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1日,涪江上遊普降暴雨,緊接著江沿岸江油-綿陽段城鄉50萬居民的生活用水受到了影響。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水汙染了呢?26日晚,綿陽市稱該市涪江江油、綿陽段水質錳、氨氮超標,並呼籲廣大市民近期生活飲用水盡可能使用桶裝水、瓶裝水等成品水。涪江水源是綿陽市的一大水源,綿陽城區30多萬居民飲用水量和生活用水的70%都需要涪江來供應,綿陽市之後還對其他兩個水源進行了勘察,並沒有發現異常。
如何應對食品不足及水汙染
由於暴雨的影響導致涪江支流一側的山體發生了泥石流,而四川岷江電解錳廠的位置恰好在山腰。一些礦渣隨著泥石流卷進河道中,從而使另一部分的河道出現了阻塞現象。21日,環保局對水樣進行了檢測,直到23日檢測結果才出來,發現氨氮、錳兩項指標超標。24日又一次進行了取樣,26日的結果發現隻有錳一項超標。據有關領導介紹,天氣睛好的時候,泥石堆積物不會受到雨水的衝刷,也就不會產生新的汙染。如果再一次發生暴雨,也許會對堆積物進行再一次的衝刷,把汙染物衝進河道。現在的主要工作是清理河道周圍的堆積物。從理論上來講,河水向下遊流動,隨著支流的彙集。河水流程也在不斷增加,汙染程度會慢慢得到減輕。如果在泥石流災害發生以後,出現了食品不足、水源汙染的情況應該如何應對呢?1.在食物不足的時候,為了維持生命可以適量進食。災難發生後,雖然有食物,但是一定要控製自己的進食量。2.在救援還沒有到來時,由於食物不足,可以尋找一些可以代替飯菜的東西,如山果。一邊用它們充饑,一邊等待救援。3.在發生泥石流以後,水源往往會被汙染,這個時候應該馬上停止飲用被汙染的水。如果仍然堅持飲用這些水會發生中毒現象。因為泥石流中可能會有一些化學物質或者是一些工廠廢棄物的殘渣,雨水對泥石流中的堆積物進行衝刷的時候,往往會將那些化學物質衝進河水裏。4.一次性的暴雨或者是連續的降雨是誘發泥石流的一個重要條件。當水已經被汙染,可以通過收集雨水的方法解決飲水問題。
在食品不足、水被汙染的情況下,一定不要出現以下情況:一是食品不足,不想方設法進行充饑,這樣隻會使自己的身體虛脫。二是一定不能飲用已經被汙染了的水。突發性事件很容易造成人員傷害,比如缺腿斷臂、渾身青腫、脊椎骨折。若有更嚴重傷勢急待處理,可以先不固定傷骨。但在搬移前應先固定包紮,隨後再完成治療。對於骨折可用固定的方法急救,固定整條斷肢,用繩子吊起斷臂。為了增加固定的穩定性,在沒有夾板的情況下可將傷肢與對稱的另一肢一起綁紮。在雙肢之間空隙部位填充襯墊,使得傷肢處於合適的位置。在斷肢上下及鄰近關節之間用柔軟結實的材料綁牢紮緊。所有的繩結應位於同一邊,平結會便於檢查傷口。懸吊材料以三角形繃帶最為理想,布料、腰帶等在緊急時也可使用。不能用綁繩直接捆紮傷口,或者讓繩結壓住傷肢。按時檢查血液循環是否通暢。如果發現手指變青或發白,說明吊帶與布條可能綁紮過緊了。
對骨折傷員的急救
1.肘部以下骨折
用懸帶將傷臂吊於肩上。從肘部至中指用加墊的夾板固定。在肘部下方打結可以阻止滑動。手臂抬高可以避免嚴重腫脹。
2.肘部骨折
肘部彎曲,用狹長吊帶支持。上臂與胸部捆紮在一起,阻止上臂擺動。檢查脈搏,確保血液循環。如果摸不到脈搏跳動,可稍稍將臂部放直,觀察能否恢複。如果斷肘僵直,別硬要弄彎它。用加墊的夾板將它豎直固定,用吊帶將斷臂綁在腰部。
3.上臂骨折
從肩到肘用加墊的夾板固定。腕部用窄帶吊於頸部。
4.肩胛骨骨折
用吊帶支撐受傷部位重量,用繃帶將臂部與胸部固定。
5.鎖骨骨折
用吊帶支撐受傷部位重量,用繃帶將臂部與胸部固定。
6.下肢骨折
需用“8”字形繃帶將足踝與雙腿都捆紮起來,這樣可以防止斷肢翻轉或縮短。
