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軍醫係統(2 / 2)

商量的事情當然不是關於和朝鮮談判的事情了,這件事允熥和秦鬆商量好了就行了,不會和他們商量的。

今日要商量的事情是關於在衛所設立專職郎中的事情。

允熥三年以前出行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個時代的大明軍隊是沒有專職郎中的,都是需要的時候臨時征召,主要是從地方的醫學部門那裏征召郎中。

允熥知道以後一個計劃就在腦中冒出了,然後經過不斷的完善,今日正式拿出來要與親信討論一下然後實行了。

允熥道:“朕三年前北巡北邊,才知道我大明的衛所無有郎中,這樣的話我大明的軍士平時生了病或者打仗時受了傷,卻沒有郎中能及時給他們治病治傷,多少大明的兒郎就這樣死去了。朕於心何忍!”

“所以朕打算在每個百戶所分派一名郎中,每個千戶所分派三名郎中,每個衛除以上分派的郎中外,分派五名郎中。”

“這些郎中不需懂得如何高深的醫術,與前幾年派到各宣慰司的郎中醫術一樣即可。正好今年年初從醫學堂結業的郎中尚未分配,正好可以作為第一批分派到衛所中的郎中。眾卿以為如何?”

幾位武將出身的人當然是馬上支持的。平日裏很少話的張溫道:“陛下此舉真是我大明軍士之福啊!”

郭鎮也道:“陛下,大明的軍士一向因為缺醫少藥在打仗的時候病死、受傷而死的不少,這樣一來可以大大減少這一事情。”

文官們處於本能,當然是不願意的,但是他們又不出什麼反對的話來,特別是允熥舉出了對於宣慰司派出郎中的事情,他們更不能反對了,總不能明大明的軍士比不上宣慰司的土官吧?雖然不少文官是這樣想的,但是現在不敢出來。並且這樣的文官現在乾清宮裏有資格言的也沒有。

允熥又道:“但是為防衛所武將將郎中挪作己用,所以規定衛所的武將無權命令郎中除了收治官兵以外的其它事情,任免的權利也不在武將手中,而是所有的郎中層層管理。並且所有的郎中都算作未入流的官員,並給俸。”

“千戶所的一名郎中管理百戶所的郎中和另一名千戶所的郎中,衛裏的一名郎中管理所有的本衛的其餘郎中。”

“最後在中軍都督府設立郎中司,由中軍都督府的掌判官陳性善管轄。諸位以為如何。”

既然對於是不是設立都沒有反對意見,那麼對於怎樣管理更不會有反對意見了。

景清倒是反對把他們都算作官員,但是允熥堅持,並且這時的未入流的官員和吏員的待遇一樣,也就罷了。

張溫感覺到了些許的不對勁,但是到底是怎麼不對勁卻不上來,也沒有反對。

所以這一條就這樣過了。

允熥當然不僅僅是給衛所的官兵安排郎中這麼簡單了,他還有更深層次的目的。

如何在不削弱軍隊戰鬥力的情況下保證對於軍隊的絕對掌控,是自從秦始皇已來曆代君王都思考過的問題,但是一直沒有好的辦法。要麼像唐玄宗一樣保證了戰鬥力卻無法保證忠誠,要麼像宋代的軍隊保證了不會叛變卻在除了保衛自己家鄉以外的戰爭中基本沒有戰鬥力。

但是來自後世的允熥見到過一種同時保證了戰鬥力和忠誠的方法。

當然,時代不同,生搬硬套也是不行的,所以允熥準備迂回前進。

在各個衛所設立郎中,因為大家都有生病、受傷的可能,所以都會親近郎中的,郎中就可以慢慢地融入這個集體,而不是像文官一樣高高在上。

然後郎中又算作了官員,並且不歸衛所武將管理,所以是獨立的機構武將也那他們沒什麼辦法。

允熥再親自進行一定程度的培訓,估計會起到一定程度的政委的作用。

當然現在的這些人是不行的。因為現在醫學堂的結業生大多派往邊境,就算是算作官員大多數人也不願意去,所以很多用的都是犯錯的文官再培訓一下。允熥怕這些人在軍隊中故態重萌,所以必須找真正的民間的郎中。

好在這不是去邊境,又算作了官員,估計民間的郎中會有人有興趣的。

允熥對這個係統的期望很大,不過就算完全沒有起到政委的作用,允熥也不會撤銷這套係統,允熥也希望軍人的地位提高一些,待遇提高一些,不要好像軍戶是打入另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