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婚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離婚者會一蹶不振、茫然若失,在精神、心理、情感諸方麵產生障礙。有的人因此改變生活習慣,染上不良嗜好,如吸煙、喝酒等;有的人因情傷身,身體健康也受到損傷,甚至會體質迅速下降,誘發各種疾病。
因此,希望人們能認識到,草率結合、草率離婚不僅僅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給親友帶來焦慮不安、給個人生活帶來痛苦,而且會給當事人的身心健康帶來莫大損害。
14.怎樣克服再婚心理障礙
在各種類型的離婚案中,再婚者由於各種心理障礙造成夫妻感情破裂的比例占50%以上。絕大多數再婚者離婚所提的理由是感情不和,但這僅僅是表麵上的托詞,在其背後卻是當事人難以啟齒或自己並不了解的各種心理障礙。
夫妻關係之所以發展到危機階段,主要是以下的幾種心理障礙引起的:
懷舊心理
由於你和前夫(妻)心心相印,感情深厚,使你無法忘懷和前夫(妻)共同生活的那段經曆,忘不了他(她)對你的深情厚意。因此,雖然選擇了再婚的道路,重新組成了家庭,可是,由於沒有及時調整再婚的心理狀態,不時流露出對前夫(妻)的懷念之情,這自然會引起對方的不快,進而妨礙夫妻的感情交流。
自卑心理
由於傳統習慣勢力的影響,認為自己是再婚,沒有權利挑挑揀揀,以致在再婚擇偶時,隻要對方不嫌棄自己就滿足了。婚後發現對方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才感到自己入了俗套,欲離不忍、欲合不能而陷入困惑之中。
比較心理
由於再婚前彼此缺乏真正的了解,婚後又不能接受、容忍對方的某些特征的嗜好,自己又不作必要的心理調整,遂常常將對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與自己原先的配偶作比較,並挑剔新配偶的不足之處。久而久之,對新配偶的失望和對原配偶的懷念之情同步滋長,並表現在自己的言行上。這樣必然會加深雙方的隔閡,進而釀成新的婚姻危機。
期待心理
再婚者大多持有這種心理,他們希望新配偶在各方麵和原配偶一樣,抑或超過原配偶,從而給予了較高的期望。婚後發現對方並非自己期待的那樣而大感失望,就會試圖努力來改變對方。如果對方能按照自己的要求發展,也許能維持婚姻,加深夫妻感情。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即使初婚者也難以改變對方的特征和習慣。因此期待值越高,失望值就越大。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已經明白了產生矛盾的原因和心理基礎。如果你不希望邁出離婚這一步,那麼從現在起,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心理障礙
上述心理障礙是導致夫妻感情危機的根源,所以必須逐漸加以克服。過去的不必再留戀,現實生活才是重要的。
心理調整
首先要對再婚的內涵進行重新理解,在此基礎上作必要的心理調整,這樣才能適應與原有婚姻完全不同的生活。具體的做法是:正確認識自己;容忍對方的某種性格特征;處處為對方著想。
加強交流
由於再婚者大多時間較為倉促,彼此間缺乏真正的了解,因此雙方應加強思想的交流,熟悉對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現對方的閃光點,從而使夫妻的感情水乳交融,心心相印。
相互適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習慣,隻有相互適應,縮小雙方的差距,相互理解和謙讓,才能使再婚家庭幸福美滿。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夫妻雙方的共識和努力。
充實生活
祥和溫馨的家庭生活是每個結婚者所向往的。對於再婚者來說,需要雙方一起努力,提高生活的素質,充實生活的內容,豐富生活的質量。具體的做法則要根據各自的特點和愛好來進行。
如果經過努力仍無法互相適應,這樣的生活已影響你的心身健康,不妨考慮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