓我們用傳統的筆墨方式給父母寫一封親筆信

考試要求:家書寫好後,裝入信封,在信封的適當位置寫下父母姓名和收信地址,在信封適當位置寫下寄信人地址和你的簽名。

考試題目一出,同學們情動於衷,百感交集。是啊,我們一直忙碌於個人的追逐,追逐考試成績、追逐男歡女愛、追逐保研出國、追逐實習謀職等等,我們何曾想過,精心地、專門地為爸爸媽媽做一件事情?我們何曾想過,在母親節、父親節或中秋節,給爸爸媽媽寫寫信、敘敘話?有的同學說,不知道自己家的地址,因為從來沒寫過信;有的同學問,班長,我家的郵編是多少;有的同學對班長說:“老大,我熬夜幾天背的《孝經》,以為你會考選擇填空題。但是一看到題目,才知道這次考試的意義。感覺很好啊!就是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寫家信,感覺怪怪的……”

我們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呢?父母賦予我們生命,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造化和意味呢?這個世界,這個自己看不清楚的世界,無論人生是怎樣的一種旅程,都是那樣的得之不易啊。年輕時我們不懂得,當我們懂得時已不再年輕。我們一起來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好嗎: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我們和父親有過幾次促膝長談?在外的日子我們有多少次借口忙碌而很久才向家裏打一次電話?在家的日子,我們為父母做過什麼?……

就在這種感慨和思念的交織之中,在古雅音樂的伴襯下,同學們開始了一段心靈和情感的旅程,寫下了一封封久違的筆墨家書。站在講台上主持考試的班長,分明看到了有些同學寫信的手在顫抖……

考試交卷了,家書被班委會統一收走了。大家以為這就結束了。

N天之後,同學們的父母都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來自北京孩子的筆墨家書。

又N天之後,同學們自己也十分意外地接到了來自老家父母的回信。

一位同學直到寫畢業感言的時候還寫道:“我沒想到班委會真的把我交卷的家書寄送到家裏了。我意外地收到家人的回信,讀到父母因為我的去信而欣喜,讀到平日即使天天電話也無法表達的情感,我熱淚盈眶。科技的發達讓我們忽略了傳統的方式,可正是這些傳統的方式,才讓我們體會到了更深更暖的情感。我真是不知道怎樣表達對班委會的謝意!”

一位同學拿出手機來向班上同學炫耀家人收信後發給他的短信,然後說:“每次一讀這條短信,我就充滿了力量!”

考試之後的某一天,班長接到了一位班上同學發來的一條短信:“秀萍,謝謝你上次家書的考試,我家人收到信了,他們沒有告訴我,而是給我寫了封回信。你可以想象我收到回信時候的意外和感動。謝謝你!”

在和君,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大事。但同窗情誼,就是這樣一次次地發生,一次次地沉積,一次次地令人品味甘醇。你作為其中的一員,你無法不感動,不喜歡,不溫暖。你會想起海子的那首詩歌的感覺——《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隻願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情景二: 情深似海,一瀉汪洋

上帝在塑造我的時候,給了我最平凡的外表,最平凡的頭腦,最平凡的人生,但是母親給了我一顆堅強的心和一雙能看見美的眼睛,讓我能夠在這樣的平凡中尋找著自己的不凡,快樂地前行著,永不放棄!

1.童年印象

我出生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個普通的二級城市。呼和浩特的冬天很冷,春天風很大,那裏的人喜歡吃肉喝酒,民風純樸可愛。

我就出生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因為我是一個女孩子而讓我的父親分外不滿,於是我的出生伴隨著一場不幸婚姻的終結,我成為了倔強的母親的唯一財產。

我對童年的印象其實很幸福,因為外公外婆的寵愛,我過得無憂無慮。但童年的我在外人眼裏可能是個無比可憐的生命,據說當年有人要收養我,這樣我的母親就可以沒有負擔地再組建一個家庭。但是她都堅定地謝絕了,堅持一個人把我撫養長大,而且擔心再婚會影響我的成長,直到現在都沒有再結過婚。

現在想想小時候的生活真可怕,一個單身的母親帶著一個處處需要錢的孩子該怎麼過?況且母親因為早些時候身體不好在單位備受排擠,被調動到了一個最髒最差的工作崗位。為了養活我,母親每天做完單位的工作,還要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工作,除了過年的幾天基本就沒有節假日,甚至沒有周末。天不亮母親就上班了,一直到天黑才能回家。我的母親生活非常簡樸,每天都帶一些前一天的剩飯去上班,連館子都不舍得下一回;一件衣服穿很多年,好的鞋子都不舍得買一雙。可是媽媽從來沒有在我麵前抱怨過什麼,甚至從來都不讓我的生活缺少什麼。不懂事的我很少能感覺到經濟上的巨大壓力,但是它卻如同陰霾在母親的頭上壓了十幾年。

