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異物感,“拔蘿卜”可改善(1 / 3)

我的一個朋友,做的是電話銷售職業,有時候和客戶商談的時間很長,忙得不可開交,一天之中,連喝水、吃飯、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最近,她給我打了一通電話,說自己突然覺得咽部不適,有異物感,經常覺得喉嚨處存了一口痰,經常咳個沒完,想將痰液咳出,卻是咳得滿臉通紅都不能咳出。

工作繁忙的時候,咽部異物感還並不是很明顯,但是一旦安靜下來,異物感就會非常強烈,讓她咳嗽之聲不斷,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患有哮喘呢。

各大醫院她也都去過了,吃了各種各樣的藥物,卻總是不見好轉,之後,她想到我是開中醫診所的,便打電話問我有沒有辦法改善這種症狀。我讓她第二天拿著病曆來我這兒,以充分確認她的病症。

第二天一大早,朋友趕到我的診所,拿著厚厚的一摞病曆,我仔細翻閱了她之前的病曆,發現她確實看過很多醫生,有些醫生認為她所患的是咳嗽變異性哮喘,為她開了抗過敏藥,沒有什麼效果;有的醫生認為她咳嗽為鼻炎所致,為她開了治鼻炎藥物,沒有什麼效果;有的醫生認為她所患的是慢性咽炎,為她開了治療咽炎的藥物,也沒有什麼效果……

這些病例的間隔時間隻有幾十天,但是在各種藥物的作用下,她的症狀仍然沒有得到緩解。

翻閱過她的病曆之後,我大概了解到了她的病情,之後為她推薦了——拔蘿卜的方法,如果行之有效,咽部異物感很快就會消失了。

我讓她端坐在椅子上麵,之後將自己的雙手大拇指按壓在她的頸椎脊柱兩旁,從第七頸椎棘突開始,平行脊柱從下向上稍微用力推動,推動的過程中應深按,同時要求她不停吞咽口水,如此反複按摩數次,朋友便說咽喉處的痰塊有所鬆動,之後我又繼續按壓了幾次,將雙手拇指放在她的兩側枕骨下麵,增大力度向上拉伸她的頸部,連續拉伸5秒之後,讓她放鬆了幾秒鍾,繼續拉伸三遍。

整套動作做下來之後,她非常高興地告訴我,這種方法太靈驗了,喉嚨處的不適感已經減輕了很多。不過這個過程力度要大些,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雖然按摩的過程中疼痛感較強烈,但是按摩過後會覺得非常舒服。我告訴她這種方法要連續操作一段時間才能根治她所出現的咽部異物感,從那天起,她每天都會到我的診所接受治療,一個星期之後,症狀果然消失。

但是我這個朋友是個大忙人,由於工作原因不能繼續到我的診所接受治療,我告訴她,自己也可以進行按摩。

具體做法:平躺在床上,之後將脖子下端靠在床欄上麵,慢慢地向下移動身體,將頸部在靠近床欄的地方來回摩擦10次,以充分按摩兩旁頸肌。此外,將枕骨靠在床欄固定處,並以此為支點,用力收縮頸部肌肉,之後向下拉伸脖子,效果是非常好的。

我的朋友按照我教給她的方法操作,後來打電話告訴我,她的咽部不適症狀幾乎完全消失,並且頸部僵硬、酸痛等症也都減輕了很多。

我為朋友推薦的這種方法實際上就是中醫上所說的推拿理筋、拉伸手法,民間將其稱為“拔蘿卜”的方法,因為這種拉伸脖子的手法同拔蘿卜的動作相似。

像我朋友這種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伏案工作的人,頸椎、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很容易發生病變,並且將近一半的此類患者都會發生咽部不適感。因為咽喉神經和頸部神經相連,等到頸椎或頸椎旁發生病變的時候,頸部神經就會受到刺激,累及咽喉部神經,導致咽部不適。

