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遷都(下)
盛寧王朝丟失燕京已經是發生在六十三年前的事情了, 經曆過這一事件的人已經不多,還能存有記憶的那就更少了。
陸家老太太便是為數不多的特例之一,老太太今年高壽九十多了,堪稱高壽中的高壽,由於耳聰目明←
“母妃難得回家見到諸位姨母,能不急麼?”倒不是說陸瑋回家不易,起碼比陸珊方便多了,關鍵是陸家這一代的姐妹都長大了,最小的陸玖也在五年前出閣了,再要湊齊可不容易。
顧睦顧眉不知事,見到顧沁咯咯直笑,有點搞不清這到底是叔叔還是哥哥。
不過很快就有人給她們解惑了,顧真進門看到顧沁和顧盼在說話,忙招呼道:“小皇叔好,公主姐姐好。”
按照元琪最初的意思,穆親王的位置肯定要給顧元娘的兒子,畢竟他們父女的功績擺在那裏,真是無子國除或是皇子出繼,太讓人寒心了,再說宮裏也沒有富裕的皇子可以出繼。
至於是不是長子,其實不是很重要,隻不過長幼有序,元琪才順帶提了句。
陸琮和顧元娘的子女緣不錯,成婚多年共育有兩子兩女。長子陸慎生下來隨了陸姓,顧元娘當時的說法是,再說長子可隨母姓繼承王位,也得陸琮有後才行,所以次子出生前,陸慎不能改姓。
生了陸慎之後,顧元娘又生了兩個女兒才生了小兒子。按說這會兒可以給陸慎改姓了,可他小人家不幹,堅持自己姓陸,讓改弟弟的姓。
顧元娘頓時就懵了,在他們家,姓陸還是姓顧意義不一樣的,涉及到穆親王府世孫的人選,次子隨母姓不稀奇,可王位給了弟弟不給哥哥,好像有點說不過去。
陸慎那會兒還不到七歲,雖然上學了也不是很懂事,顧元娘不敢把他的話當真,隻能把事情往後拖,小兒子從小隻叫小名,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
一直到陸慎滿了十歲,他還是堅持己見,說自己是兄長,應該隨父親的姓氏,外祖父沒有兒子,要把王位傳給外孫,也該是弟弟改姓才對。
顧元娘終於相信大兒子是認真的了,隨後顧茂正式上了折子請封世孫,元琪親自給滿了三歲還沒大名的小家夥賜名顧真。
五代同堂的安遠侯府給家裏老太太過壽,熱鬧程度自不用多說。
老太太的年紀很大了,雖然腦子還是清醒的,無奈子孫實在太多,曾孫輩勉強還能記全,玄孫輩真的就是認不完了。
當然,三位公主老太太肯定是認得的,顧盼代表陸珊發表感言,說老太太千萬要保重身體,母後正在燕京籌備遷都事宜,等老祖宗百歲大壽的時候,她在燕京給她擺壽宴,還帶她去登香山。
老太太聞言微微眯起雙眼,她想起很多年前,比此時的顧盼還要年幼的陸珊在她跟前說過的話。
第175章 立儲(上)
皇帝有意讓齊國公主入朝議政, 這是滿朝文武都心知肚明的事,而且基本上也都接受了。
從太丨祖皇帝開國算起,顧家的公主就有從政從軍的先例,雖然個例不多,但也並非孤例,再多一個齊國公主,多數人都覺得很正常,個別人不太適應也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