母親非常重視對我的教育,隻要是和學習有關的事情她都不會吝嗇。每個月她都會拿出不少的錢給我買書,我們母女倆是小區書店裏的常客。那個時候媽媽有一點點錢都會拿到銀行存起來,路上她拉著我小小的手說:“這些錢是留給你上大學用的。”這是我對大學最初的概念。

每次周圍的鄰居看到我,都會和我說:“你將來一定要好好學習啊,你有一個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所以我從上小學的第一天起學習就很努力,成績很好,什麼事情都積極參與,拿了很多很多獎,因為我知道那是我唯一能報答她的方式,隻有在這樣的時候媽媽才會最開心。

2.一夜成長

該上初中了,我被“電腦派位”到全市最差的一所中學,那裏好多年都沒有一個學生考上重點高中,周圍家裏有點錢、有點關係的全部都轉學了。我媽也著急了,隻好求了我的爸爸,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他。

見到他第一眼我的心裏就涼了,那不是我想象中父親的慈愛眼神。他向我炫耀他的富有,言語下希望我能夠好好求求他,然後他幫我到好的學校去。當時的我傷心欲絕,父親的愛居然要乞求才能夠得到。我多麼希望我的爸爸是一個乞丐,哪怕窮得快要餓死了,他都會把最後的半個饅頭留給我;或者是他死了,那樣我還會認為他是愛我的,就像所有人的爸爸一樣,他隻是無能為力……但是我的父親就這樣相安無事地在我身邊生活了十幾年,還在我最無助的時候以這樣的姿態出現在我的麵前。當時我哭得幾乎昏過去,第一次見麵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不久以後他又來看我一次,開著車帶我到機場附近兜風。一路上我們不停地爭吵,最後他把我扔下車,說有本事就不要來求他。站在荒涼的機場裏的小小的我,手裏隻有一個煎餅,我狠狠地把煎餅摔在他的車上,說:“我這輩子死都不會來求你的!”然後我打車到了媽媽的單位,蜷曲在雜貨堆裏哭了整整一天。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找過我的父親。

我一夜間長大。

我依舊待在那個學校,然後以那個學校從來沒有過的高分考上了內蒙古最好的高中,然後考上了好的大學。周圍的人突然非常羨慕我的母親,仿佛她成為了一個英雄,而我就是她無比的榮耀。

但我想本來的我可能不是這樣的,應該說一定不是這樣的。當年的母親有很多的選擇,任何一個其他的選擇都會讓我的人生變成另外的一個版本。如果沒有媽媽這樣一個艱辛的選擇,我可能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麻木、無知甚至齷齪地生活,但是她用她一生的幸福交換了我的幸福,並且教給我什麼是美好、理想和崇高。

3.我是上天的寵兒

這樣的生活肯定會有缺少和放棄,肯定要多一些挫折和付出。小時候看見媽媽拿著我的畫稿偷偷哭,因為沒錢送我學畫畫她心裏很難受,我心裏也很內疚。後來我兩次被選進奧校學數學,每個月都要交錢,第一次入選我都沒有和媽媽說,第二次在報名的路上又返了回來。

但是我的生活沒有悲傷和苦難,任何的艱難和母親為我承受的苦難相比都那麼渺小單薄。回想起過去的生活,想到的不是那些灰色的記憶,而是母親對我深沉的愛和家庭的溫情。現在每次看到溫情的場景或者聽到溫情的故事,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感情奔湧,淚流滿麵。

我失去的都是不重要的,得到的是親情、感恩、堅強、珍惜、善良這些足以讓我幸福一生的東西。我是上天的寵兒,不是嗎?

4.相遇和君

如果我前進的動力一直是回報母親,那越到後來就越容易迷失自己。幸運的是我在即將步入社會之前遇到了和君,先生和老師們的教授與教誨、兄弟姐妹們的理想和朝氣,激發了我對未來、對事業的無限向往,讓我進一步地思考了“自我實現”和“自我價值”的意義。如果說我之前做事的目標和動力是讓我的母親欣慰,那麼現在我做事情完全是為了自己,為了自我價值實現的滿足和對理想的熱情。

雖然現在的我依舊平凡且渺小,但是我相信,隻要我一直努力下去,隻要我堅持不放棄,終究有一天我會成為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堂堂正正的大寫的“人”,書寫一個無比精彩的自我!

5.關於朱達和愛情

大家有時候會問我們是怎麼在一起的,我也說不清楚。六班的兄弟很鐵很義氣,我每天就和大家廝混在一起,玩得不亦樂乎。大家對我很好,都很照顧我。有一個朱達哥哥,經常找我玩兒,每次他都傻乎乎的,舉止間帶著農村孩子特有的質樸和江西男人的倔強。我知道他是個很好的人,很信任他。

後來我們就走到了一起,很自然的,仿佛我們注定就是一家人。

一個人的時候經常想起朱達傻乎乎的可愛樣子,想起他的貼心和溫暖。我嘴角滿是微笑,但眼睛裏飽含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