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實際上也是一種情緒障礙,由情緒的失控引起心境上的變化,進而使失眠者的情緒持續處於低落狀態。焦慮、緊張、恐懼、抑鬱、憤怒等情緒會在入睡時,持續侵蝕人體的大腦,導致失眠症狀的出現。因此,失眠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個渴望被看見的情緒。
李麗女士作為資深北漂,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從一線員工逐步晉升為銷售部門經理,為了升職加薪,在工作中她多年來從不敢有任何懈怠。近幾個月,公司的業績呈現明顯的下滑趨勢,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開始變得異常焦慮,她也因此開始失眠,而且越是希望自己睡好,就越難以入睡,常常一夜無眠。長期的失眠症狀讓她的狀態起伏不定,經常犯一些不該犯的錯誤,工作上的失誤,生活上的不適使她的焦慮情緒越發嚴重。
當失眠發生後,很多人隻是將其視為簡單的睡眠問題,但隨著失眠程度的加重,難免會加重內心的負麵情緒,甚至還會產生消極的想法和行為。而究其根源,失眠隻是內心的負麵情緒在作祟。
1.焦慮
入睡困難、睡前多思等情況與焦慮情緒的關係十分密切。過分焦慮的人,往往總是勉強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對當前的生活狀態感到不滿。於是,內心逐漸不安,開始逼迫自己,思維模式也被禁錮在“應該”與“不應該”中,不斷用“是不是”“能不能”“會不會”等語言來推測未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而使自己愈發焦慮。
焦慮可以引發失眠,失眠在一定程度上又會加重焦慮情緒。很多曾經失眠或正在失眠的人基本上都存在一個習慣,在失眠的時候反複查看時間,為難以入睡感到焦慮,越焦慮越難以入睡,而且看得次數越多,內心就越焦慮。
2.憤怒
失眠是憤怒被壓製後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很多人不願發泄自己的怒氣,不敢將自己的情緒暴露在外人麵前,擔心因此傷害到別人,被別人討厭。於是,怒氣經常積壓在心裏,導致失眠。此時,難以入睡、易醒多夢,甚至噩夢連連都是憤怒情緒帶來的結果。
3.痛苦
一些生活中的打擊會讓人痛苦,比如親人離世、失戀、考試失利、麵試失敗等。這些應激事件如果過於嚴重或處理不當,人們難以在短時間內從痛苦中走出來,可能會在夜裏崩潰大哭,難以入睡。
尤其是一些情感敏感的人,十分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無論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哪怕隨便一個眼神,一句話都會影響他一整天的心情,甚至在夜晚入睡時為此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對於因情緒激動導致失眠的人來說,合理調整情緒,能夠有效改善自己的睡眠。而調整情緒的方法有兩大類型:其一,宣泄。當負麵情緒來臨時,將它們合理宣泄出去,會使身心舒暢。比如,大哭一場,將內心的委屈統統融進眼淚中;找身邊的朋友傾訴,將心中的壓力說給朋友聽等。其二,轉移注意力。如果情緒難以釋放,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來規避情緒給自己帶來的痛苦。比如,聽音樂,輕快愉悅的音樂能夠幫助人們有效放鬆身心,轉移注意力;做運動,通過流汗、消耗體力來感受身體的活力;看一些美好的事物,精美的圖片、有趣的書能夠讓人暫時遺忘不良情緒。
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隻是放大了自己對所麵臨事物的情感體驗,以至於思慮過多導致失眠。即使我們未能獲得他人的接納與欣賞,此時此刻身陷險境,都不是擔憂未來的結果能夠解決的,隻會無端增加自身的煩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