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修複的關鍵——規律作息(1 / 1)

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對影響人體健康因素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健康u003d60%生活方式+15%遺傳因素+10%社會因素+8%醫療因素+7%氣候因素。”由此可見,生活方式在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中有很大占比,而一個規律的生活作息同樣是改善失眠、治愈失眠的關鍵。

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過一個對健康最有利的作息時間表。

(續表)

有利健康的作息時間

(續表)

有利健康的作息時間

但對於修複失眠而言,我們所打造的規律作息表不必過於死板,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作息方式。其中,以起床時間、午睡時間、晚餐時間、運動時間、娛樂時間、上床時間為主要核心。

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早晨7點左右起床對身體健康最為有益。當我們醒來後,需要立刻拉開窗簾或打開燈,將睡眠模式立刻切換成清醒模式,以免長時間沉浸在睡意中,這一方法對恢複作息具有很好的調節作用。而且,慢悠悠地起床、洗漱、調整著裝,這種閑適會讓人擁有一個好心情。

下午1點到2點之間午休,午休的關鍵在於時間的控製,切不可因午休過程中出現的疲憊感而延長午休時間,導致晚上精力過剩。再者,午休時間過長也會影響下午的工作和生活。午睡時間一般在30分鍾左右為最佳。

晚餐時間以18點到19點為最佳,與入睡時間間隔3到4個小時,避免消化係統的工作而影響睡眠質量。

在現實生活中,娛樂時間無疑是除睡眠時間外,晚上占比最重的時間階段,因此,對娛樂時間的控製最為重要,看書、看電影、打遊戲等,任何娛樂方式都以放鬆身心為主,且不可因快感的獲取而毫無節製,總體時間為60到90分鍾為宜。

上床時間最好控製在晚上11點之前,盡早進入入睡狀態,避免在規律作息之初,使晚睡的不良習慣繼續蔓延。

因此,對於失眠者來說,一天中最佳的作息為:7點左右起床;13點至14點之間午休,時間為30分鍾;18點至19點之間用晚餐;23點之前入睡。各時間階段需在不斷嚐試過程中,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調整。當我們成功製作出屬於自己的規律作息表之後,就需要嚴格遵守作息表中的時間,切不可將其視為一件痛苦的事,為了遵守而遵守。我們可以嚐試將作息表貼在我們肉眼可見的地方,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當中隨時能夠見到,為我們偶爾出現的鬆懈帶來警示。

其實,總結起來很簡單,一是入睡時間和睡醒時間相對固定,無論前一晚睡了多久,都盡可能在基本固定的時間內早起,不賴床不睡懶覺,周末也不例外;二是隻關注睡到第二天精力恢複即可,不過分計較睡覺時間的長短;三是白天可以午休,但時間要控製在半小時之內。

一個人的生活節律具有很大的慣性,很難一下子就調整過來,在規律作息時,我們切不可操之過急,應放平心態,逐漸適應新的生活步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