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不計薪酬的健康心態(1)(1 / 2)

1.不要為薪水而工作

有一些剛出校門的年輕人,總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認為自己一開始工作就應該得到重用,就應該得到相當豐厚的報酬。他們在工資上喜歡相互攀比,似乎工資成了他們衡量一切的標準。但事實上,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缺乏工作經驗,是無法委以重任的,薪水自然也就不可能很高,於是他們就有了許多怨言。

也許是耳聞目睹父輩或他人被領導無情解雇的事實,現在的年輕人往往將社會看得比上一代人更冷酷、更嚴峻,因而也就更加現實。在他們看來,我為公司幹活,公司付我一份報酬,等價交換,僅此而已。他們看不到工資以外的東西,曾經在校園中編織的美麗夢想也逐漸破滅了。沒有了信心,沒有了熱情,工作時總是采取一種應付的態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以報複他們的雇主。他們隻想對得起自己掙的工資,從未想過是否對得起自己的前途,是否對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

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原因在於人們對於薪水缺乏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大多數人因為自己目前所得的薪水太微薄,而將比薪水更重要的東西也放棄了,實在太可惜。

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隻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一個人如果隻為薪水而工作,沒有更高尚的目標,並不是一種好的人生選擇,受害最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一個以薪水為個人奮鬥目標的人是無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從來不會有真正的成就感。雖然工資應該成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從工作中能真正獲得更多東西卻不是裝在信封中的鈔票。

一些心理學家發現,金錢在達到某種程度之後就不再誘人了。即使你還沒有達到那種境界,但如果你忠於自我的話,就會發現金錢隻不過是許多種報酬中的一種。試著請教那些事業成功的人士,他們在沒有優厚的金錢回報下,是否還繼續從事自己的工作。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絕對是!我不會有絲毫改變,因為我熱愛自己的工作。”想要攀上成功的台階,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選擇一件即使酬勞不多、也願意做下去的工作。當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時,金錢就會尾隨而至。你也將成為人們競相聘請的對象,並且獲得更豐厚的酬勞。

人生的追求不僅僅隻是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還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有更高層次的動力驅使著我們。不要麻痹自己,告訴自己工作就是為賺錢——人應該有比薪水更高的追求目標。

工作的質量決定生活的質量。無論薪水高低,工作中盡心盡力、積極進取,能使自己得到內心的平安。工作過分輕鬆隨意,無論從事什麼領域的工作都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將工作僅僅當作賺錢謀生的工具,這種想法本身就會讓人蔑視。

事業成功人士的經驗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隻有經曆艱難困苦,才能獲得世界上最大的幸福,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隻有經曆過奮鬥,才能取得成功。

2.工作中比薪水更重要的是什麼

薪水是企業對員工所做的貢獻——包括實現的績效,付出的努力、時間、學識、技能、經驗與創造所付給的相應回報與答謝。薪水包括基本薪水、獎勵薪水、附加薪水、福利薪水等。

職業所給予人的薪水僅僅是員工工作報酬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少的一部分。除了薪水,職業給予的報酬還有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建立。這些東西與用金錢表現出來的薪水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

職業所給員工的,要比他付出的更多。如果員工將工作視為積極的學習經驗,那麼,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了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當年輕人剛剛踏入社會時,不應該過分考慮薪水的多少,而應該注意工作本身帶來的報酬。譬如發展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提升個人的人格魅力……與你在工作中獲得的技能與經驗相比,微薄的工資會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領導支付給你的是金錢,你自己賦予自己的是可以令你終身受益的無價之寶。

能力比金錢重要萬倍,因為它不會遺失也不會被偷。人們都羨慕那些傑出人士所具有的創造能力、決策能力以及敏銳的洞察力,但他們並非一開始就擁有這種天賦,而是在長期工作中積累和學習到的。在工作中他們學會了了解自我,發現自我。這是職業賦予人最珍貴的禮物。

使自己的潛力得到充分培養和發揮才是比薪水更重要的。

3.掌握技能並不是僅僅為了薪水

無論你目前從事哪一項工作,一定要使自己多掌握一些必要的工作技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把自己訓練培養成一個適合你期望的職位的人,而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讓自己勝任這個職位。在主動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時,你應當明白,自己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獲得金錢上的報酬,而是為了使自己更長久地發展。更重要的是,多掌握一些必要的工作技能,然後才能在自己所選擇從事的終身事業中,成為一名傑出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