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機遇的重要性(3 / 3)

“費曼,你到底在搞什麼鬼啊?”這位爸爸有些不耐煩了。

“爸爸,我的實驗做完了,我的實驗表明,獵犬在嗅覺上強於人類。”費曼高興地站起了身。

“啊?”費曼的父親被費曼的話,給震住了,這是誰都不知道的啊?

“剛才雜誌上說警犬的鼻子很靈敏,我想看看我們人類能不能到!”費曼的父親,並沒有把這件事情當回事,抱起了可愛的兒子,還直誇他天真、可愛。

可是,沒過幾天,費曼居然強拉硬拽地把爸爸,拉到了書房,還莫名其妙地讓爸爸,隨便用手摸一本書。

“爸爸!用可以用手摸任何一本書,不過隻能是一本。”費曼說完就關上門,出去了。

“爸爸!可以了嗎?”過了一會兒,費曼進來了。誰知,費曼用鼻子左聞右聞,居然能很準確的找出爸爸摸過的書“這是真的嗎?你沒有偷看嗎?”爸爸想一定是費曼偷看了,怎麼可能這麼準呢?

“爸爸!你可以給我蒙上眼睛的!”費曼認真地說道。費曼的爸爸也認真了起來,父子兩個人做了好幾次試驗,才發現這是真的聞出來的。

“兒子,你是怎麼做到的啊?”費曼的爸爸,感到十分不可思議。

“爸爸,你還記得那本雜誌,就是那上次,我在地上學小狗的時候!”費曼說著,就爬在地上學小狗的樣子。

費曼的試驗證明:人手的氣味差異很大,隻要經常練就能聞出來的!

費曼最不理解的是,為什麼有的人不是通過了解而學習,隻是靠死記硬背,把樂趣變成了刑罰。查德·費曼在理論物理界享有很崇高的威望,在1935年,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學習。1942年,在普林斯頓獲得了博士學位,並開始進行研究原子彈的計劃。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麵,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並與美國物理學家,和日本物理學家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特別學獎。1985年出版了第的一本回憶錄。1988年10月25日,因患癌症在洛棚礬去世。

這個故事其實真的很適合正在讀書的人讀一讀,現在有太多的人把讀書、學知識當成一種負擔,一種很繁重的工作。大家學來學去,卻學丟了知識的實質,知識並不是想要人痛苦的,它是要人快樂的!如果學知識像玩遊戲,那麼愉快。大家就不會不愛學習了,也不會學習不好了!

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對於我們感興趣的事情,無論有多簡單,都不應該因為它的簡單,而對它失去興趣,隻要是有興趣的事情,無論能否出成績,我們都應該去做。把工作變成興趣,是一種快樂,而不是負擔。試想:費曼,如果把簡單的試驗當成了負擔,那麼,也就不會有再次的研究。

費曼發現了成功的機遇,原來,機遇很多程度上是在於發現的。

美國總統林肯在街頭看到一份新到的《智慧》雜誌翻閱起來,並隨手買了一本回到宿舍翻看。突然,發現中間幾頁沒有裁開。他用小刀裁開了它的連頁,發現連頁中的一段內容被紙糊住了。他又用小刀慢慢把紙刮開,於是現出了以下文字:“恭賀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獲得了本刊1萬美元的獎金,請將雜誌退還本刊,我們負責調換並給您寄去獎金。”

林肯對編輯部這種啟發讀者智慧和好奇心的做法極其欣賞,便提筆寫了一封回信。不久,總統便接到新調換的雜誌和編輯部的一封回信:“總統先生,在我們這次故意印錯的300本雜誌中,隻有8個人從中獲得了獎金,絕大多數人都采取了寄回雜誌社重新調換刊物的做法。看來您是真正的智者。根據您來信的建議,我們決定將雜誌改名。”這本雜誌,就是至今風靡世界的《讀者》。