拔蘿卜的方法能夠有針對性地治療患者咽部不適,咽喉部神經不再受到刺激,患者症狀就能夠迅速消失。

人體經常會出現各種不適,如腰背酸痛、肩頸酸痛等,麵對這些酸痛症,多數人會覺得束手無策,服用止痛藥之後,很快疼痛就會再次襲來,如今,身體各處的不適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下麵就為大家介紹幾種秘方,能夠有針對性地治療身體各處的不適症狀。

一、肩酸

肩酸多出現在“辦公室工作一族”的身上,長期伏案工作,出現肩酸是很正常的,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緩解症狀。

1.敷蘿卜泥

具體做法:在蘿卜泥上撒些麵粉,凝固後,將其放到大塊紗布上麵,之後趁熱敷在肩膀上。

蘿卜泥熱敷肩膀能夠促進肩部血液循環,但是要注意,肌膚敏感的人最好不要使用該方法,防止過敏。

2.濕敷大蒜泥

具體做法:將大蒜搗成泥狀,加入適量麵粉,攪拌均勻,之後放到紗布上麵,緊敷在患處,重複操作幾次。

大蒜能夠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緩解疲勞,因而能夠緩解肩酸,但是要注意,皮膚過敏者使用此法容易長斑疹,因此過敏膚質者可以先在皮膚上塗一層油後再溫敷。

二、骨痛症

我認識一位朋友,患有高血壓、慢性支氣管哮喘、骨痛症,並且有甲狀腺腫大的傾向,之後我讓她連續服用海帶配芝麻,不但咳喘痊愈了,高血壓、骨痛症也有所改善。

具體做法:海帶20克,粳米100克,豬瘦肉,芝麻等各適量,一同放入鍋中熬煮成粥。

芝麻中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尤其富含卵磷脂,能夠防止頭發早白、脫落;海帶中鈣元素、碘元素,利於甲狀腺素合成,多吃海帶不但可以防病治病,還能夠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脂肪積聚。

三、膝蓋積水

鄰居家的老奶奶有膝蓋積水,每次去醫院抽水的時候都會痛苦不堪,並且每次抽水後過不了多久就會再次積水,讓她有種痛不欲生的感覺。後來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石蒜根球能夠治療膝蓋積水,便讓那位老奶奶嚐試一下,果然沒過多久,老奶奶的膝蓋積水症狀就消失了。

具體做法:將石蒜根球搗碎之後敷到腳心和膝蓋上麵,每天早、中、晚各敷一次,堅持半月左右症狀即可消失。

患有慢性風濕、變形性關節炎均可能導致膝關節積水,積水的時候雖然能夠到醫院用注射器將其洗出,但是長期如此,膝蓋也會受到傷害。

石蒜味辛甘,性溫,有毒,具有消腫、殺蟲、催吐等功效,能夠治療淋巴結核、風濕性關節痛、水腫等症。但是要注意,石蒜搗爛後外敷即可,通常不能作為內服。

四、肌肉酸痛

我的一個朋友,由於天天站櫃台,經常覺得肌肉酸痛,之後我告訴她用無花果葉洗浴試試看,沒想到她僅僅洗過一次就告訴我說效果非常好。

具體做法:將15片左右無花果葉子裝入紗袋之中,之後放到浴缸之中,放足熱水,然後整個身體泡進去,肌肉酸痛感就會消失。

無花果性甘平,具有健胃清腸、消腫解毒之功。堅持敷治,能夠切無名腫毒、癰疽疥癬瘡、黃水瘡、魚口便毒,對於咽喉痛、筋骨痛、風濕麻木等均有治療效果。用無花果葉浸浴能夠增強人體血液循環,改善肌肉疲勞。

