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理想,春暖花開31(2 / 3)

這是一種情義。

上麵這些文字,是一個女生發在論壇上向所有同學真情告白的帖子。在今天這個時代,已經很難想象,誰還會有心情去作如此信任、坦誠、自然和真摯的自我告白。然而,在和君商學院,同學們之間的這種信任、坦誠、自然和真摯,就像是空氣一樣彌漫著每一個集體,像是電影一樣感動著每一個人。上麵這個女生的帖子,僅僅是同學們自發形成的“真情告白大接龍”帖子係列中的普通一帖。有幸參與其中、通讀全部接龍的人,無不感歎:這真是一場人人情動於衷、集體情深似海的信任奇觀,坦誠到令你震撼,溫暖到讓你沉醉。

一位同學說:“親愛的兄弟姐妹們,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告白接龍,我們真真正正讀到、讀懂了一些鮮活的生命,那些經曆的弱小、美麗、苦難、驕傲,那些富有張力的人性力量,以及其閃耀著的熠熠光輝。我們為之感動、為之歎息、為其呐喊、為其鼓掌加油,這一切包括了我們,又遊離於我們之外,這就是A6兄弟姐妹們生命體會獨有的相互交輝。我們相信,今日的這一場告白、這一場認同、這一次互相信任與愛慕,將銘刻於我們人生中最本質最純粹的生命底色中。我們非常渴望將兄弟姐妹們的告白故事在畢業前整理成冊,讓我們即使在以後彼此分開的日子裏,隻要看到這冊子或這書頁,也就立刻能想起這些親愛的鮮活的人物和生命,為我們那時意誌消沉或意氣風發的生命狀態再次注入新的力量!”

先生發帖說:“每看一個A6同學的真情告白帖子,我心裏都蔓延一種‘不願結束’的深深眷戀,隨著A6畢業日期的漸行漸近,這種眷戀日增離愁和傷感。畢業總是意味著分手,231畢業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別難過,很快就有A6的,跟A6在一起的日子會更濃情、更唯美。那麼,A6畢業之後呢?現在,A6畢業的日子開始進入倒計時了。就是不舍啊!沒有了你們,我也會講我的商業寫生和田野研究,但怎麼也沒有心情去講我的江南情懷和春樣的隱痛啊。而在你們麵前,我信手拈來就講了,那麼的大大方方、自然而然。我們這夥人在一起,就是那麼的自然而然,哪怕是裸奔,哪怕是袒露,哪怕是在別人的故事裏流自己的眼淚,哪怕是恭維捧場、打情罵俏、搞怪作樂,都可以那麼的率真、自然和深淺濃淡總相宜,沒有矯情和做作,毋須偽飾和防範。這樣的人情,哪裏還可尋得?大家還記得我寫的那篇關於阿加西最後告別的文章嗎?他淚流滿麵向全體觀眾發表告別詞,唯一要表達的就是:感謝觀眾的厚愛造就了世界網壇上出神入化的阿加西!兄弟姐妹們,你們可知道,如果說先生真有什麼魅力和光芒,那麼先生最美麗的那一抹魅力和光芒都是你們呼喚出來的、是你們共同賦予的、是你們厚愛孵化的!讀著你們的告白帖子,想起一個個鮮活的麵龐,思念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一股深情噴湧而出,一瀉汪洋!”

情景三:畢業了,跟先生嘮嘮,權當道別吧

先生:

您好!

要畢業了,真想嘮嘮啊,反而不知從何說起。就當拉家常,說到哪算哪吧。

入塾時那些感動就不說了。聽您的課,學東西,開眼界是一方麵,更多的是悟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其實人生在世不就是做人、做事嘛。一門好的課,是講授者用心來講的,感動不了自己的課是不會打動別人的。因此,您付出的不僅僅是勞動,而是自己的感情和心血。兩年就這樣過來了,想想有多麼不容易。與其說您是在講課,不如說您是在講您自己的人生,講您的理想,講您的心路曆程,講您的痛苦,講您的快樂,講您的期冀。除了那些寫自傳的,這世上還有誰會對一群涉世未深的青年赤裸捐獻人格標本嗎?恐怕沒有,因為那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