一個成功者,不但要善於選擇對自身成長最有效用的機遇,主動放棄那些對成才幫助不大的機會,盡可能使機遇在成才之路上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而且對機遇的到來必須要有敏銳的嗅覺和判斷能力,一旦把事情審查清楚,計劃周密,就不再懷疑,敢於當機立斷、果斷行事。這樣,當別人對機遇的到來還麻木不仁時,你能捷足先登,搶占先機,就抓住了機遇,從而大獲成功。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總有這麼一類人,他們做人做事缺乏主見,幹什麼事情總要依靠別人在旁扶持,哪怕遇到一點小事,也得東奔西走地去和親友商量。愈商量、愈打不定主意,愈東猜西想、愈是糊塗,弄得大半生都消耗在猶豫不決之中,最終錯失良機,也就失去了成功立業的機會。據報載,1973年3月,非洲國家紮伊爾有一股叛亂的軍隊借著月色逼近了讚比亞,一場激烈的戰鬥已經不可避免。日本三淩公司一個采購商獲悉這一消息後,及時把電傳公司總部,大本營立即命令各駐外分公司大量收購銅。此時的倫敦黃金交易所也得到了這一消息,然而並沒有引起重視,交易所的銅價依然照舊。過了一段日子,叛軍與政府軍的拉鋸戰嚴重影響了銅礦生產,加之交通受阻,銅運不出來,以至使銅價猛漲,此時,三淩公司便大量的拋售銅,從中賺得一筆巨額利潤。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機遇隱藏在一切事物中,有時是一句話或一個看似不相關的事情就包含著一個成功的機會!

看來,機遇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就已經光臨到我們了!而我們能發現它嗎?

有這樣一個故事。周朝時候有位老先生,一輩子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勤奮努力,認認真真地做事情,他就在等待著機遇的來臨,可是,奇怪的是,機遇並沒有光顧這位老家人!無論,他如何拚命地學習、拚命地追求,但是他一直沒有碰上被提拔使用做官的機會。

隨著時間的飛速移動,老先生到了白發蒼蒼的暮年,想起自己年事已高錯過了做官的好多機遇。想著、想著,就一個人站在路旁哭泣。這時,有一人從這條路經過,老先生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路人,路人得知他傷心的原因後就問:“你為什麼一次都沒有被提拔呢?”

老先生邊流淚邊回答:“我年輕時學習做文官,文官方麵的修養已經具備,剛要準備做官時,皇帝卻喜歡任用老年人。後來,皇帝死了,後主又喜歡用武將,我隻好改學武官,當武官的標準基本達到時,後主又死了。少主剛剛即位,就又歡喜年輕人,可我的年齡又老了。所以,我一次都沒有碰到被提拔任用做官的機遇啊!”

“難道,你一生就沒有一次機遇嗎?”路人迷惑地問道。

“好沒有吧,也有過兩次,可是都不是什麼好的機遇!”從這個周人“年老白首,泣涕於途”的故事可以看出,一個人,無論你多麼勤奮多麼有才華本領,如果沒有機遇就難有成功。可是,事實上,並不是機遇不公平,機遇總是在你們不經意的時候,已經光臨了我們,可是我們卻不知道。還在傻傻地等待,我們知道了機遇的重要性,那麼擁有發現機遇的能力,便也是很為重要的了。

有一個窮人家的小姑娘正在山上給地主放牛,忽然,從遠處來了一群人,走到小姑娘的麵前,小姑娘才知道這些人原來是強盜。小姑娘想跑,可是,她哪跑得過那些強盜啊,最後,她還是被強盜們給搶走了。

小姑娘被關在一個小屋子裏麵,每天強盜出去搶東西,就把小姑娘鎖在屋子裏麵,讓她給他們洗衣服、做飯。

這天,強盜們又都出去搶東西了,屋子裏麵隻剩下小姑娘一個人。她就找來一捆草,把它紮成一個草人,還給它穿上自己的衣服。弄好之後,小姑娘把這個草人放在了窗口旁邊,她把自己身上塗了一層厚厚的蜂蜜,在羽毛堆裏打了一個滾,羽毛粘了小姑娘一身,她變得像一隻難看的大鳥。小姑娘跳出窗戶,就向自己家的方向跑去。