五、腰痛

有段時間,我走起路來就會覺得腰痛,但並無其他並發症,之後我敷了一些炒鹽,腰痛就消失了。

具體做法:將2包粗鹽放到鍋中幹炒,之後裝入布袋之中,用毛巾包裹好,敷在腰部,等到鹽冷卻之後再繼續加熱,堅持此法兩三天腰痛症狀就會消失。

日常生活中出現腰痛症狀通常為坐姿不良所致,工作繁重、勞累等均可能導致腰痛,應當及時醫治,以免症狀惡化。

炒鹽能夠溫暖患處,促進患處血液循環,將積累在患處的水分充分排出體外,疼痛就會慢慢減輕、消失。

六、肩頸痛

肩頸痛通常出現在長期伏案工作的人群之中,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肩頸痛就會越來越嚴重。用炒鹽熱敷效果非常好。

具體做法:準備500克粗鹽,放到鐵鍋中翻炒10分鍾左右,等到鹽發黃發熱之後,放到錫箔紙和棉布中包好,之後在頸部、肩部、背部輪流熨燙,如果溫度太高可以墊上一條毛巾,每次熱敷半小時左右,每天敷2~3次。鹽的溫度下降後可以再次放入鍋中翻炒4~5次。

鹽敷能夠迅速升高局部溫度,調節人體神經,加快血液循環,鬆弛肌肉,進而消除肌肉疲勞,改善足、肩、頸、腰疼痛。粗海鹽炒熱之後能夠釋放可以被人體吸收的波長能源,通過錫箔紙的傳導、反射,對患處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七、身體痛

工作繁忙的時候,夜間睡覺就會覺得渾身疼痛,睡不著。之後我尋來了土方子——木天蓼酒,服用過後,第二天疼痛感就消失了,之後我又將此法推薦給了很多人,也都收獲了很好的療效。

具體做法:先在容量兩升的瓶中裝入1\/3木天蓼、100克蜂蜜,之後倒滿燒酒,存放兩個月左右即可飲用。

木天蓼的枝葉、果實、根都能入藥,具有補虛益氣、祛風活血之功,還可增進精力,迅速消除疲勞,暖身,增進性功能,強身健體。並且,木天蓼中有麻醉成分,而木天蓼酒能夠抗疲勞,短時間內恢複體力,效果非常好,但是要注意不能長期飲用。

去年的時候,有位女孩來我這裏看病,剛走進診所,我就看出這個女孩畏寒怕冷,因為六月的天,她還穿著長袖衫。仔細詢問,女孩說她到了冬天的時候,捂的跟個粽子似的也會冷得難受,手腳冰涼更是四季的常見狀態。

從中醫的角度講,她這是“腎陽虛”,檢驗之後,發現她甲狀腺激素水平明顯降低,腎陽虛和甲狀腺功能衰退有著密切的關係。

那麼為什麼甲狀腺激素水平下降就會畏寒怕冷呢?因為甲狀腺激素能夠促進人體中能量代謝,促進產熱。一旦人體內甲狀腺功能衰退,甲狀腺的分泌就會下降,人體產熱的水平就會下降,產熱量降低,人體的陽氣自然會降低,身體軀幹得不到溫暖,患者就會發冷,四肢冰冷。

可能有些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正常,而促甲狀腺激素水平確定升高了,可以理解為此症狀為甲狀腺功能衰退早期,患者同樣會出現怕冷症。我為這位姑娘推薦了一個治療手腳冰涼的秘方。

具體做法:取人參15克,黃芪15克,甘草10克,倒入溫水當茶飲用,每天飲3次,每月為一療程,經過1~3個療程之後,手腳冰涼就能夠得到改善。

在此方劑之中,人參和黃芪均為補氣佳品,甘草可治髒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增氣力、解毒。三味藥一同服用,補氣之功更甚,同時可補充人體正氣、陽氣,使得怕冷、手腳冰涼症狀逐漸消失。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甲狀腺功能的衰退通常和自身免疫紊亂有著密切的關係,是人體免疫係統出現的問題所致。它們把甲狀腺當作敵人,並與之對抗,使得甲狀腺細胞受損、數量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自然就差很多。