就這樣,我們對您的感情越來越深,越來越複雜,不隻是師生感情,沒有那麼簡單,或許就是您說的那種心靈契約吧。最近看了一部書《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嗬嗬,挺感動的。有朋友問我:“怎麼還看這種書?”我說:“想賺錢想瘋了,血性都沒了,看看提提神。”還真是這樣,倒不是瞧不起沒血性的男人,哪有那麼多的血性,就是喜歡那股子爽勁,沒辦法的事。男人和女人的交往需要感覺,男人和男人的交往更需要感覺。

還記得那次與您一起吃飯,很多話想說,就不知道怎麼說,其實感覺到了也就行了。

但是還是想跟您說點事,就說我經曆的那些小事吧。

聽您講《我的路之一》時,對你的家境和成長苦難,我並不覺得遙遠,盡管比您小了整整十歲。那樣的苦,那樣的餓、冷、賤、累,我明白,因為我娘和我姐都討過飯;但我受的苦並不多,起碼能吃飽,因為我有五個姐姐,有父母和她們撐著。那些事不多說了,現在想起來還心酸。

好在我學習還好,是那種拔尖的學生,所以一家人都很欣慰。但供孩子上學,對窮人家來說,實在是件苦事,孩子學習越好,讀的年頭越多,家人受苦越多。往往供出一個大學生,老人都累垮了,我畢業一年後父親得胃癌去世了。

等我上高中的時候,家裏就不得不想點新的門路,弄點錢。父母就開始賣糖葫蘆。五六十歲的老人,扛著一捆糖葫蘆,大冬天一天跑幾十裏山路,也就賺十幾塊錢。父母一直賣到我畢業後半年,直到父親得病。現在看到賣糖葫蘆的真是親切,那種感覺,就是親切。

讀高二的時候,有一天回家取幹糧,母親不在。父親告訴我母親因為拿了一把毛票到城裏買糖,沒人要,住下了。母親平時出門從來不吃中午飯的,她肯定不會去住旅館,我六歲那年母親臘八出去討飯,住人家門樓裏一次,這次她會住哪裏?轉過身就哭,回校的路上也是哭,一直哭。

那年我十七歲。

我明白了什麼是尊嚴!

我明白了要想得到尊嚴,必須出人頭地!

我懂得一個男孩子要挑起一副擔子!

我知道農民真苦啊!

拚命學!拚命學!累得吃不下飯,把饅頭泡成粥吃,還是拚命學!滿嘴脫皮,還是拚命學!高中,我學習生涯中最充實的一段時光!

於是考上了大學,成績出奇的好,但隻去了省裏的財經學院,因為那是我報的最高誌願。也沒人告訴我報哪個學校,因為我所在的普通高中就兩個班,一個文科一個理科,以前一年就考上一兩個。母親從來沒認為我能考上大學。

大學四年,不堪回首。除了找到了心上人,我一無所獲,學生會幹部呀社團呀什麼的,後來證明一文不值。不過這也就夠了,一個養尊處優但甘願為我吃苦的女人,一個愛我勝過愛她自己的女人,一個讓我常常心疼的女人,一個讓我流淚的女人,愛了,也就夠了。

大學畢業後的日子,很平淡,說白了,就是一個從理想到現實的過程。

當辛苦一生的老父親得了重病,你卻無力為他提供比較好的治療,一月六百塊錢的工資隻夠一針,你看著他一天天消瘦,你看著他看你的眼神慢慢地像孩子看父親,你看著他慢慢地死亡……

和最心愛的女人結婚,我就出了一個人,衣服都是她媽買的,沒有錄像,沒有車隊,沒有鼓樂,沒有鮮花,沒有老人……結婚第二天回老家,把新娘給凍哭了。結婚一個月,回家奔喪。蜜月?結婚就是為了讓父親安心地離去。

對我來說,這些真的沒什麼,很平淡,也沒覺得多痛苦,隻是第一次覺得自己很沒用,對不起家人。

理想?什麼是理想?如果有,就放在心裏吧。

於是想賺錢,於是想走出去,於是發奮呀,拚命呀,終於考上了清華的MBA。

讀清華的MBA,因為遇到了先生,結識了一批兄弟朋友,所以我不會後悔。

現在呢,拜先生所賜,有個台子,能夠撲騰幾下。我會耐心去做,三十歲的人了,耐性也有了。

在外打拚了,至於世道人心,還真有些體會。“道法自然”,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吧,這世界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我也就這個樣子了。

回過頭來看看入塾時給先生寫的信,現在與那時真不一樣,心境不一樣了。

您給予的太多了,不知道怎麼謝,大恩不言謝!

