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突來之喜+宮不離的算計(1 / 3)

一更

這幾年間,蘇綠也沒有閑著。

如今的雲州(鎮北侯元承治下所有地區的統稱)之所以能蒸蒸日上,與她是絕對分不了關係的。反正她姓“蘇”,就算蘇一把又何妨?

比如煤逐漸代替了原本的柴火作為能源,新開采出的鐵礦足以使得在武器裝備方麵自給自足,農作物種植安排更加合理……

蘇綠深切地覺得,自己這次回去後也許該找本百科全書仔細地背一背,這樣的話,以後再碰到這種情況應該能蘇的更有水平一些。起碼不會明知道石灰岩似乎能做成水泥,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了。

但即便如此,她所做的事情也足以讓所有人驚歎不已。

更別提,她那一手與段青竹“好醫術”。甚至有人暗地裏說“段醫活,徐醫死”,意思是,段青竹隻能醫治活人,而徐爾雅卻能醫治死者,真正的“活死人肉白骨”。蘇綠聽後隻覺得無語,造成這種誤會的原因是一般病人段青竹就足以應付了,唯有那些沒辦法用普通辦法治療的病人才被送到她的麵前。

段青竹為人謙和,從不在意這些流言;而蘇綠……好吧,她也懶得管,反正在雲州的地盤上,誰不知道她受侯爺的“庇佑”?誰敢和她過不去?

外麵甚至有傳言,說她是熊孩子元啟的童養媳。第一次聽說這個消息,她隻覺得無語,聽多了就自然而然地麻木了。倒是元啟笑嘻嘻地跑過來非常嘴賤地說“媳婦,以後等我娶你啊!”,然後被正在練習針灸的蘇綠用一根銀針紮到一個月都不敢來見她。

流言這種玩意,越是壓抑就越是盛行,所以蘇綠索性沒搭理它。反正別人說別人的,她活她自己的。說句不好聽的話,她不想做的事情,沒誰能攔住。

隻是,她真沒想到,居然有人敢在這種情況下來撬侯府的牆角。

對她的反應深覺無趣的宮不離又從口袋中掏出了一封信,遞到了蘇綠的麵前:“要看麼?”

蘇綠接過,打開一看就皺起眉頭,她討厭這種辭藻華麗需要讓人理解的信,翻譯過後其實就一句話——我欲向徐姑娘提親,望宮兄幫忙玉成此事,下麵的署名是“戴仁”。

“這人是誰?”

宮不離嗤笑了聲:“算是我從前的同鄉。”當年他們關係還算不錯,後來他家因某些事情獲罪時,這人便不見了蹤影,後來得知他成為了鎮北侯的軍師,又屁顛屁顛地跑過來拉關係,如今成為了雲州治下某個縣的典吏,“我倒沒想到,他居然有這樣大的心。”此地人誰不知道“徐姑娘就是一座活生生的金礦”,雖利益動人心,但當這利益大到普通人無法掌控的地步時,稍微有些理智的人都老老實實地打了退堂鼓,卻沒想到……這到底是蠢呢,還是很蠢呢,還是超級蠢呢?

“他爹和他有仇吧?”

“……此話怎講?”

“否則怎麼會給他取個名字叫‘歹人’呢?”

宮不離聞言大笑。

而後又說:“你想怎麼回複?”雖然這位少女名義上依附於侯府,但究竟關係怎樣大家夥心知肚明,這種事情誰都做不了她的主。

“一個字。”

“哦?”

“筆來。”

宮不離這貨不知從哪裏摸出了一隻筆,遞給了蘇綠,後者接過後,衝“威武萬分”的侯爺勾了勾手指:“麻煩過來當個桌子。”

元承:“……”

雖然心中無語,他還是走到了少女的麵前,而後隻感覺她拍了拍自己的背:“太直了,彎下點。”

可憐鎮北侯那百死不折的腰就那麼彎了。

蘇綠隨即拿起筆,正準備揮毫,隻發覺筆頭幹澀,於是又喊道:“元寶,過來!”

片刻後,已經從熊孩子變為熊青年的棕熊“滾滾而來”,沒錯,這個非常之俗氣的名字明顯是宮不離的傑作,順帶一提,熊媽的名字叫聚寶盆——聚寶盆中生元寶,好兆頭啊!所以某青年堅持認為大家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自己取名的功勞那必須是大大的。

“伸舌頭。”

元寶乖乖地張開嘴,口水“嘩啦”一下就流了出來。

蘇綠拿鼻尖在他舌頭上刷了兩下,覺得夠潤之後開始揮灑墨水。

宮不離注視著自己的愛筆,深切地覺得它恐怕與自己緣分已盡……嗯,不要浪費,稍後送給元啟當做生日禮物吧,反正他從來不會仔細看這種玩意,八成會束之高閣。

寫完字後,她直接將信紙和筆一起甩給了宮不離:“我的答複。”說罷,拍拍手,瀟灑地轉身就走。

元承低頭一看,之間上麵筆墨淋漓地寫了個巨大的“滾”字。

宮不離注視著少女遠去的背景,摸著下巴意味深長地說:“不知不覺間,二丫都變成大姑娘了。你說呢?阿承。”

“……是啊。”

幾年的時間也許不長,卻足以讓一個昨日的女孩變為今日的少女。身體如春日裏搖曳生姿的柳樹般抽條,雖然個頭並不算高,身材卻變得極為玲瓏有致,一雙總是能調配出各種神奇藥水的手更是修長而秀氣。認真說來,她算不成什麼大美人,頂多算是“清秀佳人”,卻自有一番不同於旁人的氣質,即便站在萬千人中也絕不會輕易被湮沒。

“再過不久就及笄了,然後就可以成親了。你說呢?阿承。”

“……是啊。”

“到時候求親的人也會多起來。你說呢?阿承。”

“……”元承轉頭看向自家朋友,“你到底想說什麼?”

宮不離卻不知從哪裏摸出把扇子,展開後捂嘴而走:“沒~什~麼~”

元承非常想說:現在是深秋。

幾日後,被元承派去迎接朝廷特使的元啟和羅虎歸來,從前的熊孩子現在已徹底變為了頗為成熟的少年人(起碼外表看來如此),一人一騎行走在隊伍的最前麵,真可謂英氣勃發。

如今剛滿十八歲的元啟並不是元承的親生弟弟,卻幾乎算是被他一手帶大的,連名字都是他取的,名為兄弟實則更有幾分父子之情。而他與大名羅虎的虎頭在多年前就已結拜為兄弟,兩人關係鐵得很,如今一人領了一隊兵,經常結伴在雲州境內來回奔馳,活得瀟灑而肆意。

像這種迎接特使的工作,他們也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了。

每年秋末,朝廷就都派人把新收的糧食與其他物資一並送來,而今年,除去這些外,隊伍之中還夾著一輛雕飾華美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