人參、黃芪、甘草三味藥都能夠調節人體免疫力,同時保護甲狀腺,促進甲狀腺細胞自我修複,此外,人參之類的補氣藥物具有一定的興奮作用,能夠刺激存留的甲狀腺細胞活性,讓它分泌出更多的甲狀腺激素。

這款湯藥的主要功效就是補充甲狀腺激素,同時對甲狀腺進行針對性調理,雖然見效速度較慢,但是堅持服用效果甚佳。

女孩聽完我的敘述之後,開始按照方劑服藥,同時服用一些具有補腎陽之功的中成藥,增強療效。

回到家中,女孩就開始服用我為她開的方劑和腎氣丸,兩個月之後,女孩又來到我的診所複診,再次出現在我麵前時,女孩的氣色已經大好,怕冷症狀也基本消失不見了。

但是要注意,導致甲狀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有很多,如血糖高,本身就可能會對甲狀腺產生毒害作用,還可能會由於下丘腦、垂體等器官病變而出現甲狀腺功能衰退症狀。所以,甲狀腺功能衰退已經出現,就要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也隻有這樣,才能收獲良效。

此外,人參、黃芪、甘草等均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所以,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一定要慎用此方劑。

我有個朋友,是典型的辦公室白領,天天空調屋裏待著,坐在電腦旁不動,很多人都羨慕她的工作,因為我的朋友看上去水嫩白皙。坐在辦公室,冬天凍不到,夏天熱不到。可隻有我知道,她並不喜歡這種表麵“舒適”、“安逸”的生活。

我這個朋友工作很忙,很難抽出時間來我這裏聊天,但是這段時間卻三天兩頭地跑過來,因為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從今年夏天開始,她經常覺得雙足發冷,尤其是在辦公室開空調的時候,雙腳腳底的冷感讓她坐立難安,嚴重的時候,吹吹風都會覺得冰冷徹心。

我讓她躺在床上,保持室內溫度30℃左右,發現她的小腿和腳背皮膚的溫度都正常,但是雙腳腳底皮膚溫度卻明顯較低。對於她所出現的腳底發涼症狀,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能夠治療。

具體做法:在雙腳踝關節內踝尖和足跟腱間的區域,找一個明顯壓痛穴位,找到後,用大拇指按壓此穴,用力前後揉搓,力度越大越好,時間長短沒有關係,但力度一定要足夠大。先用力按壓5~6秒,之後揉搓3~5分鍾。

朋友回到家後,按照我教給她的方法堅持按摩了兩個星期之後,腳底發涼的症狀就再也沒有發生過。

腳底發涼通常發生在女性身上,其實,該症狀和高跟鞋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一方麵,穿高跟鞋容易扭傷腳,容易導致踝關節軟組織損傷;另一方麵,即便不會扭傷腳,穿高跟鞋時踝關節周圍軟組織會處在一種過度拉伸狀態,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慢性損傷。正是踝關節軟組織損傷導致了慢性損傷,引發踝關節周圍組織損傷,也就導致了腳底發涼症狀。

在我們踝尖下有一條“脛神經”分支,通過踝關節後會一直通向腳底,支配腳底血管。踝關節軟組織損傷之後,纖維組織就會增生,很可能使這條脛神經產生壓迫。這條分支剛好與腳底血管相連,神經受到刺激之後,腳底血管就會過度收縮,使得腳底血液供應量下降,患者就會腳底發冷,用手觸摸也能感覺到皮膚表層冰冷。

內踝尖和足跟腱之間的壓痛點即為軟組織損傷、纖維增生處,通過強力揉搓按摩,局部緊張的組織就能夠放鬆下來,脛神經壓迫也會降低。神經承受不住了,腳底血管就會放鬆,再度擴張,迅速溫暖腳底。