如果我有本事了,我請您去看看我家的老屋,看看生我養我的那個小山村,然後一起去看看您家的老屋,看看您生長過的小山村。

一言為定!

情景四: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首屆和君商學院最後一講完美落幕半個月後的某一天,首屆畢業生嚴格選拔的最後名單正式出爐:一部分同誌入選成為畢業生,表明了和君對他們修學態度和成績的認可;一部分畢業申請者則落選。很快地,落選者都收到了一條和君發來的短信:“首屆畢業生選拔結束,你未能入選,和君論壇對你即刻關閉。感謝你對和君商學院的參與和貢獻,祝福你一路春風、前程錦繡!”與此同時,和君論壇上閃亮地開出了一個新欄目:“和君商學院首屆畢業生。”

一時間,入選者歡呼雀躍、奔走相告,有的幸福喜悅,有的淚流滿麵,有的激動不已,有的愧疚難當,感動、感謝和感恩的帖子充滿了整個論壇。而在落選者那邊,王明夫、陳誌強和不少班主任老師接到了N多的電話、短信和郵件,他們懇請和君再度考慮,請求畢業。有自己三番五次懇求訴說的,有由班主任出麵說話的,有由班委會來集體求情的,有由和君合夥人表達願望的。對此,和君一概給予了拒絕。對畢業生的選拔,是嚴肅而慎重的事情,豈能有商量餘地?

和君很絕情嗎?不!下麵是一個落選者聞則珊與和君老師的通信,和君雖未準予她畢業,但師生情誼,令人動容。事實上,這個落選的聞則珊,比不少已經入選畢業的人要優秀很多,和君反複權衡,不讓她畢業,也是用心良苦。

先生:您好!

我現在懷著一顆愧疚的心,一邊哭一邊給您寫這封信。

先生,對不起,則珊錯了。

前天晚上,坐在公交車上收到和君發來的落選短信,我先是一愣,後來想,算了,有機會聽您講課就是很大的福分,畢業不畢業無所謂了。雖然心裏有些遺憾,但也沒再多想,隻是覺得以後不能去論壇看那些好帖子了,很可惜。

今天晚上,張強在火車上給我打電話,暗示我可以給陳老師打個電話。我本來有些猶豫,但是想起來您常說做人要善始善終,於是決定還是要打這個電話。事實證明,如果我沒有打這個電話,我還將糊塗不知多久。

我太不成熟,太任性,太不懂事。陳老師說我不懂得如何為人處世,我一開始很不服氣。因為,在學校裏,同學們都喜歡和我玩;在辦公室,工作之餘我也總能把氣氛搞得很熱鬧。在我看來,自己的人緣很好,怎麼會不懂得如何為人處世呢?我還和陳老師說:“您對我的認識有偏差,10年之後您肯定不這麼看我。”我太幼稚可笑。

現在想想,自己說那話的時候是多麼的執迷不悟。陳老師說:“則珊啊,你知不知道,先生和我為了你的事討論了多少次,花了多少個小時?”那一刻,我幡然醒悟,號啕大哭;那一刻,我意識到我真的是錯了。平日上課的時候,您苦口婆心地說了那麼多次,我怎麼就是沒有反應過來呢?我大哭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覺到害怕,為什麼這麼長時間了我錯了還不自知?這實在讓我感到毛骨悚然。

其實說白了,我就是不懂得虛心和沉潛,就是心浮氣躁還心高氣傲。和同誌交往,我淺嚐輒止,沒有把這裏的同誌當成自己至親的同學、同事那般看待。對於功課,我坐吃山空,自認為經濟學基礎好而不深入學習。對於紀律,我漠視、任性,和同誌慪氣,耍小孩子脾氣,拿院規出氣,拿紀律出氣。而現在呢,卻是隻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隻有錯過了才知道哀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