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是睡眠的一大障礙,有資料顯示,在成年人失眠人群中,中年女性出現失眠的風險要遠遠高於男性,入睡時間也比一般男性要長。那麼,為什麼女性在更年期階段失眠的情況如此突出?
一般來說,更年期失眠會伴有白天困倦、夜晚興奮,體力耐力降低、情緒不穩定,易於胡思亂想等症狀。而導致該症狀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1.生理因素:內分泌失調
當女性步入更年期之後,卵巢功能的衰退將導致卵巢雌激素分泌減少,垂體促性腺激素增多,雌性激素水平出現波動導致神經內分泌失調以及自主神經係統功能紊亂,超過60%的女性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症狀,進而誘發失眠。
研究調查發現,女性在圍絕經期及絕經後出現失眠症狀的概率高達70%,是正常女性的1.5倍。最重要的是,更年期的諸多症狀是悄悄出現在女性身上的,很少有女性會主動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產生擔憂和恐慌反而會加重自身的失眠症狀。
2.其他疾病:睡眠疾病
夢遊、睡眠中的暴力行為、焦慮不安的夢境等都屬於異常睡眠的表現形式。
如果失眠者患有呼吸暫停綜合征、睡眠晝夜節律障礙等睡眠疾病,當更年期到來時,失眠的症狀就會變得愈發嚴重,而且,不容易察覺失眠的真正原因。當失眠者在睡眠過程中存在打鼾、呼吸中斷、憋氣等睡眠結構破碎的症狀,應該就是患上了呼吸暫停綜合征。一般來說,睡眠呼吸障礙與體重有直接的關係,在肥胖人群中,體重指數越大,睡眠呼吸障礙越嚴重。
不同的睡眠疾病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當睡眠疾病對我們的睡眠造成影響,嚴重困擾自己的生活時,就需要及時就醫,避免在更年期階段使失眠症狀愈演愈烈。
3.心理原因:情緒不穩定
中年女性在步入更年期之後,對生活瑣事的承受力降低,當麵對家庭和事業上的問題時,產生的各種壓力、情感等都極易導致失眠。
此外,女性更年期導致的潮熱出汗、腎虛便秘等症狀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睡眠質量,導致原本睡眠質量不佳或難以入睡的女性情緒更加抑鬱和暴躁。而且長期的睡眠不足還會導致記憶力下降,使神經細胞出現損傷,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等。
那麼,更年期女性該如何解決睡眠障礙問題呢?我們可以從生理症狀治療、情緒控製和日常飲食三方麵入手。
1.生理症狀治療
女性在步入更年期後,會出現輕重不一的症狀,一般來說,大約85%的女性可以自行緩解更年期內分泌失調所導致的失眠,但少數女性的更年期症狀較為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需要進行適當的藥物治療。
治療更年期症狀,一般以激素替代療法為主,可分為雌激素療法和雌激素、孕激素聯合療法,通過外界幹預,使體內的激素水平恢複平衡的狀態,達到緩解更年期症狀的目的。但要注意的是,患有肝功能不全、子宮肌瘤、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更年期女性,不宜使用激素替代療法。
2.情緒控製
在失眠症狀發生後,女性可主動參與一些關於更年期生理的宣傳教育,使自己保持一種樂觀的情緒,避免不必要的焦慮和恐慌。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釋放壓力,增加生活樂趣。當女性無法通過自我疏導減輕更年期症狀時,要及時就醫。
3.日常飲食
在入睡前避免飲用濃茶、咖啡、酒等對大腦具有刺激性的飲品,晚餐也要注意避免油膩難以消化的食物。可取大棗、小麥、冰糖加水燉煮,每晚服用一次,能夠有效改善更年期的失眠症狀。
對於女性朋友而言,更年期的失眠症狀並不是難以緩解的,隻要找到失眠原因,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就能輕鬆度過這一段令人不適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