但是要注意一點,腳底發涼並非都是神經受壓所致,還包括其他因素,如下肢動脈栓塞、狹窄導致的腳部血液供應不足等,因此治療的過程中應當做好檢查,防止耽誤病情。

一到冬天,甚至天氣剛一轉涼,很多女性朋友尤其是中老年人說自己的四肢冰涼,有時甚至覺得手腳比臉還冷。如果冬天所出現的為輕度四肢發冷,和自然氣候有一定的關係,通常無須治療。症狀比較嚴重的,則屬“脾陽不足”之症,陽氣不能溫煦四肢,導致手腳冰涼。

有些年輕女性,深秋時節仍舊短裙飄飄,雖美麗卻也“凍”人,老寒腿自然會找上門來。每到冬天,都會有很多年輕女孩子前來問診,說自己腿部酸麻脹痛並且伴隨著沉重感,實際上是老寒腿前兆。

有這樣一位患者,她是一家印刷廠的女工,才三十幾歲,我看到她的時候,麵色蒼白,一副很冷的樣子,衣服穿得很厚,穿著老年人才穿的大厚棉褲。我問她是不是特別冷,她說,自己到了冬天就覺得特別冷,要穿很多衣服,並且四肢關節特別痛,這一係列症狀發生近10年了,變天或穿得少些,就會痛,最近幾年發作很頻繁。聽完她的敘述,我斷定她為寒凝血滯。

我問她是否伴隨其他症狀?她說平時經常頭暈,愛生凍瘡,天剛轉涼,凍瘡就接二連三地生出來了,還不喜歡喝水,涼水是碰都不想碰,即便熱水也喝得很少。我看了看她的舌苔、脈象,舌苔白,舌質呈暗紅色,脈沉細。之後,我為她開了具有調榮和衛、溫通氣血之功的當歸四逆湯3劑。

當歸四逆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為溫經散寒之方。構成藥材:當歸10克,桂枝10克,芍藥10克,細辛10克,通草6克,大棗5枚,炙甘草6克。方劑之中的當歸甘溫,具有養血和血之功;桂枝辛溫,具有溫經散寒,溫通血脈之功;細辛具有溫經散寒之功,能夠助桂枝溫通血脈;白芍具有養血和營之功,能夠助當歸補益營血。通草可通經脈,暢血行;大棗、甘草均為益氣健脾、養血之物,皆為佐藥。重用大棗,可合歸、芍以補營血,還可防栓枝、細辛燥烈,傷及陰血,甘草可調藥性,全方具有溫經散寒,養血通脈之功。

這位患者在服完3劑藥之後,覺得四肢不像從前那麼冰冷了,我又給她開了20劑當歸四逆湯。此方劑特點為溫陽、散寒、養血、通脈兼施,溫而不燥,補而不滯。20劑過後,患者四肢冰冷、關節痛等症全部消失,就連凍瘡也不再生了。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當歸四逆湯不但能夠治療四肢冰冷、疼痛等症,還可治療腹痛、頭痛、腰痛、腿痛及腳痛。這些症狀最明顯的表現是寒邪入侵,血液流通不暢而引發的,而溫經散寒的當歸四逆湯恰好對症下藥。

很多老年人經常被兩側或一側膝關節隱痛困擾,活動的時候症狀加重,稍作休息能夠緩解,陰天下雨、天氣轉涼時症狀加重,甚至急性疼痛發作,關節僵硬,活動時出現彈響聲。久坐後關節僵硬加重,活動後症狀便可好轉,到後期,膝關節腫大變形,活動範圍受限,持續性疼痛出現,並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症狀。

老輩人常說“人老腿先老”。不難發現很多老年人走起路來十分緩慢,幾乎是拖著兩條腿走路的,下蹲困難,上下樓更困難,每到這個時候,他們都會感歎自己老了。

為什麼人老腿先老呢?原來,人到老年之後,機體器官慢慢衰老。但是骨關節為人類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負荷最大的運動器官,關節磨損程度大,因此容易老化。骨頭關節摩擦越多,皺褶、不平整的地方就會越多,行動時會出現“摩擦音”。試想,如果骨關節變成這種狀況,怎麼會不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