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和諧的人際關係(5)(1 / 3)

身在職場更離不開信任

不願意相信別人,自然也就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而一旦失去別人的信任,人際關係也就會自然瓦解。尤其是那些在職場中打拚的女性。喬爾·布洛克博士說:“如果一個女人很難相信別人,那她不大可能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由此,心理專家為女性朋友提供了幾條贏得他人信任的妙計:

1.不要成為長舌婦。沒事的時候總是說些別人的閑言碎語,或者打探傳播別人的隱私,這樣的女人在職場中是不會受歡迎的。不要讓自己成為“廣播站”。如果你經常惡意地傳播流言,說話含沙射影,搬弄是非,這會讓跟你說話的人也懷疑你在背後同樣中傷他自己,從而也不會信任你。

2.注意傾聽,但不主觀臆斷。傾聽的時候要保持鎮定,當你聽到一些敏感的或者不好的消息時,千萬不要大驚失色。如果你將朋友的隱私輕易透露給別人,隻會讓她覺得以後再不能向你傾吐任何秘密了。如果有朋友告訴你關於她的秘密,是因為她信任你。你在做出一些決定的時候,最好能夠征求一下她的意見,比如你可以先問問她對這事是怎麼看的,或者她覺得應該怎樣做更好,讓她覺得你不是一個魯莽行事的人。

3.避開別人的敏感話題。每個人都有一些舊傷疤或特別敏感的話題,如果你總是有意無意地提起這些事,別人心裏會很不舒服。敏感話題之所以敏感就是因為它對一個人的影響或是重大的,或是非常私密的。如果你經常哪壺不開提哪壺,喜歡尋根究底,別人自然就不願意與你溝通交流心得了。

4.學會分享。敞開心扉,向別人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是一種拉近雙方距離的好方法。當然不用告訴別人你內心深處的大秘密,那些有關你內心的想法可以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你們可以談談一部剛看過的電影、周末計劃、未來的假期安排或者業餘愛好等。

5.讓別人知道你的信任。當你表現出足夠的真誠,自然會贏得周圍人的信任。研究人員發現,當被研究者感覺受到信任時,一般會表現出一種更讓人值得信任的行為方式。如果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有很強的信任感,工作效率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學會獲得對方的理解

溝通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萬事隻要溝通得好,困難和誤會總會得到解決或化解。人與人之間溝通十分重要。因此我們要學會溝通,溝通不隻是文字、言語的交流,心靈的接觸在喧囂的今天顯得越來越重要。

溝通的前提是要互相理解,理解是溝通的關鍵,沒有理解,溝通無從談起。人際交往中的“理解”,指的是“我心中要表達的意思幾乎完整地傳遞到你心中”。然而真實情況是信息在傳達的過程中,總會發生或多或少的缺損和扭曲。

怎樣才能使得一個人所要表達的意思幾乎不走樣地傳達到另一個人的心中呢?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1.相同或接近的思維方式和可接受的價值觀。這點非常重要,與擁有和自己不同價值觀的人交流,你會感覺非常困難。你不能理解對方,對方也不能理解你:“雞同鴨講”的鬱悶你不會沒經曆過吧?那就是因為思維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尷尬局麵。

2.共同的文化語言背景。這主要包括基本相同的學曆,大體相同的生活經曆,對詞語有基本相同的定義。說白了,就是交流的雙方要有共同語言,能互相明白對方的意思。

3.信息不發生缺損。“理解”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切不可輕視之。

人的大腦是一個巨大的刪減係統,它會選擇保留一些信息,刪減一些信息。那些意義模糊或者不明確的詞句和事情總會被大腦自動刪減,因此人的表達能力在溝通理解中就顯得很重要。不善於表達的人,通常很難與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因此在說話的時候,要講究邏輯,按照人的正常思維邏輯去表達你的意思,避免故弄玄虛。

如果你要正確理解他人的意思,還要善於傾聽。一要專注,正確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二要設身處地地傾聽,進行角色換位,站在他人的立場和角度想一想,根據對方的知識層次、語言習慣、出生背景等因素,分析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三要創造性地聽,即在聽的過程中加入你主觀的創造,進行邏輯分析,然後用準確的語言把對方的意思描述出來。

由此可見,因為理解,不再孤單。

人有不同,世界上不會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外一個人。因為人本身就是複雜多變的,自己理解自己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更何況他人。事實上,也許並不是別人不理解你,而是你們之間相互不理解。理解是一件相互的事情,我們隻能做到心靈的契合,請你問一問自己是否曾用心去理解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