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則珊
情景五:今天誰沒來
(這是王明夫在私塾論壇上的一個跟帖)
小時候家裏窮,吃頓肉是一家子十幾口人的盛大事情。家庭哪一次收入多了,父親就會買幾斤豬肉回家,配套的一定是母親浸豆子做豆腐,搞一次家庭盛宴。這樣的一頓肉食,能管上一家子人時隔幾個月的饑腸渴望。
二哥在離家七八裏地的初中住校,平時是不回家的。每次有肉食的“夜宴”,父親總是要差使我去學校把二哥叫回家。我那時估計也就六七歲,去二哥學校要穿越莊稼地、池塘埂、墳地,會害怕,小我兩歲的弟弟王民貴總是跟班做伴的。
兩個小孩晃蕩著,走上一兩個小時去二哥學校裏報信給他說爸爸媽媽讓回家。這種事情總是在傍晚時候進行,爸爸媽媽總是要叮囑我必須在學校下課之後二哥學校晚飯開飯之前趕到。我記憶中,沒有一次食肉的機會是會漏掉這種事情。據說,在大哥上初中的時候,傍晚時分走在那條小路上去叫大哥回家的是二哥。
大哥、二哥和我,都在那個鄉村學校讀完自己的初中。在我上初中的時候,類似情形走在那條小路上去叫我回家的是在本村上小學的王民貴和小王民貴三歲的老幺弟弟。對我的父親母親來說,食肉的機會,是不能漏掉任何一個孩子的。可憐天下父母心、手足情深等說法,人人都那樣重複說著。誰知道我對這些說法的感受和理解?
對私塾先生來說,一次精心準備的課,是希望不要漏掉任何一個弟子的。夜深了,課上完了,如果感覺這堂課真不錯,總會驚醒似的問起:“今天誰沒來?”
陽春說:“就在刹那間,我想到了先生,想起疲憊的先生數次在深夜的課後問我:‘今天有誰沒來上課?’天哪,以前我總以為先生是想嚴肅紀律,想提醒班委抓好考勤。而隻有在昨天的那一瞬間,瑟瑟秋風中的我領悟到了先生問話的真正用心……”
每當我問“今天誰沒來”的時候,我是有一種類似於可憐天下父母心和手足情深那種的微妙感受的。這是我對自己生命過程的“精準體驗”!這種體驗不能與人道,不便表白,一表白,就成煽情和濫情了,就庸俗化了,就沒有了自己靜靜地和孤獨地體驗生命過程的意味了。
陽春在“昨天的那一瞬間瑟瑟秋風中”感受到了我的“精準體驗”,可以反證他對私塾、對同學們的態度。我真的被擊中了!深被打動……
情景六:驚詫而刺激的“非潔版”課後,及時PG
我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一個個企業和一個個企業家的成功故事,當他們呈現在公眾麵前的時候,他們已經是偉大光輝和令人仰慕的成功者形象了。那麼,在真實的商業生態中,那些企業和企業家,他們的動機、作風、為人、品格和所作所為又是怎樣的一副麵孔呢?一位智者說過:人生中最讓人感到傷痛的事就是看到偉大的“陰部”!媒體上那些魅力四射或熠熠生輝的企業家,他們在偉大而光輝的形象背麵,又是一種怎樣的真相呢?
私塾曾有一堂課,讓一個見多識廣、敏銳過人、洞察真相的人物講授不作修飾、原汁原味的中國企業家原生態,揭掉偉大和光輝的麵紗,撕開他們的“私處”,亮出他們的真相,然後從中導出一些成功啟示錄,比如說:“在中國社會,啥樣的人更靠近成功?”“在中國社會,那些成功了的偉大光輝形象,究竟是啥樣的人?”這堂課,可謂是過癮而刺激,令人驚詫而又發人沉思,比未經“潔版”處理的《色戒》出格多了。
課後,先生的感覺,就像是父母帶孩子去看了一個必須看的非潔版電影。父母知道,這樣的真相,孩子們必須知道,孩子們也到了該知道的時候了,但又隱隱擔憂孩子們對非潔版誤解誤讀,幼小的心靈受到毒害。可憐天下父母心,先生及時發出了一個PG(Parent Guide,家長指南)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