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和諧的人際關係(4)(1 / 3)

一次,華倫交了一件很急的完稿給他,可沒過多久他就給華倫打電話,讓他過去,語氣很不友好,毫不客氣地指出了問題。待華倫去了之後,看到他滿臉的敵意,心想:麻煩來了。果然,他開始不停地指責這指責那。聽完他惡意的指責後,華倫強壓住心中的怒氣,平靜且有禮貌地說:“親愛的先生,如果你的話是正確的,那我的失誤一定不可原諒。為你工作了這麼多年,實在不知道怎麼畫才對,我對此感到萬分慚愧。”這時奇跡出現了!剛才還怒氣衝衝的主顧態度忽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他轉而為華倫辯護起來。

“這其實隻是一個很小的錯誤……”這個挑剔的主顧竟然這樣說道。“任何錯誤,都會帶來無法預料的代價,這是不能原諒的。”華倫打斷了主顧的話,繼續做自我檢討。

他的主顧多次想插嘴,可每次都被華倫打斷。華倫在不停地進行自我批評,最後他又以十分誠懇的態度向主顧道歉。終於,主顧似乎消除了之前對他的吹毛求疵,甚至還讚揚了華倫的作品,告訴他隻要稍作修改就行了。華倫的自我批評不但讓主顧的怒氣全消,並且邀他共進午餐,還交給他另一件工作。

主動承認錯誤,有助於你獲得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擁有更多的朋友。承認自己的錯誤需要勇氣,假如你肯這樣做,不僅能消除對方的怒氣,還會讓自己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感,問題也會隨之迎刃而解。

“我們極希望獲得別人的讚揚,同樣的,我們也極為害怕別人的指責。”這是著名心理學家席萊說過的話。我們總是害怕被別人指責,害怕被批評。但是錯誤和不同總是存在著,我們就應該寬和從容地麵對批評,具體應該怎樣做呢?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裏有這樣一句話:“從來沒有人會踢一隻死狗。隻有當這隻狗越貴重時,踢它的人就越能獲得滿足。”有很多時候,嫉妒會引來指責,他人的指責並不是你真的做錯了什麼,而隻是因為你的某些方麵引起了他的嫉妒。

1929年,美國教育界發生了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大事,以至於各地學者都趕往芝加哥看熱鬧。一位30歲的年輕人,被任命為美國第四富有的大學——芝加哥大學的校長。

一位曾經做過伐木工、作家、家庭教師和推銷員的名叫羅勃·霍金斯的年輕人一下子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他依靠半工半讀從耶魯大學畢業,在短短的8年之後,他成為芝加哥大學的校長。

批評和指責如潮水一般湧來,如同洪水猛獸一樣要吞噬這位“神童”。老一輩教育人士大都持反對意見,有的說他教育觀念不成熟無法勝任,有的說他太年輕了,經驗不足;甚至連各大報紙也參與了對他的攻擊。

霍金斯就任當天,霍金斯父親的一個朋友說:“今天早上看到報紙上有社論在攻擊你的兒子,真是把我給嚇壞了。”霍金斯的父親接著說道,“攻擊是很厲害。可是請記住,沒有人會去踢一隻死狗。”

因此,如果你無緣無故地遭到別人的惡意指責,那其實應該開心,這並不是你的錯,他們的舉動隻是證明了你的實力和價值,威脅到了他們的價值。而這通常也意味著你已經有所成就,並且已經引起他人的注意。當你麵對不公正的指責時,不要再憂慮,請記住:不公正的指責通常是另一種恭維,是對你成就的另一種認可。

減少誤解,化解偏見

誤解與偏見是人際交往中的大障礙,他會逐漸腐蝕一個人獨立判斷問題的能力,為他的人際交往旅程套上一副沉重的枷鎖。

在交往中,誤解和偏見經常是不可避免的。盡管它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和苦惱,但是在發生誤解的時候,千萬不能光記著埋怨,因為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麵對誤解,你需要做的應該是好好想一想它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化解誤解。

現代社會紛繁複雜,人們的成長環境不同,從事的行業不同,工作性質也不盡相同,自然會形成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且並不是人們之間總是能互相理解和體諒的,有時候因為時間、地點甚至生活中的種種巧合,難免會發生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誤會,甚至莫名其妙的糾紛。遭人誤解時,無論你幹什麼都會覺得困難重重,因此,與人交往,必須學會如何應付誤會。誤會的產生,主要有下列幾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