她剛走到一半的時候,遇到了搶東西回來的強盜。可是,因為小姑娘渾身粘滿了羽毛,強盜們都沒有人認出小姑娘。就這樣,小姑娘大搖大擺地從他們身旁走過去了。

強盜們回到家,看見窗戶旁邊站著的草人,以為是小姑娘,就大聲喊:“喂,小姑娘,快來給我們開門吧。”

但是,草人一點反應也沒有,也不說話。

強盜們用腳把門踢開了,想去打小姑娘,這時,他們才發現原來他們看到的並不是小姑娘,而是一個草人。

小姑娘早已跑到河邊洗了澡,幹幹淨淨地回家去了。

小姑娘因為看到了,強盜們在出去的時候,自己可以逃生的機遇,她又做一次得到了更多的機遇。不是嗎?當她再次獲得自由的那一刻,她不是擁有了更多的機遇嗎?

有人羨慕楊誌發的不經意的成功,更有人後悔沒有揭開那薄薄的連在一起的幾頁紙和一段被糊住的文字。事實上,大地回春向萬物發出了請柬,但並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發芽。機遇麵前人人平等,隻不過看誰會發現機遇,抓住機遇。機遇在人群中穿行,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去奮力捕捉。機遇的確有好有壞,但與其抱怨沒有機遇,倒不如曆練發現機遇的眼光。在現在這個機遇特別多的年代,也是特別需要發現機遇眼光的年代。

發現機遇我們可以試著做以下的幾個辦法:1、多結交一些朋友。這樣可以讓你的人脈更廣。而機遇有很多時候也是由朋友提供給我們的,不同的朋友會提供給我們不同的機遇。所以,多交一些朋友對你來沒有什麼壞處。

2、多收集信息,多思考。這是一個信息的時代,一個新信息的裏麵會運藏著無限的機遇。當然,麵對同樣的信息,你也得做出更加冷靜而全麵的分析,這樣的機遇才能更多、更準確。有這樣一個古老的故事:講的是有兩個製造鞋的公司,分別派出兩個市場調查人員,去同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所有的人都不穿鞋,其中一個公司的市場調查人員,一下飛機就看見所有的人都赤著眼,馬上就買了返回的機票,回到公司對老總說:“那個國家沒有任何的機遇,他們那裏所有的人都不穿鞋!”而另外一個公司的市場調查員,一下飛機也看到了同樣的情況:所有的人都赤著腳路。這個市場調查員,馬上找到一位老大爺上前去問話:“大爺,您為什麼光著腳,不穿鞋呢?”

這位老大爺被市場調查員問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鞋?什麼鞋啊?你這個年輕人沒事吧?”老大爺用奇怪地眼光望了望市場調查員就走開了。

這位市場調查員,並沒有因為老大爺的不理睬和對他略有些嘲氣的表情而離開。而是又找了一位年輕人:“朋友,您為什麼光著腳,不穿鞋呢?還是光著腳很舒服呢?”

“哪裏啊?我們也聽說其他國家的人都有鞋穿,我們也想穿,可是,我們這裏沒有賣鞋的。而且,你不知道,我們想要買一雙鞋,有多麼的難啊?”

這位市場調查員,馬上就找到了商機,回去像老總做了彙報,他們公司利用這個機遇賺了很多的錢。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市場調查員的不同之處,一個是對眼前的事情不加思考,立刻就做出了決定。而另一個調查員,卻仔細地思想問題,不但問了年紀老邁的老人,還因為老人的不趕潮流,而繼續詢問了年輕人找到了機遇。

我們對機遇也要學會發現,這樣成功的次數才能更多。