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睡眠監測手環忽悠了(1 / 1)

隨著人們對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長的看重,市場上出現了睡眠智能手環。隻要將手環佩戴在手腕上,就可以監測到自己的睡眠情況,進而通過睡眠記錄來判斷自己當前的睡眠狀態是否能夠達到健康生活標準。但是,一個小小的手環真的有這麼大的功能嗎?

最近一段時間,薑貞在起床後一直感覺自己晚上沒有睡好,在朋友的介紹下,她購買了一款睡眠監測手環,用以監測自己晚上的睡眠質量。第二天醒來後,手環的結果讓她十分吃驚,監測結果顯示整晚的睡眠質量極差,幾乎每隔半個小時就會蘇醒一次,真正的深度睡眠時間不到兩個小時。最令她感到焦慮和擔憂的是,接連幾天的監測結果都如出一轍。

為了緩解如此嚴重的失眠症狀,她在親人的陪同下前往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在了解其睡眠情況後,建議她在醫院接受一次睡眠多導監測,結果顯示,她的睡眠時間達到了七個小時,睡眠結構也十分完整,根本不像睡眠監測手環得出的嚴重結果。

為了更好地判斷睡眠監測手環的準確性,一家醫院的睡眠醫學中心對一些市場上的睡眠監測手環進行了測試。醫院研究人員認為,睡眠監測手環的誤差較大,與醫院的標準化監測設備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可能會給人們帶來誤導。關於睡眠監測,醫院中的設備是通過人的生物腦電波的變化來判斷睡眠情況,這是截至目前世界上最為準確的監測方式。因此,睡眠檢測手環並不能達到人們預想中的效果。

睡眠檢測手環的監測原理是利用手環內部的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來監測睡眠動作,進而分析睡眠質量以及深度睡眠時間,然後給出各個睡眠數據。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手環中的感應器,感知人體的活動,以此來判斷是否處於清醒狀態,是否進入深度睡眠。當被檢測者的身體活動時,手環就會默認他處於淺睡眠狀態,當被檢測者靜止時,則被默認為深度睡眠。由此看來,這種睡眠檢測更像是一種睡眠推測,並不具備科學性和說服性。

在快速眼動睡眠階段,人全身的肌肉會放鬆,代謝旺盛,導致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壓上升。在這個階段,人的身體一般都是固定不動的。而人們從淺睡眠階段進入深度睡眠階段時,人體的活動就會減少,主觀意識逐漸喪失,心率和呼吸減慢。這些情況都會被手腕處的手環記錄,並根據這些細微的數據進行分析,給出最後結果。

但是,此類手環忽略了一個最關鍵的影響因素——環境。如果單純監測入睡者的動作以及床的震動,對於單身者而言,數據也許相對合理,但如果床上不止一個人,另一個人的活動也會被記錄在手環監測中,使數據出現混亂。而且,僅僅以睡眠過程中的身體活動作為判斷依據往往是缺乏說服力,假設一個人安靜地躺在床上,大腦中思緒萬千,難以入睡,較少身體活動的失眠狀況就會使監測數據出現偏差。

實際上,睡眠監測的智能手環隻是起到一種增強自我心理暗示的作用,當人們想要獲得優質的睡眠時,就會主動了解自己的睡眠情況,而具有監測功能的手環恰好能夠滿足這一需求。手環更多的目的在於無時無刻提醒人們,盡快入睡,不要進行沒有意義的熬夜行為,但完全依賴手環所提供的數據,很可能會讓人們產生恐慌,變得越發焦慮,難以入睡。因此,我們還是要理智地看待關於市麵上有關睡眠監測的物品,不必因外界的言論輕信缺乏絕對醫學根據的商品。

如果你因為肥胖打鼾,晨起頭痛、口幹,白天嗜睡明顯,且有頑固性高血壓,建議去醫院做專業的睡眠監測,這也是診斷睡眠呼吸障礙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