7.髖部或大腿骨折
將一塊夾板放於腿部內側,另一塊更長的夾板放於傷肢外側,由胯部至足踝部,用繃繩捆紮固定。如果沒有夾板,可在兩腿之間夾上襯墊、折疊的毛毯或衣物,傷肢綁紮固定於對稱的另一條腿上。
8.膝部骨折
如果傷腿僵直,將夾板置於腿後,膝部加墊。如果有條件,用冰塊冷敷膝部。如果傷腿彎曲,不要強行拉直,可將雙腿並攏,腿之間加墊,繃帶紮牢。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醫療援助,那麼應盡可能將傷腿綁直。
9.小腿骨折
從膝上部開始固定夾板,或者在雙腿間加墊、捆綁。
10.足部或踝部骨折
通常不用夾板,抬高足部以減緩腫脹。用枕墊或折疊式毛毯包裹踝部及足。踝部以上綁紮兩圈,足部綁紮一圈。另外,如果沒出現傷口,可以不必脫鞋,以起到固定作用。傷員足部不能負重。
11.骨盆骨折
表現為腹股溝或下腹部疼痛。膝部及踝部分別綁紮,腿部彎曲處墊上襯墊,整個身體固定於平台上,擔架、門板或桌麵等都可以。分別於肩部、腰部及踝部綁紮牢靠。在兩腿之間加墊,足、踝、膝和大腿之間分別用繃帶綁紮固定,用兩根更長的繃帶綁紮骨盆部。
12.顱骨骨折
症狀表現為血液或淡黃色黏液從眼鼻處滲出。傷員應放置於恢複位,滲液麵朝下,允許黏液流出來,這樣就不會壓迫大腦皮層。仔細檢查確保傷員能否正常呼吸。完全式固定包紮,盡可能讓傷員舒服一些。
13.脊椎骨折
如果傷員頸背部疼痛,而且下肢可能失去感覺,應判斷是否是脊椎骨折。輕輕觸動傷員肢體,察看有無感覺;要求病人按指示運動手指及腳趾。如果沒有希望獲得醫療援助,此處又很安全,要求病人靜靜躺臥。用合適的物品,如行李或墊石支在身體左右,防止頭部或軀體擺動。
14.頸椎骨折
懷疑頸椎發生骨折時,必須用適當材料圍住頸部,阻止晃動。用卷起的報紙、折疊的毛巾、車坐墊等材料都可以,折疊成寬10~14厘米的帶狀物,根據傷者從胸骨至下頜部的距離,朝向麵部的一側要折疊得寬一些,圍住頸部,用布帶或鞋帶係好。防止頸椎骨折產生更嚴重的後果。同時,將傷員肩部及髖部綁紮牢固,用柔軟有彈性的物品墊在大腿、膝蓋及足踝之間。用寬鬆的繃帶綁紮雙膝及雙腿,全身固定。盡快尋求醫療救助。
滑坡與泥石流災後的防疫
泥石流發生時常摧毀並淹沒沿途的房屋、牲畜及雜物,所以泥石流活動結束之後應對必要的地段進行清理消毒或隔離,避免與防止流行病的發生和傳播,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1.注重臨時性水源的衛生
盡量不取用河水、湖水和塘水等地表水作為臨時性飲用水源。山洪水流經地區淹沒的水井,即使洪水退後直接飲用井水也不安全。首先要清理水井,包括抽幹井水,清除淤泥,衝洗井壁、井底,再掏盡汙水。待水井自然滲水到正常水位後,進行消毒後再取用。要對水井進行水源防護,應有井台、井欄、井蓋,井周圍30米內無廁所。
2.注意飲用水安全
混濁度大、汙染嚴重的水,必須先加明礬澄清,然後用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劑對水進行消毒滅菌。受災群眾應盡量將水燒開後飲用,另外,盛水的缸、桶、鍋、盆等要保持清潔,經常倒空清洗。
3.盡量不吃受水浸泡過的食物
不吃淹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不吃被水浸泡黴爛變質的糧食、不吃受水浸的已經加工成米、麵粉等的糧食製品。無明確毒物汙染且又未變質的受水浸的冷藏、醃藏、幹藏的畜禽肉和魚蝦,可經清洗後及時食用,不應繼續貯存。受水浸的葉菜類和根莖類農產品,可用清水反複清洗多次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